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间隙调整臂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72003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9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动间隙调整臂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制动间隙调整臂为梅花套式制动间隙调整臂,其包括:壳体,开设有通孔;蜗轮,设置于所述壳体中;蜗杆及蜗杆轴,能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通孔中,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所述蜗杆与蜗杆轴一体成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及具有其的车辆能够避免蜗杆齿根面产生应力集中,从而有效防止蜗杆齿形断裂现象,延长调整臂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整臂,特别涉及一种制动间隙调整臂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制动蹄摩擦片的磨损或制动鼓失圆等原因,会造成制动间隙增大,进而导致制动的时间延长甚至失效;另一方面,各个车轮的摩擦片磨损程度不同,使各车轮的制动间隙不等,造成车辆制动时发生跑偏,给车辆行驶带来安全隐患。为保证车辆正常运行,要求制动间隙要保持在一个正常、合理的值,一般是工作人员在车辆维修保养时,通过操作制动间隙调整臂来调整制动间隙。目前,梅花套式制动间隙调整臂是最为常见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应用也最为广泛,参考图1,为现有的梅花套式制动间隙调整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的梅花套式制动 间隙调整臂包括有壳体I’ ;壳体I’内设有蜗轮2’和蜗杆3’,蜗轮2’和蜗杆3’相互啮合,蜗杆3’中部穿设有蜗杆轴31’,蜗杆3’和蜗杆轴31’之间为过盈配合,以使蜗杆3’和蜗杆轴31’能够同步转动;壳体I’上开设有容置蜗杆3’和蜗杆轴31’的通孔4’,通孔4’中容置蜗杆3’的中间段内径较大,而两侧容置蜗杆轴31’的部分内径较小,蜗杆轴31’的一端为梅花套旋动端311’转动梅花套旋动端311’,以定量的使蜗杆轴31’转过微小的角度,蜗杆轴31’带动蜗杆转动,进而带动蜗轮转动,最终实现调整制动间隙的目的。但上述现有的梅花套式制动间隙调整臂存在下述的缺陷蜗杆和蜗杆轴为分体式,虽然采用过盈配合使二者能够同步转动,但在蜗杆的齿根面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应力集中,使齿形存在断裂的潜在失效问题,并且问题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发生;在梅花套旋动端周围的壳体部分要受到挤压和拉伸的双重力的作用,极易发生断裂损坏的现象;壳体上开设的通孔中间段内径较大,用于容置蜗杆,而两侧的内径较小,用于容置蜗杆轴,由于加工精度并不能达到理想化,这种结构形式在实际应用中会引起蜗杆及蜗杆轴的轴向跳动,进而引起回退失效等问题。鉴于上述情况,本设计人借其多年相关领域的技术经验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不断研发改进,并经大量的实践验证,提出了本技术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及具有其的车辆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间隙调整臂,能够避免蜗杆齿根面产生应力集中,从而有效防止蜗杆齿形断裂现象。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其设有本技术的制动间隙调整臂,能够避免蜗杆齿形断裂现象,使用寿命增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动间隙调整臂,为梅花套式制动间隙调整臂,其包括壳体,开设有通孔;蜗轮,设置于所述壳体中;蜗杆及蜗杆轴,能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通孔中,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所述蜗杆与蜗杆轴一体成形。上述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其中,所述通孔包括有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的内径,所述蜗杆及其一侧的蜗杆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段内,所述蜗杆另一侧的蜗杆轴设置于所述第二段内,设置于所述第二段内的所述蜗杆轴的轴端为梅花套旋动端。上述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其中,所述第一段内设有限位衬套,所述蜗杆轴的轴端连接于所述限位衬套,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壳体表面的开口部设有端盖,所述限位衬套和所述端盖之间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衬套,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端至JHL o上述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其中,所述梅花套旋动端周围的所述壳体的壁厚为大于等于10毫米小于等于15毫米。