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栅器件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9069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栅器件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包括氧化层和形成在所述氧化层表面的半导体薄膜;形成位于所述半导体薄膜表面的图案层,所述图案层具有第一开口;形成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的侧墙;去除所述图案层;在去除所述图案层后,刻蚀所述半导体薄膜、形成与所述侧墙相对应的牺牲层;形成位于所述牺牲层的两侧的鳍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形成的鳍部的特征尺寸小,器件的性能好,形成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工艺节点逐渐减小,后栅(gate-last)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来获得理想的阈值电压,改善器件性能。但是当器件的特征尺寸(CD,Critical Dimension)进一步下降时,即使采用后栅工艺,常规的MOS场效应管的结构也已经无法满足对器件性能的需求,多栅器件作为常规器件的替代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 FET)是一种常见的多栅器件,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 种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半导体衬底10,所述半导体衬底10上形成有凸出的鳍部14,鳍部14 一般是通过对半导体衬底10刻蚀后得到的;介质层11,覆盖所述半导体衬底10的表面以及鳍部14的侧壁的一部分;栅极结构12,横跨在所述鳍部14上,覆盖所述鳍部14的顶部和侧壁,栅极结构12包括栅介质层(图中未示出)和位于栅介质层上的栅电极(图中未示出)。对于Fin FET,鳍部14的顶部以及两侧的侧壁与栅极结构12相接触的部分都成为沟道区,即具有多个栅,有利于增大驱动电流,改善器件性能。现有技术的,包括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栅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包括氧化层和形成在所述氧化层表面的半导体薄膜;形成位于所述半导体薄膜表面的图案层,所述图案层具有第一开口;形成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的侧墙;去除所述图案层;在去除所述图案层后,刻蚀所述半导体薄膜、形成与所述侧墙相对应的牺牲层;形成位于所述牺牲层的两侧的鳍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重野文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