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杆机构、悬架控制臂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5045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悬架系统,尤其涉及汽车悬架系统中的一种支撑杆机构、悬架控制臂及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杆机构,包括支撑杆、支架和衬套,支架包括前夹板和后夹板,支撑杆上设有前垫盘和后垫盘,衬套至少有二个并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二个衬套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前后对称设置,位于前端的衬套夹设于前垫盘与前夹板之间,位于后端的所述衬套夹设于所述后夹板与后垫盘之间,所述衬套的底端设有沿其轴向向外凸出的凸耳圈,二个前后对称设置的衬套的凸耳圈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悬架控制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较好的减少了衬套的磨损,消除了噪声、异响,并提高衬套疲劳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悬架系统,尤其涉及汽车悬架系统中的一种支撑杆机构、悬架控制臂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悬架系统中的控制臂一般为A形臂或者由摆臂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的分体式结构组成。该分体式结构中的支撑杆与车身采用销轴式衬套弹性连接,形成支撑杆机构,该支撑杆机构具有支撑和缓冲前、后纵向力的作用。目前采用的支撑杆机构的结构如图I至图5所示,包括支撑杆I、支架2、衬套3、前垫盘101、后垫盘102和锁紧螺母4,支架2包括前夹板201、后夹板202和支撑板203,衬套3处于自由状态时的结构如图3至图4所示,衬套3处于未预紧时的装配状态如图5所示。 在工作过程中,此结构存在以下问题I)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未预紧时,位于前端的衬套3只有底端面304、凸鼓部303分别与前夹板201发生贴合,而位于后端的衬套3只有底端面304、凸鼓部303分别与后夹板202发生贴合,衬套3的弧形过渡部302与前后夹板202的安装凹槽面2022之间有缝隙,衬套3的弧形过渡部302与后前夹板201之间有缝隙,在预紧过程中,衬套3与后夹板202发生贴合的先后次序凸鼓部303对安装凹槽面2023,底端面304对安装凹槽面2021,弧形过渡部302与安装凹槽面2022无法贴合形成间隙。与此同时,衬套3与前夹板201也在对称位置发生贴合,衬套弧形过渡部与前夹板201之间同样无法贴合形成间隙。在预紧之后,这个缝隙仍然存在,衬套3的底端面304、凸鼓部303处的应力比弧形过渡部302处要大得多;2)当支撑杆I承受较大纵向力和上下摆动的时候,位于前端的衬套3进一步加紧,位于后端的衬套3松弛,在位于后端的衬套3的一侧,衬套3与后夹板202的凹槽脱离接触,当纵向力变小和摆动很小时,位于后端的衬套3又恢复上述第I点所描述的贴合状态;3)如上述第2点所述,由于位于后端的衬套3与后夹板202之间不断重复贴合、脱尚,位于后端的衬套3与后夹板202、支撑杆I相对滑移很大,易造成位于后端的衬套3在底端面304、凸鼓部303和内孔底部301部位的磨损。4)如上述第3点所述,由于相对滑移很大,易造成噪声、异响等现象;5)由于位于后端的衬套3与后夹板202出现脱离接触的情况,衬套3的侧向刚度减小,致使支撑杆I碰触到前夹板201、后夹板202的内孔而产生敲击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杆机构、具有该支撑杆机构的悬架控制臂及具有该悬架控制臂的汽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杆机构,包括支撑杆、支架和衬套,所述支架包括前夹板和后夹板,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前垫盘和后垫盘,所述衬套至少有二个并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二个所述衬套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前后对称设置,位于前端的所述衬套夹设于所述前垫盘与前夹板之间,位于后端的所述衬套夹设于所述后夹板与后垫盘之间,所述衬套的底端设有沿其轴向向外凸出的凸耳圈,二个前后对称设置的衬套的凸耳圈相抵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衬套的侧面设有至少二个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衬套的周向均匀布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衬套的外侧面为锥台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位于所述前垫盘和后垫盘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夹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后夹板设有翻边凸缘,所述翻边凸缘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侧面相抵接,所述翻边凸缘的内侧面为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侧面与所述衬套的凸耳圈的外侧面相抵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板,所述前夹板、后夹板分别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位于所述前夹板、后夹板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夹板设有锥台状的第一安装凹槽,位于前端的所述衬套的顶端与所述前垫盘相抵接,位于前端的所述衬套的底端与所述前夹板的第一安装凹槽相抵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夹板设有锥台状的第二安装凹槽,位于后端的所述衬套的顶端与所述后垫盘相抵接,位于后端的所述衬套的底端与所述后夹板的第二安装凹槽相抵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悬架控制臂,包括所述的支撑杆机构,所述支撑杆连接有摆臂。