上述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其中,所述蜗轮及蜗杆的接触面齿形角为大于等于15度小于等于22. 5度,另一面齿形角为大于等于22. 5度小于等于42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设有上述的本技术的制动间隙调整臂。由上述可知,本技术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及具有其的车辆具有下列优点及特占-^ \\\ I、本技术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将现有技术中的蜗杆及蜗杆轴设计为一体化结构,能够避免蜗杆齿根面产生应力集中,从而防止蜗杆齿形断裂的问题,使部件的使用寿命延长。2、本技术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壳体的通孔采用大孔径连接小孔径的结构形式,大孔径段中容置蜗杆,并可增设止推弹簧,小孔径段中容置蜗杆轴及梅花套旋动机构等,这样可有效防止蜗杆工作时轴向跳动,避免调整臂回退失效。3、本技术的制动间隙调整臂的壳体在梅花套旋动端周围的部分进行加厚设计,避免壳体在此处因应力过大而断裂损坏。4、本技术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对蜗轮蜗杆的齿形进行了优化设计,调整了接触面和另一面的齿形角,增强了蜗轮蜗杆自身的自锁性能,同时也提高了受力性能。5、本技术的制动间隙调整臂及具有其的车辆是在现有的结构上进行改进设计,结构简单,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的梅花套式制动间隙调整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制动间隙调整臂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角度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I’ 壳体2’ 蜗轮3’ 蜗杆31’蜗杆轴311’梅花套旋动端4’ 通孔I 壳体2 蜗轮3 蜗杆31蜗杆轴4 通孔41 第一段42 第二段5缓冲弹簧6限位衬套7 端盖8梅花套旋动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其仅为优选实施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实质范围。请结合参考图2和图3,其中图2为本技术制动间隙调整臂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角度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制动间隙调整臂为梅花套式制动间隙调整臂,其主要包括壳体1,其开设有通孔4,用于容置蜗杆3和蜗杆轴31 ;蜗轮2,设置于壳体I中;蜗杆3和蜗杆轴31,能转动的设置于通孔4中,蜗杆3与蜗轮2相啮合,蜗杆轴31与蜗杆3 —体成形。壳体I为蜗轮2、蜗杆3及蜗杆轴31的安装基础,其中蜗轮2的装设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再赘述。壳体I上开设有通孔4,以装设蜗杆3和蜗杆轴31。本实施例中,通孔4包括有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第一段41的内径大于第二段42的内径,蜗杆3及其一侧的蜗杆轴31设置于第一段41内,另一侧的蜗杆轴31设置于第二段42内,这样,就可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加工精度不理想等原因而引发的蜗杆及蜗杆轴的转动异常。进一步的,为了缓冲和避免蜗杆及蜗杆轴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轴向跳动,还可在第一段41内设置缓冲弹簧5,具体结构为,在第一段41内设置一限位衬套6,蜗杆3 —侧伸出的蜗杆轴31轴端能转动的连接于该限位衬套6,在第一段41位于壳体I表面的开口部设置有端盖7,盖设于第一段41的开口部,从而在限位衬套6和端盖7之间形成一空间,缓冲弹簧5即设置于该空间内,缓冲弹簧5的一端连接于限位衬套6,另一端连接于端盖7,这样,当蜗杆和蜗杆轴发生轴向跳动时,缓冲弹簧5便可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证调整臂正常工作。蜗杆3和蜗杆轴31分别设置于通孔的第一段41和第二段42内,蜗杆3和蜗杆轴31为一体成形,能够避免蜗杆齿根面产生应力集中,从而防止蜗杆齿形断裂的问题。蜗杆3直径较大,蜗杆3及其一侧的蜗杆轴31设置于内径较大的第一段41内,而蜗杆3另一侧的蜗杆轴31则设置于内径较小的第二段42内,设置于第二段42内的蜗杆轴31的轴端为梅花套旋动端8,用于定量的使蜗杆轴转过微小的角度,以实现微调,关于梅花套旋动端8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已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为了避免壳体I在梅花套旋动端8周围的部分发生断裂,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动间隙调整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间隙调整臂为梅花套式制动间隙调整臂,其包括:壳体(1),开设有通孔(4);蜗轮(2),设置于所述壳体(1)中;蜗杆(3)及蜗杆轴(31),能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通孔(4)中,所述蜗杆(3)与所述蜗轮(2)相啮合,所述蜗杆(3)与蜗杆轴(31)为一体成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峰靳增鑫王荣兵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