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车轴提升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板弹簧悬挂的车轴提升装置,其结构包括车架、车轴和分别固接于车轴两端的钢板悬挂机构,车轴的上方、并位于车架的中部固接有车轴提升机构,车轴提升机构包括两端分别固接于车架的固定梁、设置于固定梁上的可进行充气和放气的气囊以及活动梁,气囊设置于固定梁和活动梁之间,活动梁两端分别固接提升件,车轴设置于提升件。依靠车轴提升机构的气囊的充气与放气来提升和放下车轴,本装置实现了车轴的提升与放下,合理分配载荷,降低了油耗,减少了轮胎的磨损,且其结构简单、牢固、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车轴提升机构
,特别是涉及ー种钢板弹簧悬挂的车轴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汽车的车轴提升机构大多采用的是可提升的空气悬挂,当车辆重载时,可提升的车轴被放下,当车辆轻载时,可提 升的车轴被提起,合理分配车轴载荷,降低油耗,減少轮胎的磨损,但是可提升空气悬挂不仅造价较高,且较易损坏,而且维修维护费用较高,大大增加了车辆的制造和使用成本。采用钢板弹簧悬挂的车辆,虽然造价较低,但是不能实现车轴的提升,无法实现合理分配轴载荷,降低油耗,減少轮胎磨损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实现车轴提升与放下,同时成本较低、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的钢板弹簧悬挂的车轴提升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钢板弹簧悬挂的车轴提升装置,包括车架、车轴和分别固接于车轴两端的钢板悬挂机构,所述车轴的上方、并位于所述车架的中部固接有车轴提升机构,所述车轴提升机构包括两端分别固接于车架的固定梁、设置于固定梁上的可进行充气和放气的气囊以及活动梁,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固定梁和活动梁之间,所述活动梁两端分别固接提升件,所述车轴设置于所述提升件。进ー步,提升件为U形螺栓,所述U形螺栓的开ロ端通过螺母固接于所述活动梁,所述车轴横置于所述U形螺栓的U形下部。进ー步,气囊与所述活动梁之间设有气囊上固定板,所述气囊与所述固定梁之间设有气囊下固定板。进一歩,固定梁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与所述车架固接。进ー步,固定梁两端的上方分别设有纵向的导轨,所述活动梁两端分别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进一歩,活动梁的侧部与所述气囊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加强折板。进一歩,固定梁的侧部与所述气囊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加强筋板。进一歩,活动梁和固定梁为槽钢。进一歩,气囊为一个圆盘形气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钢板弹簧悬挂的车轴提升装置,依靠车轴提升机构的气囊的充气与放气来提升和放下车轴,当气囊充气时,活动梁被气囊顶起,活动梁带动提升件向上提升,提升件带动车轴向上提升;当气囊放气时,活动梁随之下降,带动提升件下降,继而带动车轴向下运动,本装置实现了车轴的提升与放下,合理分配载荷,降低了油耗,減少了轮胎的磨损,且其结构简单、牢固、強度高,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ー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提升机构提升状态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提升机构放下状态示 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提升机构放下状态的示意 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提升机构提升状态的示意图。在图I至图5中包括有 100——车架; 200——车轴; 300-钢板悬挂机构; 400——车轴提升机构; 410——固定梁;411——加强筋板;412——连接板; 420——气囊;421——气囊上固定板;422——气囊下固定板; 430——活动梁;431——加强折板; 440——提升件;441——螺母; 450——导轨。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实施例I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ー种钢板弹簧悬挂的车轴提升装置,如图I至图3所示,包括车架100、车轴200和分别固接于车轴200两端的钢板悬挂机构300,车轴200的上方、并位于车架100的中部固接有车轴提升机构400,车轴提升机构400包括两端分别固接于车架100的固定梁410、设置于固定梁410上的可进行充气和放气的气囊420以及活动梁430,气囊420设置于固定梁410和活动梁430之间,活动梁430两端分别固接提升件440,车轴200设置于提升件440。本装置依靠车轴提升机构400的气囊420的充气与放气来提升和放下车轴200,结构简单,牢固耐用,制造和使用成本均较低。具体的,如图3所示,当车辆重载时,车轴200需要放下,将车轴提升机构400的气囊420放气,活动梁430随之下降,带动提升件440下降,继而带动车轴200向下运动,实现车轴200的放下;如图2所示,当车辆轻载时,车轴200需要提起,将车轴提升机构400的气囊420充气,活动梁430随之上升,带动提升件440上升,继而带动车轴200向上运动,实现车轴200的提升。本装置实现了车轴200的提升与放下,在不同载重情况下合理分配载荷,降低了油耗,減少了轮胎的磨损。如图I所示,气囊420与活动梁430之间设有气囊上固定板421,气囊420与固定梁410之间设有气囊下固定板422。气囊上固定板421和气囊下固定板422将气囊420固定于中间,便于气囊420分别与活动梁430和固定梁410连接,使车轴提升机构400整体性好,坚固耐用。固定梁410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412与车架100固接。便于车轴提升机构400与车架100组装,便于拆卸维修。提升件440为U形螺栓,U形螺栓的开ロ端通过螺母441固接于活动梁430,车轴200横置于U形螺栓的U形下部。结构简単,连接稳固,便于安装维护及拆卸维修。如图I所示,活动梁430的侧部与气囊420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加强折板431。加强气囊420与活动梁430连接的牢固性,使本装置整体坚固耐用。如图I所示,固定梁410的侧 部与气囊420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加强筋板411。加强气囊420与固定梁410连接的牢固性,是本装置整体坚固耐用。气囊420为ー个圆盘形气囊。当气囊420处于放气状态吋,为圆盘状;当气囊420处于充气状态时,为圆柱状。活动梁430和固定梁410为槽钢。结构简单,结实耐用。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施例I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I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区别在于 如图4、图5所示,固定梁410两端的上方分别设有纵向的导轨450,活动梁430两端分别与导轨450滑动配合。当气囊420充气或者放气时,活动梁430随气囊420上下移动,此时,活动梁430两端沿导轨450向上或向下移动,此结构的设置使车轴提升机构400的整体性更好,活动梁430上下移动时,不会偏离位置,造成提升件440受到不必要的扭力。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參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钢板弹簧悬挂的车轴提升装置,包括车架、车轴和分别固接于车轴两端的钢板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的上方、并位于所述车架的中部固接有车轴提升机构,所述车轴提升机构包括两端分别固接于车架的固定梁、设置于固定梁上的可进行充气和放气的气囊以及活动梁,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固定梁和活动梁之间,所述活动梁两端分别固接提升件,所述车轴设置于所述提升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钢板弹簧悬挂的车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件为U形螺栓,所述U形螺栓的开口端通过螺母固接于所述活动梁,所述车轴横置于所述U形螺栓的U形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钢板弹簧悬挂的车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板弹簧悬挂的车轴提升装置,包括车架、车轴和分别固接于车轴两端的钢板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的上方、并位于所述车架的中部固接有车轴提升机构,所述车轴提升机构包括两端分别固接于车架的固定梁、设置于固定梁上的可进行充气和放气的气囊以及活动梁,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固定梁和活动梁之间,所述活动梁两端分别固接提升件,?所述车轴设置于所述提升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特夫,黄炜庆,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