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调整臂的卡板式锁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3704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调整臂的卡板式锁止装置,调整臂包括壳体(1)和设在壳体(1)内用于调整制动间隙的蜗杆轴(4),蜗杆轴(4)外端带有齿形且伸出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调整臂上安装锁止装置,锁止装置包括锁紧螺栓(5)、单耳止动垫圈(6)和卡板(3),卡板(3)上开齿形槽,卡板(3)通过单耳止动垫圈(6)和锁紧螺栓(5)连接在壳体(1)上,卡板(3)的齿形槽啮合蜗杆轴外端的齿形啮合,转动蜗杆轴一圈多等分的调节制动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调整臂安装完毕后再安装,通过卡板上的齿形槽精确调节间隙,解决汽车制动时产生的回退问题,安全可靠性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汽车调整臂的卡板式锁止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的制动是利用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相接触时所产生的摩擦力来实现的。汽车行驶过程中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接触摩擦很频繁,这样制动蹄摩擦片会逐渐磨损,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会逐渐变大,造成制动力矩会逐渐失效,影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制动系统的使用安全性。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在现有的汽车制动机构中往往设有自动调整臂或手动调整臂。这些调整臂可以对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因磨损后所增大的制动间隙进行补偿性调整,从而使两者之间的制动间隙能够保持在一个恒定的值。针对市场上各类调整臂调整制动间隙精度差的问题,中国专利ZL 2007 20111421. 7是一种改进的汽车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包括壳体、蜗轮、蜗杆和蜗杆轴,蜗轮和蜗杆设于壳体内且相互啮合,蜗杆轴与蜗杆固连,在蜗杆轴上开设有十二等分的球窝,在壳体上下两侧的相应位置开设有孔,将钢球通过壳体上下两侧的孔装入蜗杆轴的相应球窝内,在钢球上再装入弹簧,然后将盖板用螺栓固连在壳体上以压紧弹簧。汽车制动时,通过弹簧压紧钢球的弹簧力,以阻止钢球从蜗杆轴上的球窝内爬升出来。转动上述的蜗杆轴,当转动的作用力大于弹簧压紧钢球的弹簧力时,通过和蜗杆轴固连的蜗杆会转动,蜗杆会带动相啮合的蜗轮转动,蜗轮会带动制动凸轮转动一小角度,制动凸轮转动使制动蹄鼓之间的间隙产生变化,由于其在蜗杆轴转动一圈上可以实现十二等分调节,从而实现对制动间隙的精密调整。上述的汽车手动调整臂的调整精度明显得到提高,但由于目前汽车的载重量越来越大,造成制动时的制动力需求也越来越大,大部分汽车的制动气室由过去的24英寸气室提升至目前的30英寸气室,制动气压也由过去的O. 8MPa提升至IMPa,在目前国内汽车(特别是重载汽车)制动时有时会产生回退现象,造成汽车刹车时刹车疲软,制动距离过长,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调整臂的卡板式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能彻底解决汽车制动时产生回退的现象,尤其适用于目前国内重载汽车制动,消除回退现象的安全隐患。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调整臂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用于调整制动间隙的蜗杆轴,蜗杆轴外端带有齿形且伸出壳体,其特征在于在调整臂上安装锁止装置,锁止装置包括锁紧螺栓、单耳止动垫圈和卡板,卡板上开齿形槽,卡板通过单耳止动垫圈和锁紧螺栓连接在壳体上,卡板的齿形槽啮合蜗杆轴外端的齿形啮合,转动蜗杆轴一圈多等分的调节制动间隙。所述的卡板中间开有大的椭圆形槽,以使将卡板移动位置后对蜗杆轴进行手动调节。所述的卡板通过单耳止动 垫圈和锁紧螺栓固连在壳体上,所述的单耳止动垫圈位于卡板和锁紧螺栓之间,以阻止锁止装置在正常使用时由于汽车振动等原因造成锁紧螺栓松动而出现的锁止失效。所述的蜗杆轴为呈阶梯状且带有外花键的圆柱体,其头部为正六角形,头部下面有齿形,用于和卡板上相应的齿形槽相啮合,其中间带有外花键,用于和手调臂内的蜗杆相口四合。所述的卡板为呈平板状的异形板,其一侧设有齿形槽,用与蜗杆轴头部的齿形相配合,中间设有大的椭圆形槽,与一侧的齿形槽相连通,其另一侧设有较小的矩形细槽,头部带圆角,锁紧螺栓通过卡板上细槽锁止在壳体上,且松开锁紧螺栓后卡板沿着细槽滑动。