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深亚微米半导体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高k栅介质/金属栅半导体器件的替代栅集成方法,该方法采用牺牲SiO2/多晶硅栅作为牺牲栅堆叠,经平坦化工艺后,分别去除N型器件区域和P型器件区域的牺牲栅堆叠,形成高k栅介质/金属栅替代栅堆叠,实现N型和P型高k栅介质/金属栅半导体器件的集成。
技术介绍
40多年来,集成电路技术按摩尔定律持续发展,特征尺寸不断缩小,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能越来越强。目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特征尺寸已进入亚50纳米。伴随器件特征尺寸的不断减小,如果仍采用传统的多晶硅栅,多晶硅耗尽效应将越来越严重,多晶硅电阻也将随之增大,PMOS的硼穿通现象会更加显著,这些障碍将严重限制器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为了克服以上困难,工业界开始采用高介电常数(高k)栅介质/金属栅栅结构代替传统的氧化硅/多晶硅栅结构。在高k栅介质/金属栅半导体器件的制备上,通常包括两种制备工艺一种是“先栅(gate first) ”制备工艺,一种是“后栅(gate last)”制备工艺。先栅制备工艺是先制备金属栅电极后制备源/漏,其与标准CMO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替代栅集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阱区域,定义N型器件区域和/或P型器件区域;在所述N型器件区域和/或P型器件区域上分别形成牺牲栅堆叠,所述牺牲栅堆叠包括牺牲栅介质层和牺牲栅电极层,其中,所述牺牲栅介质层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所述牺牲栅电极层位于所述牺牲栅介质层上;环绕所述牺牲栅堆叠形成侧墙;在所述牺牲栅堆叠两侧且嵌入所述半导体衬底形成源/漏区;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SiO2层;在所述SiO2层上旋涂旋转涂布玻璃SOG;对所述SOG进行刻蚀至所述SiO2层露出;对SOG与SiO2层进行速率差刻蚀,实现SiO2层表面平坦化;随后分别在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高博,徐秋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