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栅器件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2498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06
一种多栅器件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对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刻蚀以形成凸出的鳍部;对所述鳍部底部的半导体衬底进行刻蚀,在所述鳍部和半导体衬底之间形成空隙;形成介质层,覆盖所述半导体衬底和鳍部,并填充所述空隙;对所述介质层进行刻蚀,暴露出所述鳍部的顶部和部分侧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以简单的工艺实现鳍部之间的隔离,其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工业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栅器件的形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特别涉及一种多栅器件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45nm和32nm工艺节点下,后栅(gate-last)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来获得理想的阈值电压,改善器件性能。但是当器件的特征尺寸(CD,CriticalDimension)进一步下降时,即使采用后栅工艺,常规的MOS场效应管的结构也已经无法满足对器件性能的需求,多栅器件作为常规器件的替代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是一种常见的多栅器件,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种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半导体衬底10,所述半导体衬底10上形成有凸出的鳍部101,鳍部101一般是通过对半导体衬底10刻蚀后得到的;介质层11,覆盖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表面以及鳍部101的侧壁的一部分;栅极结构12,横跨在所述鳍部101上,覆盖所述鳍部101的顶部和侧壁,栅极结构12包括栅介质层(图中未示出)和位于栅介质层上的栅电极(图中未示出)。对于FinFET,鳍部101的顶部以及两侧的侧壁与栅极结构12相接触的部分都成为沟道区,即具有多个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栅器件的形成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栅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对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刻蚀以形成凸出的鳍部;对所述鳍部底部的半导体衬底进行刻蚀,在所述鳍部和半导体衬底之间形成空隙;形成介质层,覆盖所述半导体衬底和鳍部,并填充所述空隙;对所述介质层进行刻蚀,暴露出所述鳍部的顶部和部分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栅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对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刻蚀以形成凸出的鳍部;对所述鳍部底部的半导体衬底进行刻蚀,在所述鳍部和半导体衬底之间形成镂空的空隙;形成介质层,覆盖所述半导体衬底和鳍部,并填充所述空隙;对所述介质层进行刻蚀,暴露出所述鳍部的顶部和部分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栅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鳍部底部的半导体衬底进行刻蚀,在所述鳍部和半导体衬底之间形成空隙包括:在所述鳍部的侧壁上形成侧墙;以所述侧墙为掩膜,使用各向同性刻蚀对所述鳍部底部的半导体衬底进行刻蚀,在所述鳍部和半导体衬底之间形成空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栅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的鳍部是采用各向异性刻蚀形成的;所述对所述鳍部底部的半导体衬底进行刻蚀,在所述鳍部和半导体衬底之间形成空隙包括:以所述各向异性刻蚀过程中形成的反应聚合物为掩膜,使用各向同性刻蚀对所述鳍部底部的半导体衬底进行刻蚀,在所述鳍部和半导体衬底之间形成空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栅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向异性刻蚀的反应气体包括Cl2、HBr、He和O2,其中Cl2的流量为90至110sccm,HBr的流量为50至70sccm,刻蚀过程中的反应压强为3至30mtorr,RF刻蚀功率为300至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华湘徐秋霞陈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