所述的锁紧螺栓为呈阶梯状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其头部为正六角头,其尾部带有外螺纹,和壳体上的相应带有内螺纹的孔相固连。所述的单耳止动垫圈呈中心带有孔的薄片状,其放置在卡板和锁止螺栓中间,在锁紧螺栓锁紧后,将单耳止动垫圈的一边向锁紧螺栓的六角头部侧翻起,扣在锁紧螺栓的六角头部位置上,将单耳止动垫圈的另一边扣在卡板的中间椭圆形槽内;当在振动的环境下使用锁止装置时,扣在锁紧螺栓的六角头部位置上的单耳止动垫圈阻止锁紧螺栓松动,避免锁止装置失效。当汽车制动时,如制动力矩大于弹簧压紧钢球的力所产生的阻止蜗杆轴本身转动的力矩时,卡板将通过其上与蜗杆轴头部相配合的齿形槽来限制蜗杆轴的转动;当需手动调整间隙时,先将单耳止动垫圈向锁紧螺栓扣起的一侧扳平,然后松开锁紧螺栓,将卡板向蜗杆轴一侧移动,转动蜗杆轴头部进行调节,手动调节完成后,将卡板退回原来的位置,使卡板内的齿形槽与蜗杆轴头部齿形相啮合,然后将锁紧螺栓拧紧,将单耳止动垫圈的一边向锁紧螺栓的六角头部侧翻起,扣在锁紧螺栓的六角头部位置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将卡板设计在壳体外部,通过中间开的齿形槽和蜗杆轴头部齿形相配合而限制蜗杆轴头部的转动,然后通过锁紧螺栓和单耳止动垫圈固连到壳体表面,在调整臂装配完毕后再安装该锁止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2、锁止装置与壳体间的固连采用锁紧螺栓的外螺纹和壳体上相应孔的内螺纹相配合进行固连,锁紧螺栓兼具固连的作用。3、采用单耳止动垫圈扣在锁紧螺栓的六角头上,限制锁紧螺栓的转动,使该锁止装置使用于路况环境较差,振动较大的重载汽车上,在长期振动的环境下本锁止装置仍然不会失效,安全性较高。4、卡板内开齿形槽,与蜗杆轴头部齿形相配合,在调节时每圈进行6 24多等分调节,调节精度较高。5、采用卡板内的齿形槽和蜗杆轴头部的配合来限制蜗杆轴的转动,该限制为机械式配合,理论上需将蜗杆轴的齿形拧断后蜗杆轴才可以转动,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汽车在大制动力矩条件下蜗杆轴自行转动(即回退)的问题,安全性较高。附图说明图I是本调整臂的锁止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调整臂的锁止装置的正面视图。图3是本调整臂的锁止装置中的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调整臂的锁止装置中的蜗杆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 O形圈,3卡板,4蜗杆轴,5锁紧螺栓,6单耳止动垫圈,7蜗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调整臂包括壳体I和设在壳体I内用于调整制动间隙的蜗杆轴4,蜗杆轴4外端带有齿形且伸出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调整臂上安装锁止装置,锁止装置包括锁紧螺栓5、单耳止动垫圈6和卡板3,卡板3上开齿形槽,卡板3通过单耳止动垫圈6和 锁紧螺栓5连接在壳体I上,卡板3的齿形槽啮合蜗杆轴外端的齿形啮合,转动蜗杆轴一圈多等分的调节制动间隙。所述的卡板3中间开大的椭圆形槽,以使将卡板移动位置后对蜗杆轴4进行手动调节。所述的卡板3通过单耳止动垫圈6和锁紧螺栓5固连在壳体I上,所述的单耳止动垫圈6位于卡板3和锁紧螺栓5之间,以阻止锁止装置在正常使用时由于汽车振动等原因造成锁紧螺栓松动而出现的锁止失效。所述的蜗杆轴4为呈阶梯状且带有外花键的圆柱体,其头部为正六角形,头部下面有齿形,用于和卡板3上相应的齿形槽相啮合,其中间带有外花键,和调臂内的蜗杆相啮八口 ο所述的卡板3为呈平板状的异形板,其一侧设有齿形槽,用与蜗杆轴4头部的齿形相配合,中间设有大的椭圆形槽,与一侧的齿形槽相连通,其另一侧设有较小的矩形细槽,头部带圆角,锁紧螺栓5通过卡板3上细槽锁止在壳体I上,且松开锁紧螺栓5后卡板3沿着细槽滑动。所述的锁紧螺栓5为呈阶梯状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其头部为正六角头,其尾部带有外螺纹,和壳体I上的相应带有内螺纹的孔相固连。所述的单耳止动垫圈6呈中心带有孔的薄片状,其放置在卡板3和锁止螺栓5中间,在锁紧螺栓5锁紧后,将单耳止动垫圈6的一边向锁紧螺栓5的六角头部侧翻起,扣在锁紧螺栓5的六角头部位置上,将单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汽车调整臂的卡板式锁止装置,调整臂包括壳体(1)和设在壳体(1)内用于调整制动间隙的蜗杆轴(4),蜗杆轴(4)外端带有齿形且伸出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调整臂上安装锁止装置,锁止装置包括锁紧螺栓(5)、单耳止动垫圈(6)和卡板(3),卡板(3)上开齿形槽,卡板(3)通过单耳止动垫圈(6)和锁紧螺栓(5)连接在壳体(1)上,卡板(3)的齿形槽啮合蜗杆轴外端的齿形啮合,转动蜗杆轴一圈多等分的调节制动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招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联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