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74329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2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系统,所述汽车空调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蒸发器(1)和电子膨胀阀(2),所述电子膨胀阀(2)包括线圈(200)和阀体(201),所述线圈(200)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201)上,所述电子膨胀阀(2)通过散热桥(303)与蒸发器(1)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空调系统结构设计紧凑、能有效冷却电子膨胀阀、系统强度高、制冷剂传输稳定、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节能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也显得尤为重要。在汽车空调系统中,现有的节流机构多数为热力膨胀阀和节流短管。传统的节流机构在过热度控制和对整体的系统节能方面不够理想,而电子膨胀阀由于其准确的控制,在过热度控制和节能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但是,电子膨胀阀在汽车空调中应用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主要一点是由于电子膨胀阀属于电器部件,很难达到汽车环境的耐温要求。过高的工作环境温度会使电子膨胀阀的线圈、控制芯片烧掉损坏而无法正常的进行工作,从而影响整个空调系统的运行。如若想提高电子膨胀阀的耐温等级,必须增加电子膨胀阀的体积,但不这样做仅会增加成本,体积增大也会使得电子膨胀阀的使用优势无法体现出来。目前,因为价格因素和电子膨胀阀的技术瓶颈,所以目前即使在新能源汽车空调上也和传统汽油车一样采用热力膨胀阀。由于受到天气、路况、热负荷及发动机转速等因素的影响,汽车空调通常工作在非标准设计工况下。但热力膨胀阀的过热度设定值均依据标准工况设定。当系统在非标准工况下运行时,其过热度往往会偏离过热度设定值,因而造成系统效率的下降以及运行的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出现蒸发器结露甚至结霜现象。汽车空调领域应用电子膨胀阀相对于热力膨胀阀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在将来的电动汽车空调系统中,由于压缩机是变速调节,更需要电子膨胀阀来配合变容量压缩机的调节。尤其是在电动汽车空调系统中,电动压缩机独立工作,不同于汽油车依靠发动机皮带轮工作。热力膨胀阀的流量调节特性不能和电动压缩机的变频特性很好的结合起来,用电负荷大,电动汽车一次充电行驶里程低。正是因为如此,电子膨胀阀在汽车空调领域推广应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很难达到汽车环境的耐温要求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紧凑、能有效冷却电子膨胀阀、系统强度高、制冷剂传输稳定、安全性高的汽车空调系统。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系统,所述汽车空调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蒸发器和电子膨胀阀,所述电子膨胀阀包括线圈和阀体,所述线圈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上,所述电子膨胀阀通过散热桥与蒸发器接触。优选地,所述电子膨胀阀的线圈通过散热桥与蒸发器接触。优选地,所述散热桥的一侧与所述蒸发器接触,所述散热桥的另一侧连接有可开口的冷却环,所述电子膨胀阀与所述冷却环接触。优选地,所述散热桥的一侧与所述蒸发器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桥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可开口的冷却环,所述电子膨胀阀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环上。优选地,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环内。优选地,所述线圈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冷却环连接的可开口的封盖。优选地,所述散热桥和冷却环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当所述散热桥和冷却环为分体结构时,所述散热桥和冷却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冷却环为完整环体结构或所述冷却环上设有缺口。优选地,所述设有缺口的冷却环包括两个接口端,所述两个接口端分别为从缺口处的环体端部向外延伸的并相对设置的环体延伸部,所述接口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优选地,所述冷却环通过散热桥与支架连接,所述支架与蒸发器接触,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汽车和/或蒸发器上。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底座为一体结构,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汽车内,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蒸发器上,所述冷却环通过散热桥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以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底座为分体结构,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汽车内,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蒸发器上,所述冷却环通过散热桥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优选地,所述冷却环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一侧的平面上,所述蒸发器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的平面上,所述连接板与蒸发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连接板、冷却环和散热桥为一体结构。优选地,所述蒸发器下方设有固定安装的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蒸发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托板上,所述连接板上散热桥所在位置的背面焊接在所述蒸发器上。优选地,所述冷却环下方设有固定安装的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电子膨胀阀的阀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托板上。