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的药物复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891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的药物复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中医的健脾益气,清热化湿理论为依据,选用党参(或太子参)、生黄芪(或白术)、草果仁(或砂仁)、苍术(或川扑)、黄连(或车前子)、制大黄(或生大黄)中药为原料制成,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实具有降低血肌酐、尿素氮、24小时蛋白尿定量、升高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功能,降低血脂,提高SOD活力、清除氧自由基,调节细胞免疫的功能,影响CRF细胞因子表达和延缓肾纤维化,调节胃肠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肾组织水通道蛋白等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改善慢性肾衰患者脾虚湿热症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长期服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的中药药物复合物。
技术介绍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疾患所致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一般认为其肾脏病变呈潜在进行性发展,多为不可逆,而且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呈进行性发展和加重。其病情复杂多变,治疗棘手,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据统计,国内CRF的年发病率是自然人群的百万分之50-100。近年来,大量的中医临床资料表明,湿热与肾脏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重要性仅次于血瘀证。因此,清利湿热也逐渐成为治疗各种肾脏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肾脏病中湿热形成的原因,极其复杂,既有外感所致的,也有湿热内生的,还有内外合邪以及药物饮食等原因。可见,如何对CRF进行早期防治,并延缓CRF的病情进展,降低尿毒症的发病率,延缓CRF进入ESRD的时间,是肾脏病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西医针对该病治疗方法主要是一体化治疗,控制各种诱发因素,同时采取一些对症治疗。近年来,由于中药具有成本低、副作用小,特别是中药治疗的整体调理作用等特点,得到广大患者的接受,并引起业界学者的高度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的药物复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的中药药物复合物,本药物复合物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疗效好。中医认为,湿热是由湿邪和热邪互结而成的一种致病因素,属于六淫外邪合而为之。一般来说湿热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泛指一切由湿热之邪引起的既是湿证,又是热证,表现为双重性的证候。然而湿热不完全是由外邪引起,也可内伤所致,湿邪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来湿邪往往有一个郁而化热的过程,内湿的形成多由脾胃功能失司,导致水液运化障碍而发生,所以说,水湿是湿热产生的基础。肾脏病中湿热形成的原因,极其复杂,既有外感所致的,也有湿热内生的,还有内外合邪以及药物饮食等原因,皆可产生湿热证。根据历代医家论述,结合现代临床分析,湿热的产生大概有以下几种因素(1)、居住之处卑湿,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湿蕴于中,脾失健运,湿邪郁久化热,而成湿热。(2)、劳倦过度,损伤脾气,加上饥饱无常,造成脾气亏损,水湿内生,郁而化热,酿成湿热。(3)、素体正虚,或病后体弱,复感风热之邪,外邪与内湿相合,郁而化热,亦成湿热。慢性肾衰虽病本在肾,由于脾胃与肾密切相关,以及其主要兼夹证湿浊之邪多表现为脾胃升降失调,所以大多数病例有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中焦病变,而消化系统症状的轻重与肾功能毁损程度及尿素氮数值的高低变化基本上一致。《灵枢·口问篇》中说“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即揭示了脾胃与肾病的关系。由此可见,脾虚湿热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专利技术药物复合物主要针对慢性肾衰脾虚湿热的病机,确立了健脾益气,清热化湿的治则。采用党参、黄芪,健脾益气,降阴火;大黄清湿热通便,佐以苍术、草果仁燥湿,共奏健脾益气,清热化湿之功,主要适应症为早中期慢性肾衰表现为脾虚湿热证型的患者。