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热挤压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312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热挤压成型技术,具体是一种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热挤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由上模板、接螺、成型冲头依次螺纹连接而成,下模由压盖、成型模、模座、顶杆构成,成型模具有成型模腔,成型模卡座在模座上,压盖卡压在成型模上后与模座固定连接,顶杆头部位于成型模下部,顶杆杆部伸出模座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相对于铸造方法和模锻成形方法生产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具有生产效率高、尺寸精度高、机械加工余量小、成本低等诸多优点的热挤压生产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工艺提供了模具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模锻成形模具具有重量轻、组装更换方便、加工周期短、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热挤压成型技术,具体是一种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 热挤压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的轴向剖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差速器壳是差速器重要组成零件,发动机的动力经变速器从动轴进入差速器后, 直接驱动差速器壳,再传递到行星齿轮,带动左、右半轴齿轮,进而驱动车轮。 因此要求差速器壳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特别是较高的扭矩强度。目前,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多采用铸造方法生产,工艺路线长,成本高, 环境污染大。也有釆用模锻成形,但生产效率较低,尺寸精度差,机械加工余 量大,模具比较重大,更换模具不方便,模具加工周期长,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热挤压生产工艺 的成型模具,具有重量轻、组装更换方便、加工周期短、成本低的优点。一种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热挤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 由上模板、接螺、成型冲头依次螺纹连接而成,所述下模由压盖、成型模、模 座、顶杆构成,成型模具有成型模腔,成型模卡座在模座上,压盖卡压在成型 模上后与模座固定连接,顶杆头部位于成型模下部,顶杆杆部伸出模座下部。有益效果本技术为相对于铸造方法和模锻成形方法生产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 坯,具有生产效率高、尺寸精度高、机械加工余量小、成本低等诸多优点的热 挤压生产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工艺提供了模具保证。本技术相对于模锻 成形模具具有重量轻、组装更换方便、加工周期短、成本低的优点。图示说明图1是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轴向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热挤压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热挤压成型模具内放入预成型坯料后热挤压成型前状态 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热挤压成型模具内放入预成型坯料后热挤压成型后状态 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图3所示是采用热挤压工艺生产图1所示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的成型模 具结构示意图,包括上模、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l、接螺2、成型冲头3,接 螺2具有上下螺杆,上模板l、成型冲头3分别具有螺纹孔,上模板l、成型冲 头3分别与接螺2上下螺杆螺纹连接,上模板1与压力机活动横梁连接(液压 机活动横梁在图中未进行示意)。下模由压盖4、成型模5、模座6、顶杆7构 成,成型模5具有成型模腔,成型模5卡座在模座6上,压盖4卡压在成型模 5上后与模座6用螺栓连接,顶杆7头部位于成型模5下部,顶杆7杆部伸出 模座6下部。如图4所示,热挤压成型前,在成型模5的成型模腔内放入预变形坯料8, 预变形坯料8具有平整端面及所需变形直径和高度的定位尺寸,从而避免了毛坯 挤压过程产生壁厚差。图5所示为已完成上模下行将预变形坯料8热挤压形成成型毛坯9的状态。 热挤压成型后,液压机活动横梁上行,同时带动与液压机活动横梁联动的顶杆 7将成型毛坯9顶出下模(顶杆7与液压机活动横梁的具体连接结构在此未进 行示意)。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热挤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由上模板(1)、接螺(2)、成型冲头(3)依次螺纹连接而成,所述下模由压盖(4)、成型模(5)、模座(6)、顶杆(7)构成,成型模(5)具有成型模腔,成型模(5)卡座在模座(6)上,压盖(4)卡压在成型模(5)上后与模座(6)固定连接,顶杆(7)头部位于成型模(5)下部,顶杆(7)杆部伸出模座(6)下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金属热挤压成型技术,具体是一种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热挤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由上模板、接螺、成型冲头依次螺纹连接而成,下模由压盖、成型模、模座、顶杆构成,成型模具有成型模腔,成型模卡座在模座上,压盖卡压在成型模上后与模座固定连接,顶杆头部位于成型模下部,顶杆杆部伸出模座下部。本技术为相对于铸造方法和模锻成形方法生产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具有生产效率高、尺寸精度高、机械加工余量小、成本低等诸多优点的热挤压生产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工艺提供了模具保证。本技术相对于模锻成形模具具有重量轻、组装更换方便、加工周期短、成本低的优点。文档编号B21C25/02GK201244602SQ200820148869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1日专利技术者刘东霞, 超 李, 李克敏, 温志高, 王卫平, 王玉林 申请人:河南英威东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差速器前壳体毛坯热挤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由上模板(1)、接螺(2)、成型冲头(3)依次螺纹连接而成,所述下模由压盖(4)、成型模(5)、模座(6)、顶杆(7)构成,成型模(5)具有成型模腔,成型模(5)卡座在模座(6)上,压盖(4)卡压在成型模(5)上后与模座(6)固定连接,顶杆(7)头部位于成型模(5)下部,顶杆(7)杆部伸出模座(6)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敏王卫平刘东霞王玉林温志高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英威东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