抗原或药物递送复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455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抗原递送复合物或药物递送复合物,其特征是安全性和效价高,可以大规模生产和保存,并具有细胞或器官趋向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抗原或药物递送复合物,其特征是含有抗原或药物与阳离子型分子的复合物以及包合所述复合物的阴离子型分子,并具有细胞或器官趋向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原或药物递送复合物可用作向特定细胞或器官递送各种抗原或药物的药物递送系统的主要组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抗原递送复合物、疫苗、药物递送复合物等。
技术介绍
近年来,针对新发性和再发性感染性疾病,开发了失活疫苗和低毒性疫苗,获得了高的预防效果。但是,日本对感染病疫苗的开发晚得多。为了扑灭发展中国家中的特定感染性疾病或者应对大流行病,需要研发能够大量生产和长期保存,并且具有更高安全性和更强效价的疫苗。其中,DNA疫苗可以廉价地大量生产,其有效性受到期待,但从安全性或效价的观点来看则尚未达到成功。此外,需要研发适用于激活全身免疫的静脉注射、皮下/皮内注射的制剂,适用于粘膜免疫的经口、吸入或滴鼻给药的制剂。 此外,针对人乳头瘤病毒的疫苗作为宫颈癌疫苗已得到认可,据报道表现出较高的效果。但是,针对癌症抗原的疫苗疗法在世界范围内尚未确立。虽然有使用多种多样的抗原或DNA的疫苗的报道,但尚未获得充分的免疫诱导效果,不能在临床上应用。特别地,DNA疫苗可选择性活化与癌症相关的细胞免疫,期待其可增强抗癌免疫。此外,虽然由于可廉价地大规模生产而令人注目,但从安全性和效价的观点来看还没有成功的例子。DNA药物根据碱基的组合变化,表现出不同的药理作用,可以廉价的大量生产,因此其作为有效的医药制品受人期待。迄今为止,已开发了各种作为基因递送载体的纳米构建体,报道了它们的器官特异性或细胞特异性。但是,由于安全性和效率低下,还不能在临床上应用。由于多数使用合成材料,尚未确定其安全性,而且医疗成本的负担也大。需要开发安全性高、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器官特异性载体。使载体具有器官趋向性有多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使用易于在目标器官中积累的特定分子,还有使用其他抗体、适体等具有特异性结合能力的分子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通过前者的方法,应用药物递送复合物(专利文献I)的技术,进一步简单地加入生物可降解的脂类,成功地构建了对脾和肺具有选择性的新型靶向化系统。具体地,只需向包合有DNA的阳离子型核中加入磷脂酰丝氨酸(带负电),就可以提高纳米颗粒的安全性,向小鼠静脉注射后,实现仅在脾脏中的选择性的基因表达。脾脏富含免疫细胞,借助向脾脏的选择性基因表达,可以开发DNA疫苗。进一步地,通过添加N-月桂酰肌氨酸(带负电)代替磷脂酰丝氨酸,同样可以提高纳米颗粒的安全性,向小鼠静脉注射后,实现仅在肺中的选择性基因表达(非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特开2010-059064号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I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136,213-219 (2009)专利技术概述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安全、高效价,可以大量生产、保存的抗原递送复合物、疫苗、药物递送复合物等。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以具有对细胞或器官的趋向性为特征的抗原或药物递送复合物。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疟疾抗原DNA与阳离子型分子的复合物用Y-聚谷氨酸、硫酸软骨素、海藻酸中的任一种阴离子型分子包被而形成实质上不带电荷或者具有负的表面电荷的复合物,细胞毒性低,不会引起红细胞凝集,在各种细胞中表现出高的转染效率,进一步通过在体内全身给药,能够高效地将抗原DNA递送至脾脏。