本专利技术中药复合物经现代药理研究其中党参含糖类、挥发油、苷类生物碱、氨基酸以及无机元素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等作用,能够治疗高血压、高血脂,抑制血栓形成;黄芪含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利尿以及降压作用,能增加机体免疫力和保护心功能等作用;苍术含挥发油,内含苍术酮、茅术醇等,对肠管有双向调节作用、扩张血管作用、抗氧化作用以及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治疗胃肠功能紊乱,通过减少脂质过氧化来保护组织细胞结构及其功能;草果仁含草果挥发油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抑制胃肠运动,利尿以及抗炎、抗菌、解热、镇痛等作用,能够治疗脾胃虚寒反胃呕吐;黄连含黄连碱、小柴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抑制炎症反应,降压、降酯、降糖作用,能够治疗胃肠功能紊乱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等;大黄含蒽醌衍生物,具有泻下以及抗炎、抗感染等作用,能够治疗肾功能衰竭以及胃肠蠕动减少所致的消化功能障碍等。本专利技术药物复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每付中药)党参5-30克、生黄芪5-45克、草果仁3-20克、苍术5-30克、黄连3-12克、制大黄3-30克。本专利技术药物复合物的优选重量配比是党参15克、生黄芪15克、草果仁6克、苍术10克、黄连3克、制大黄9克。本专利技术药物复合物还可采用太子参5-30克替代党参健脾益气,白术10-45克替代黄芪补益脾气,川扑5-30克替代苍术燥湿,砂仁克3-12替代草果仁化湿,车前子10-45克替代黄连3-12克,生大黄克3-15克替代制大黄3-30克清热利湿。通过下述方法煎制采用陶制沙锅或搪瓷烧锅,取所需重量的中药原料,煎前用冷水浸泡30分钟,水量略高出药物一寸,二汁则用水相应减少,用文火久煎,头汁煎25分钟,二汁煎15-20分钟,头、二汁混合,分2-3次服用,每次100ml-150ml,小儿减半,药中车前子用纱布包煎,生大黄需头煎完成前10分钟放入。本专利技术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实具有降低血肌酐、尿素氮、24小时蛋白尿定量、升高肾小球滤过率(GFR),改善肾功能,降低血脂,提高SOD活力、清除氧自由基,调节细胞免疫的功能,影响CRF细胞因子表达和延缓肾纤维化,调节胃肠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分泌而改善慢性肾衰患者脾虚湿热症的临床症状,调节肾组织水通道蛋白等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采用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每付中药)党参5克、生黄芪5克、草果仁3克、苍术5克、黄连3克、制大黄3克。通过下述方法煎制以陶制沙锅,搪瓷烧锅为佳。煎前用冷水浸泡30分钟,水量略高出药物一寸,二汁则用水相应减少。用文火久煎,头汁煎25分钟,二汁煎15-20分钟。头、二汁混合,分2-3次服用,每次100ml-150ml,小儿减半。药中车前子需用纱布包煎,生大黄需头煎完成前10分钟放入。还可采用采用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替代原料制备太子参5克,白术10克,川扑5克,砂仁克3,车前子10克,生大黄3克。实施例2采用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每付中药)党参30克、生黄芪45克、草果仁20克、苍术30克、黄连12克、制大黄30克。通过下述方法煎制以陶制沙锅,搪瓷烧锅为佳。煎前用冷水浸泡30分钟,水量略高出药物一寸,二汁则用水相应减少。用文火久煎,头汁煎25分钟,二汁煎15-20分钟。头、二汁混合,分2-3次服用,每次100ml-150ml,小儿减半。药中车前子需用纱布包煎,生大黄需头煎完成前10分钟放入。采用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替代原料制备太子参30克,白术45克,川扑30克,砂仁克12,车前子45克,生大黄15克。实施例3采用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每付中药)党参15克、生黄芪15克、草果仁6克、苍术10克、黄连3克、制大黄9克。通过下述方法煎制以陶制沙锅,搪瓷烧锅为佳。煎前用冷水浸泡30分钟,水量略高出药物一寸,二汁则用水相应减少。用文火久煎,头汁煎25分钟,二汁煎15-20分钟。头、二汁混合,分2-3次服用,每次100ml-150ml,小儿减半。药中车前子需用纱布包煎,生大黄需头煎完成前10分钟放入。实施例4动物实验1、实验动物雄性SD大鼠80只,体重200±20克,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的药物复合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每付中药):党参5-30克、生黄芪5-45克、草果仁3-20克、苍术5-30克、黄连3-12克、制大黄3-30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的药物复合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每付中药)党参5-30克、生黄芪5-45克、草果仁3-20克、苍术5-30克、黄连3-12克、制大黄3-30克。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肾衰的药物复合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配比中药原料制成党参15克、生黄芪15克、草果仁6克、苍术10克、黄连3克、制大黄9克。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肾衰的药物复合物,其特征是还可采用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替代原料制备太子参5-30克,白术10-45克,川扑5-30克,砂仁克3-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立群蔡淦王云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