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空调系统通过散热桥和冷却环将电子膨胀阀的热量快速传导到蒸发器上,从而有效利用蒸发器的制冷量冷却电子膨胀阀,有效地利用了冷源,避免能源浪费,且无需提高电子膨胀阀的耐温等级,节省成本且避免了电子膨胀阀在非标准工况下工作造成阀失效;2)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空调系统进一步通过采用设有缺口的冷却环,并将缺口两端固定安装的方式使得冷却环与电子膨胀阀进一步紧密贴合,加强冷却环的热传导效率;3)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空调系统进一步通过在线圈顶部设置与冷却环连接的可开口的封盖,进一步包裹住线圈,进一步加强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之间的热传导效率;4)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空调系统进一步通过设置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之间的连接板,加强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之间的热传导效率;5)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空调系统进一步通过支架将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固定安装,加强了汽车空调的整体结构强度;6)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空调系统将电子膨胀阀固定安装在蒸发器的旁边,使得蒸发器和电子膨胀阀之间匹配良好,且缩短了蒸发器和电子膨胀阀之间的连接管路,抗振能力加强,同时还使得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紧凑,有效节省了汽车空调的使用空间,且汽车空调的整体结构强度得以加强7)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空调系统通过采用支撑架将电子膨胀阀固定安装在蒸发器的旁边以便电子膨胀阀的线圈在标准工况下工作的结构设计理念,可以拓展到传统的制冷系统中,为实现制冷系统能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左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第四实施例的支架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第五实施例的支架的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第六实施例的支架的立体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第七实施例的支架的立体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架的俯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架的后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种热学测试分析方式的测试结果的各方案的冷却环最高温度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种热学测试分析方式的测试结果的各方案的冷却环最高温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空调系统通过采用带有散热桥和冷却环的支撑架将电子膨胀阀的热量快速传导到蒸发器上,从而有效利用蒸发器的制冷量冷却电子膨胀阀,有效地利用了冷源,避免能源浪费,且无需提高电子膨胀阀的耐温等级,节省成本且避免了电子膨胀阀在非标准工况下工作造成阀失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空调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汽车空调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蒸发器1和电子膨胀阀2,电子膨胀阀2包括线圈200和阀体201,线圈200固定安装在阀体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所述汽车空调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蒸发器(1)和电子膨胀阀(2),所述电子膨胀阀(2)包括线圈(200)和阀体(201),所述线圈(200)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20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膨胀阀(2)通过散热桥(303)与蒸发器(1)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系统,所述汽车空调系统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蒸发器(1)和电子膨胀阀(2),所述电子膨胀阀(2)包括线圈(200)和阀体(201),所述线圈(200)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20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膨胀阀(2)的线圈(200)通过散热桥(303)与蒸发器(1)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桥(303)的一侧与所述蒸发器(1)接触,所述散热桥(303)的另一侧连接有可开口的冷却环(302),所述电子膨胀阀(2)与所述冷却环(302)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桥(303)的一侧与所述蒸发器(1)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桥(30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可开口的冷却环(302),所述电子膨胀阀(2)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环(30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膨胀阀(2)的固定安装在所述冷却环(302)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200)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冷却环(302)连接的可开口的封盖。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桥(303)和冷却环(302)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当所述散热桥(303)和冷却环(302)为分体结构时,所述散热桥(303)和冷却环(302)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环(302)为完整环体结构或所述冷却环(302)上设有缺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有缺口的冷却环(302)包括两个接口端(306),所述两个接口端(306)分别为从缺口处的环体端部向外延伸的并相对设置的环体延伸部,所述接口端(306)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环(302)通过散热桥(303)与支架(3)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荣爱德文·约翰·斯坦科徐龙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