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电动腰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071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座椅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座椅电动腰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钢丝、下钢丝,上钢丝的最外端分别具有上挂钩,下钢丝的最外端分别具有下挂钩,上钢丝与支撑架的上部铰接,支撑架的下部与旋转架的上部铰接,旋转架的下部与下钢丝铰接,上钢丝、下钢丝之间连接有金属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下钢丝之间加设金属板,使上、下钢丝不能旋转,从而可以增加腰托支撑力,并且由金属板直接增加对人体的支撑力,同时可以将驱动器组装于金属板上,还减少了驱动器的体积较大、增加驱动器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椅
,特指ー种座椅电动腰托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电动腰托调节系统,通过拉索拉动靠背装置产生腰部调节的效果,包括有手动调节以及电动调节两种。由于上、下钢丝横向悬挂于座椅上,不论是手动调节还是电动调节,都可能产生上、下钢丝旋转的情况,这样就会抵消腰托的支撑力,使用效果较差。同时,现有的座椅电动腰托调节系统对人体的支撑カ较小,使用者背部会感觉松软。 由于整体几乎都是钢丝,驱动器无法与靠背系统组装,只能在座椅上打孔安装,对于不同型号以及不同座椅生产商的产品,不能够直接匹配,适应性较差。另外,电动调节驱动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高速电机带动蜗杆驱动蜗轮旋转,同时,蜗轮内部再配合有一个或者多个行星齿轮系,行星齿轮系又装配于线轮上,线轮再驱动拉索,以实现电机与拉索之间的减速,来调节汽车座椅靠背装置。前述现有的电动调节驱动器,其主要的缺点有,由于电机带动蜗杆旋转的转速较大,为了使线轮能够缓慢的收放线,则蜗轮的外径制作得较大,而且内外部齿圈的齿数较多,单齿较薄,以实现例如100 I的一级传动減速,因而驱动器整体的体积较大,所占空间较大,而且蜗轮制作的钢性不够,可能造成使用寿命较短、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基于上述现有的座椅电动腰托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座椅电动腰托进行改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座椅电动腰托,该座椅电动腰托解决了现有的座椅电动腰托所存在的上、下钢丝旋转而抵消腰托支撑力、对人体的支撑カ较小、驱动器无法与腰托组装、电动调节驱动器体积较大、使用寿命较短等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座椅电动腰托,包括上钢丝、下钢丝,上钢丝的最外端分别具有上挂钩,下钢丝的最外端分别具有下挂钩,上钢丝与支撑架的上部铰接,支撑架的下部与旋转架的上部铰接,旋转架的下部与下钢丝铰接,上钢丝、下钢丝之间连接有金属板。具体的,所述上钢丝的两端分别具有下弯部,金属板有两块,金属板的上端连接下弯部,金属板的下端连接下钢丝,下钢丝位于金属板的外侧部分向内弯折。更具体的,所述金属板上固定有驱动器,拉索前端的塑胶头通过钢丝与支撑架连接,拉索最前端的拉索头通过钢丝与旋转架连接。进ー步的,所述驱动器包括箱体、上盖、蜗杆、蜗轮、线轮、偏心轮,箱体与上盖组合成盒体,盒体具有出线槽,箱体内具有蜗轮,蜗轮与蜗杆配合,蜗轮轴向驱动有偏心运动的偏心轮,偏心轮轴向驱动线轮。所述蜗轮中部轴向凸出有偏离蜗轮中轴线的偏心柱,偏心轮中心具有套孔,偏心柱穿设于套孔内。所述箱体与上盖的中心之间安装有定位杆,蜗轮的中心具有第一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穿过偏心柱,线轮的中心具有第二定位孔,定位杆穿设于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内。所述偏心轮套设于定位差分轮内,定位差分轮固定于箱体内,偏心轮的外齿与定位差分轮的内齿在运动中啮合。所述线轮底部具有多个驱动柱,偏心轮上开设有对应驱动柱数量的驱动孔,驱动柱与对应的驱动孔相切。所述线轮顶部具有限位块,上盖底部具有供限位块移动的限位槽。