此外发现,通过多次给药可以产生对疟疾特异性的抗体,由此可以抑制疟疾感染。进一步发现,在使用编码作为癌抗原的恶性黑色素瘤表面抗原的PDNA的情况下,可以诱导 对恶性黑色素瘤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的增殖和转移。此外,本专利技术人将失活病毒或癌抗原与阳离子型分子的复合物用Y-聚谷氨酸、硫酸软骨素、海藻酸中的任一种阴离子型分子包被,成功地制备了实质上不带电荷的、或者具有负的表面电荷的复合物。进一步发现,所获得的疫苗能够顺利地被递送到树突状细胞内,在对实验动物给药时表现出高的免疫诱导效果。此外,本专利技术人应用专利文献I记载的技术,成功的构建了使得细胞或器官特异性递送成为可能的新型靶向化系统。具体地说,成功的开发了具有下述特征的抗原或药物递送复合物其含有抗原或药物与阳离子型分子的复合物以及包合该复合物的阴离子型分子,并具有对细胞或器官的趋向性。此外,通过向抗原或药物与阳离子型分子的复合物添加选自磷脂酰丝氨酸、N-月桂酰肌氨酸和甘草皂苷的阴离子型分子,成功的制备了被赋予对脾、肺或肝的选择性(器官选择性)的抗原或药物递送复合物。进一步发现,使用Y-聚谷氨酸作为阴离子型分子,可以制备出具有树突状细胞趋向性的复合物。这些复合物是抗原或药物与阳离子型分子的复合物,以及阴离子型分子通过静电结合而成的,因此已确定安全性极高,且没有细胞毒性。此外,还通过向抗原或药物与阳离子型分子的复合物添加选自适体、miRNA和抗体的阴离子型分子,成功地制备了被赋予更特异的细胞或器官选择性的复合物。此外,在使用公知的成像用核素(成像探针)或诊断试剂作为抗原或药物时,也成功地将上述复合物用作将成像用核素(成像探针)或诊断试剂递送至特定细胞或器官的运输载体。换言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内容。抗原或药物递送复合物,其含有抗原或药物与阳离子型分子的复合物、以及阴离子型分子,并且具有对细胞或器官的趋向性,所述阴离子型分子包合(内包)所述抗原或药物与阳离子型分子的复合物。 记载的复合物,所述抗原或药物是核酸、肽、蛋白质或失活的病毒。 或记载的复合物,其特征是所述阴离子型分子选自磷脂酰丝氨酸、月桂酰肌氨酸和甘草皂苷,具有对脾脏、肺或肝脏的趋向性。 记载的复合物,其特征是所述阴离子型分子是磷脂酰丝氨酸;抗原或药物与阳离子型分子、磷脂酰丝氨酸的配比为1:2:4-1:8:8 ;且具有对脾脏的趋向性。 记载的复合物,其特征是所述阴离子型分子是月桂酰肌氨酸;阳离子型分子由阳离子型高分子和阳离子型脂类组成;抗原或药物与阳离子型高分子、阳离子型脂类、月桂酰肌氨酸的配比为1:2:2:1-1:2:2:4 ;且具有对肺的趋向性。 记载的复合物,其特征是所述阴离子型分子是甘草皂苷;抗原或药物与阳离子型分子、甘草皂苷的配比为1:2:8-1:8:16;且具有对肝脏的趋向性。 或记载的复合物,其特征是所述阴离子型分子是Y-聚谷氨酸,具有对树突状细胞或脾脏的趋向性。 记载的复合物,其特征是抗原或药物与阳离子型分子、Y-聚谷氨酸的配比为1:2:8-1:8:16 ;且具有对树突状细胞或脾脏的趋向性。 或记载的复合物,所述阴离子型分子选自适体、miRNA和抗体。 记载的复合物,所述抗原或药物与阳离子型分子、阴离子型分子的配比为1:2:8-1:8:16。 -的任一项记载的复合物,所述复合物由抗原或药物;和选自聚赖氨酸、聚精氨酸、聚组氨酸、聚乙烯亚胺和阳离子型树形化合物(dendrimer)的阳离子型高分子;或选自DOTMA、DOTAP、DC-Chol和苯扎氯铵的阳离子型脂类组成。 -的任一项记载的复合物,所述复合物由抗原或药物;选自D0TMA、DOTAP和DC-Chol的阳离子型脂类;以及选自DOPE和胆固醇的脂类组成的脂质体或胶粒组成。用于成像的、包含权利要求1-12的任一项记载的复合物的成像用核素的载体。 记载的载体,其特征是抗原或药物是由成像用核素、阳离子型树形化合物(dendrimer)和螯合剂组成的复合物;阳离子型分子是聚乙烯亚胺;阴离子型分子是Y-聚谷氨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均黑崎友亮北原隆志藤秀人由井克之平山谦二森田公一向高弘间贺田泰宽小川美香子佐野纮平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长崎大学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国立大学法人浜松医科大学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