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及气囊的折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6848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需使用其他零件即可提高气囊的展开性能的气囊装置及气囊的折叠方法。气囊(2)具备在膨胀展开时配置于乘员的正面的限制部(21)、与充气机(3)连接的基部(22)、在膨胀展开时配置于挡风玻璃(W)侧的顶部(23)及在膨胀展开时配置于乘员与仪表板(I)之间的底部(24),限制部(21)在将与乘员接触的接触面(21a)设为上表面的状态下被折叠成带状而形成折翼部(25),折翼部(25)被以在气囊(2)膨胀展开时一边朝乘员转动一边移动的方式进行折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涉及能够提高气囊的展开性能的。
技术介绍
在汽车等车辆上一般搭载有气囊装置,用于在碰撞时或急减速时等紧急时刻使气囊在车内膨胀展开,来吸收对乘员产生的冲击。一般而言,所涉及的气囊装置具有通常情况下被折叠而在紧急时刻膨胀展开的气囊、向该气囊供给气体的充气机、固定上述气囊及上述充气机的保持器及保持该保持器并形成上述气囊的开ロ部的气囊罩。 接着,在车辆碰撞时或急减速吋,气体从上述充气机被供给至上述气囊而使上述气囊膨胀,上述气囊罩开裂,从而上述气囊被释放到车内并膨胀展开。特别是在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的情况下,上述气囊在由仪表板、挡风玻璃(前窗玻璃)及乘员所包覆的空间膨胀展开。然而,如上所述,在气囊膨胀展开的过程中,气囊罩的脆弱部断裂而将气囊释放到车内,有时气囊在气囊罩断裂的瞬间急速地向车内弹出。此时,当乘员接近仪表板时,高速膨胀展开的气囊与乘员相互干扰,存在着难以柔和地限制乘员的问题。因此,一般而言,努カ改进气囊的折叠方法,使气囊在展开初期尽量朝上方膨胀,从而避免与接近仪表板的乘员相互干扰。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方法中,存在着由于气囊的折叠方法的略微不同而使膨胀方向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装置,具备通常情况下被折叠而在紧急时刻膨胀展开的气囊、向该气囊供给气体的充气机及固定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机的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具备在膨胀展开时配置于乘员的正面的限制部、与所述充气机连接的基部、在膨胀展开时配置于挡风玻璃侧的顶部及在膨胀展开时配置于乘员与仪表板之间的底部,至少所述限制部在将与所述乘员接触的接触面设为上表面的状态下被折叠成带状而形成折翼部,该折翼部被以在所述气囊膨胀展开时一边朝所述乘员转动一边移动的方式进行折叠。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4 JP 2011-1410551.一种气囊装置,具备通常情况下被折叠而在紧急时刻膨胀展开的气囊、向该气囊供给气体的充气机及固定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机的保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具备在膨胀展开时配置于乘员的正面的限制部、与所述充气机连接的基部、在膨胀展开时配置于挡风玻璃侧的顶部及在膨胀展开时配置于乘员与仪表板之间的底部, 至少所述限制部在将与所述乘员接触的接触面设为上表面的状态下被折叠成带状而形成折翼部,该折翼部被以在所述气囊膨胀展开时一边朝所述乘员转动一边移动的方式进行折叠。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翼部以从车辆后方侧朝车辆前方侧覆盖折叠后的所述气囊的方式被进行折叠。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以从车辆前方侧被夹入的方式被所述顶部包覆。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翼部包括将由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形成的平面部折叠成带状的部分。5.一种气囊的折叠方法,是具有通常情况下被折叠而在紧急时刻膨胀展开的气囊、向该气囊供给气体的充气机及固定所述气囊和所述充气机的保持器的气囊装置的所述气囊的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具备在膨胀展开时配置于乘员的正面的限制部、与所述充气机连接的基部、在膨胀展开时配置于挡风玻璃侧的顶部及在膨胀展开时配置于乘员与仪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元持晓洋寺田正树
申请(专利权)人:高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