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散热
,更具体地说是ー种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机舱后进风冷却装置。技术背景现有技术发动机中置的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散热技术如ZL20112012491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散热循环装置,在船形车体上端ロ沿处靠近发动机所在部位两侧分别设置有风箱,其中ー风箱内装配有风扇,另ー风箱漏空与大气相导通。只在一侧风箱内安装有风扇,这样当风扇排风时,从对侧风箱进气,该侧风箱出气,有效的形成空气对流,散热效果理想。而发动机前置的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散热技术如下它的进风ロ在发动机箱体的前端于大灯处有两进ロ,然后在顶部靠驾驶舱侧有出风ロ,通过发动机机箱内的循环,不能说这种效果不好,而是常规全地形车要下水,因为前部的两个进风ロ的原因,下水的时候车辆的速度明显需要降低,不然水会溅起进入发动机箱体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水陆两栖全地形车的散热ロ在车辆冲水时会进水的缺陷,提供ー种防水效果好、散热效果理想的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机舱后进风冷却装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ー种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机舱后进风冷却装置,包括船形车体,船形车体由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机舱后进风冷却装置,包括船形车体,船形车体由发动机机箱、驾驶舱和乘客舱三部分组成,驾驶舱和乘客舱均有向船形车体内凹陷与外界相通的外部区域以及与外界相阻隔的内部区域,驾驶舱和乘客舱的内部区域与发动机机箱组成船形车体的密闭区域;其特征在于,在乘客舱的外部区域和内部区域相阻隔的隔板上设置有进风口,在发动机机箱顶部靠驾驶舱侧设置有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水陆两栖全地形车机舱后进风冷却装置,包括船形车体,船形车体由发动机机箱、驾驶舱和乘客舱三部分组成,驾驶舱和乘客舱均有向船形车体内凹陷与外界相通的外部区域以及与外界相阻隔的内部区域,驾驶舱和乘客舱的内部区域与发动机机箱组成船形车体的密闭区域;其特征在于,在乘客舱的外部区域和内部区域相阻隔的隔板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西贝虎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