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788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椅背框架和调节气囊,所述座椅椅背框架包括位于两侧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座椅椅背框架的下部中间位置设有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椅背框架的两侧设有第一调节气囊,所述横板上固定有上下排列的第二调节气囊和第三调节气囊,所述第一调节气囊、第二调节气囊和第三调节气囊分别通过导管连接到气泵。通过在椅背的腰椎位置和两侧位置设置调节气囊,由此,可以调节腰椎处和两侧都符合人体的曲线,增加驾驶的舒适度,可以很大程度上缓减驾驶员的疲劳,确保安全行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汽车座椅,尤其是ー种可调的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座椅通常为不可调的,这些座椅由于椅背的弯曲度没有变化,而每个人的脊椎和颈椎的弯曲度、高度都不一样,因此无法适应不同驾驶员的脊椎和颈椎的弯曲度。由于人体不能处于很好的放松状态,当长时间坐在这样的座椅上后很容易感到酸痛、疲劳,从而影响驾驶。为此,已有不同的办法改善这种情况。如,在座椅上放置靠垫,调整人体高度或与椅背的贴合度,然而靠垫不仅携带不方便,靠垫自身的厚度也无法调整,而且当汽车行驶吋,由于振动,靠垫的位置通常无法固定,由此无法起到良好的贴合人体曲线的作用;此外,也有ー种汽车座椅,其椅背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角度,可以帮助驾驶员调整坐姿,然而其 形状仍然是固定的,依然无法贴合人体曲线而缓减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符合人体工程学,有效缓减疲劳的可调式汽车座椅。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ー种可调式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椅背框架和调节气囊,所述座椅椅背框架包括位于两侧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座椅椅背框架的下部中间位置设有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椅背框架的两侧设有第一调节气囊,所述横板上固定有上下排列的第二调节气囊和第三调节气囊,所述第一调节气囊、第ニ调节气囊和第三调节气囊分别通过导管连接到气泵。所述横板的上端固定有上横杆,所述上横杆的两端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固定,所述横板的下端固定有下横杆,所述下横杆的两端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固定,由此可将横板与左右两侧的左支架和右支架相固定。左侧的所述第一调节气囊的前面设有左腰托支架,所述左腰托支架的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上横杆和所述下横杆上,内侧面与所述横板的左侧铰接,右侧的所述第一调节气囊的前面设有右腰托支架,所述右腰托支架的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上横杆和所述下横杆上,内侧面与所述横板的右侧铰接。当需要调节时,两侧的第一调节气囊可以将左右两侧的腰托支架转动调节到合适的角度以将座椅两侧调节合适的弧度适应不同体型的驾驶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椅背的腰椎位置和两侧位置设置调节气囊,由此,可以调节腰椎处和两侧都符合人体的曲线,増加驾驶的舒适度,可以很大程度上缓减驾驶员的疲劳,确保安全行驶。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座椅椅背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座椅椅背框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描述。參见图I和图2,ー种可调式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椅背框架和调节气囊。座椅椅背框架包括位于两侧的左支架I和右支架2,构成椅背形状。在座椅椅背框架的下部中间位置设有横板3,横板3的上端固定有上横杆31,上横杆31的两端与左支架I和右支架2固定,横板3的下端固定有下横杆32,下横杆32的两端与左支架I和右支架2固定。左腰托支架4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上横杆31和下横杆32上,其内侧面与横板3的左侧铰 接,右腰托支架5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上横杆31和下横杆32上,其内侧面与横板3的右侧铰接。由此,左腰托支架4和右腰托支架5可分别相对横板3转动。左腰托支架4和右腰托支架5的后面分别固定有第一调节气囊6,横板3上固定有上下排列的第二调节气囊7和第三调节气囊8。第一调节气囊6、第二调节气囊7和第三调节气囊8分别通过导管连接到气泵,可以在气泵和调节气囊之间设置阀门。出于使用美观舒适等目的,椅背外通常包覆有布料。当需要调节座椅椅背的弧度时,打开气泵,可以通过各自的阀门分别控制每个调节气囊的充气。第二调节气囊7和第三调节气囊8充气后鼓起,将椅背腰部位置的弧度调节到适合腰椎的弧度,两侧的第一调节气囊6充气后鼓起,将左腰托支架4和右腰托支架5托起,使其向中间转动,可以根据不同体型调节第一调节气囊6的充气量,以贴合腰部两侧的曲线。当然,也可以对调节气囊放气以将椅背调节到符合所需的弧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ー种可调式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椅背框架和调节气囊,所述座椅椅背框架包括位于两侧的左支架(I)和右支架(2),所述座椅椅背框架的下部中间位置设有横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椅背框架的两侧设有第一调节气囊出),所述横板(3)上固定有上下排列的第二调节气囊(7)和第三调节气囊(8),所述第一调节气囊¢)、第二调节气囊(7)和第三调节气囊(8)分别通过导管连接到气泵。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调式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3)的上端固定有上横杆(31),所述上横杆(31)的两端与所述左支架(I)和右支架(2)固定,所述横板(3)的下端固定有下横杆(32),所述下横杆(32)的两端与所述左支架(I)和右支架(2)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所述第一调节气囊(6)的前面设有左腰托支架(4),所述左腰托支架(4)的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上横杆(31)和所述下横杆(32)上,内侧面与所述横板(3)的左侧铰接,右侧的所述第一调节气囊¢)的前面设有右腰托支架(5),所述右腰托支架(5)的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上横杆(31)和所述下横杆(32)上,内侧面与所述横板(3)的右侧铰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椅背框架和调节气囊,所述座椅椅背框架包括位于两侧的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座椅椅背框架的下部中间位置设有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椅背框架的两侧设有第一调节气囊,所述横板上固定有上下排列的第二调节气囊和第三调节气囊,所述第一调节气囊、第二调节气囊和第三调节气囊分别通过导管连接到气泵。通过在椅背的腰椎位置和两侧位置设置调节气囊,由此,可以调节腰椎处和两侧都符合人体的曲线,增加驾驶的舒适度,可以很大程度上缓减驾驶员的疲劳,确保安全行驶。文档编号B60N2/66GK202573898SQ20122012217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毛明光, 毛恩定, 毛泽楠, 孙文华 申请人:宁波明望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椅背框架和调节气囊,所述座椅椅背框架包括位于两侧的左支架(1)和右支架(2),所述座椅椅背框架的下部中间位置设有横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椅背框架的两侧设有第一调节气囊(6),所述横板(3)上固定有上下排列的第二调节气囊(7)和第三调节气囊(8),所述第一调节气囊(6)、第二调节气囊(7)和第三调节气囊(8)分别通过导管连接到气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明光毛恩定毛泽楠孙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明望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