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悬架控制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在预紧之前,前后设置的衬套与前夹板、后夹板的安装凹槽存在间隙,在预紧之后,前后设置的衬套与前夹板、后夹板的安装凹槽实现全部贴合,使得前后设置的衬套应力分布均匀,提高疲劳寿命;通过凸耳圈进行弹性连接,一方面为衬套的变形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又避免了支撑杆与前后夹板的安装孔发生干涉异响;即使当支撑杆承受较大纵向力和上下摆动的时候,位于前端的衬套进一步加紧,位于后端的衬套仍能与后夹板保持大部分接触,避免了衬套的滑移缺陷,从而避免了噪声、异响等缺陷。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支撑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支撑杆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支撑杆机构的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支撑杆机构的衬套的剖视图;图5现有技术中支撑杆机构的衬套部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支撑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支撑杆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支撑杆机构的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所述支撑杆机构的衬套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所述支撑杆机构的衬套部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一种悬架控制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6至图11中的附图标号为支撑杆I ;前垫盘101 ;后垫盘102 ;铆钉103 ;支架2;前夹板201 ;后夹板202 ;翻边凸缘2021 ;安装凹槽面2022 ;安装凹槽面2023 ;安装凹槽面2024 ;支撑板203 ;减重孔204 ;衬套3 ;凸耳圈31 ;凹槽32 ;侧面33 ;侧面34 ;侧面35 ; 锁紧螺母4;摆臂5。如图6至图11所示,一种支撑杆机构,包括支撑杆I、支架2和衬套3,所述支架2包括前夹板201和后夹板202,所述支撑杆I上设有前垫盘101和后垫盘102,所述衬套3至少有二个并套设于所述支撑杆I上,二个所述衬套3沿所述支撑杆I的轴向前后对称设置,位于前端的所述衬套3通过锁紧螺母4锁紧夹设于所述前垫盘101与前夹板201之间,位于后端的所述衬套3通过锁紧螺母4锁紧夹设于所述后夹板202与后垫盘102之间,所述衬套3的底端设有沿其轴向向外凸出的凸耳圈31,二个前后对称设置的衬套3的凸耳圈31相抵接,可通过所述凸耳圈31填满所述前夹板201与后夹板202的内孔与支撑杆I之间的缝隙,所述衬套3与前夹板201、后夹板202的侧面配合处设有一定的配合间隙,所述衬套3根据前垫盘101、后垫盘102形状做出同样的上端面形状,并相对现有产品减小了前垫盘101、后垫盘102的凹陷高度。如图6至图11所示,所述衬套3的侧面设有至少二个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凹槽32,所述凹槽32沿所述衬套3的周向均匀布置,可降低衬套3的摆动刚度,使装配轻便,降低衬套3的侧面应力,也有利于使衬套3所受应力均匀化。如图6至图11所示,所述衬套3的外侧面为锥台状。如图6至图11所示,所述前夹板201和后夹板202位于所述前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支架和衬套,所述支架包括前夹板和后夹板,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前垫盘和后垫盘,所述衬套至少有二个并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二个所述衬套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前后对称设置,位于前端的所述衬套夹设于所述前垫盘与前夹板之间,位于后端的所述衬套夹设于所述后夹板与后垫盘之间,所述衬套的底端设有沿其轴向向外凸出的凸耳圈,二个前后对称设置的衬套的凸耳圈相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支架和衬套,所述支架包括前夹板和后夹板,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前垫盘和后垫盘,所述衬套至少有二个并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二个所述衬套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前后对称设置,位于前端的所述衬套夹设于所述前垫盘与前夹板之间,位于后端的所述衬套夹设于所述后夹板与后垫盘之间,所述衬套的底端设有沿其轴向向外凸出的凸耳圈,二个前后对称设置的衬套的凸耳圈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撑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的侧面设有至少二个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衬套的周向均匀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撑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的外侧面为锥台状。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撑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位于所述前垫盘和后垫盘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撑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后夹板设有翻边凸缘,所述翻边凸缘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进光徐铁刘真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