所述箱体的ー侧具有开ロ,蜗轮的局部透过该开ロ与蜗杆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干通过在上、下钢丝之间加设金属板,使上、下钢丝不能旋转,从而可以增加腰托支撑力,并且由金属板直接增加对人体的支撑力,同时可以将驱动器组装于金属板上,还减少了驱动器的体积较大、増加驱动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应用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驱动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驱动器的另一角度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元件及附图标记图 I-图 6 中箱体11,上盖12,蜗杆13,蜗轮14,线轮15,偏心轮16,定位齿17,偏心柱18,套孔19,出线槽20,定位杆21,第一定位孔22,第二定位孔23,驱动柱24,定位差分轮25,电机26,安装定位块27,开ロ 28,蜗杆座29,嵌孔30,驱动孔31,卡孔32,限位块151,限位槽121,拉索33,塑胶头34,拉索头35,上钢丝36,下钢丝37,上挂钩38,下挂钩39,支撑架40,旋转架41,下弯部42,金属板43,座椅4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说明。如图I——图3,本技术座椅电动腰托,包括上钢丝36、下钢丝37,上钢丝36的最外端分别具有上挂钩38,下钢丝37的最外端分别具有下挂钩39,上挂钩38、下挂钩39钩挂于座椅44上,上挂钩38、下挂钩39之间的距离固定,适用于各种座椅,上钢丝36与支撑架40的上部铰接,支撑架40的下部与旋转架41的上部铰接,旋转架41的下部与下钢丝 37铰接,上钢丝36的两端分别具有下弯部42,金属板43有两块,金属板43的上端连接下弯部42,金属板43的下端连接下钢丝37,下钢丝37位于金属板43的外侧部分向内弯折。其中ー个金属板43上固定有驱动器,用固定条固定驱动器的电机26之后将固定条铆接在金属板43上,拉索33前端的塑胶头34通过钢丝与支撑架40连接,拉索33最前端的拉索头35通过钢丝与旋转架41连接。其中,金属板43可以预先冲压出固定孔,不论哪ー个金属板43,都可以用于安装驱动器,由于驱动器与腰托组装在一起,可以减少占用的空间,使座椅能够制作得更薄。当电机26工作驱动拉索33拉紧或者放松吋,由于塑胶头34的位置相对不变,拉索头35促使旋转架41旋转,进而使支撑架40的下端产生相对顶出与内缩的效果,实现腰部支撑调节。由于上钢丝36、下钢丝37的横向固定位置不变,仅能产生拉伸变形的效果,增加了金属板43,一可以提高整体的強度,ニ可以增加使用者背部的支撑力,三可以减少上钢丝36、下钢丝37的旋转力,尤其是使下钢丝37不能产生从水平面向竖直面旋转的动作,从而增强腰部支撑调节时的使用效果,四可以直接安装固定驱动器,不用在座椅上打孔安装,增加了本技术的适应性,可以适合各种型号及不同产商的座椅。如图4——图6,为本技术配设的驱动器的示意图,本技术的驱动器包括箱体11、上盖12、蜗杆13、蜗轮14、线轮15、偏心轮16,箱体11与上盖12通过螺丝锁紧在一起构成ー个盒体,箱体11内具有蜗轮14,蜗轮14与蜗杆13配合,蜗杆13由电机26驱动而旋转,蜗杆13带动蜗轮14旋转,蜗轮14驱动偏心运动的偏心轮16,使偏心轮16产生偏心运动,偏心轮16驱动线轮15,线轮15固定有拉索;蜗轮14轴向驱动有偏心运动的偏心轮16,偏心轮16轴向驱动线轮15。本技术通过电机26驱动蜗杆13快速旋转,带动蜗轮14缓慢转动,再轴向驱动偏心轮16转动,最后再轴向驱动线轮15转动,实现收放线。本技术采用蜗轮14驱动偏心运动的偏心轮16、偏心轮16驱动线轮15的方案,蜗轮14的外径可以大大减小,而且蜗轮14外部的齿数大大減少,同时,偏心轮16与线轮15的齿数相差很小,因而整体的体积较小,蜗轮14的钢性提高,实现大传动比,产品稳定性较好、使用寿命较长。所述蜗轮14中部沿轴向在面向偏心轮16的一侧凸出有偏心柱18,该偏心柱18偏离蜗轮14的中轴线,偏心轮16中部具有套孔19,偏心柱18穿设于套孔19内,偏心柱18的大小与套孔19的大小一致,以驱动偏心轮16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座椅电动腰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钢丝、下钢丝,上钢丝的最外端分别具有上挂钩,下钢丝的最外端分别具有下挂钩,上钢丝与支撑架的上部铰接,支撑架的下部与旋转架的上部铰接,旋转架的下部与下钢丝铰接,上钢丝、下钢丝之间连接有金属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斌舒易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凌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东莞市领锐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