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2585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使构造变得复杂就能够抑制嘎嘎声的产生的电动电力转向装置。处于马达不产生转向辅助力的规定范围内时,控制装置也对减速机构的驱动齿轮(5a)施加微小的旋转转矩。即,为驱动从动齿轮(5b)而使马达产生不充分的微小的旋转转矩,且在规定条件下使旋转转矩的方向反转。由此,成为在驱动齿轮(5a)和从动齿轮(5b)间没有齿隙(BL)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搭载于汽车等车辆上,基于转向转矩通过马达产生转向辅助力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是从马达经由减速机构向转向机构传递转向辅助力的构成。减速机构具备驱动齿轮以及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在齿轮彼此的啮合部分为了顺利的啮合,而存在齿隙。在从路面向转向机构施加逆输入时,往往因该齿隙引起,由齿轮的齿彼此的碰撞而产生令人不舒服的嘎嘎声。特别是在齿轮不是合成树脂制而是金属制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较大的嘎嘎声。专利文献I以及专利文献2公开了为了防止这样的嘎嘎声的产生,而在齿轮周边施加了特别的方法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8-18917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2546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不使构造变得复杂就能够抑制嘎嘎声的产生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特征之一在于,在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具备设为在减速机构的驱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间在一个方向上没有齿隙的状态,并且,在规定条件下使旋转转矩的方向反转,并切换为在另一个方向上没有齿隙的状态的控制装置。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A是表示在两个方向上存在齿隙BL的状态的减速机构的齿轮的略图(示意图)。图2B是表示在一个方向上没有齿隙BL的状态的减速机构的齿轮的略图(示意图)。图2C是表示在另一个方向上没有齿隙BL的状态的减速机构的齿轮的略图(示意图)。图3是与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ECU而执行的转向相关的控制的流程图。图4是用于说明定义盲区的转向转矩的范围内的转向角变化的图。图5是与通过第二实施方式的ECU而执行的转向相关的控制的流程图。图6是与通过第三实施方式的ECU而执行的转向相关的控制的流程图。图7A是表示在没有添加振动成分的情况下,驱动齿轮的齿对从动齿轮的齿进行击打的声压级的图表。图7B是表示在添加了振动成分的情况下,驱动齿轮的齿对从动齿轮的齿进行击打的声压级的图表。图8A是表示转向角的移动例的图表。图8B是表示转向角的移动例的图表。图9是表示对转向角的移动的累计的概念的图表。图10是与通过第四实施方式的ECU而执行的转向相关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转向转矩和转向辅助力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表。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在图中,转向盘I与第一转向轴2连接。第一转向轴2经由扭杆3与第二转向轴4连接。由马达6的旋转带来的转向辅助力经由减速机构5被赋予给第二转向轴4。减速机构5具有通过马达6而被旋转驱动的驱动齿轮5a,和与该驱动齿轮5a啮合并向转向机构施加转向辅助力的从动齿轮5b。在此,两齿轮5a、5b是金属制的。在第二转向轴4的下端形成有小齿轮7。该小齿轮7与齿条8啮合。通过齿条8沿其轴向(纸面的横方向)转动,能够向转向车轮(一般为前轮)9赋予转转向角。转向机构100具有转向盘I、第一转向轴2、扭杆3、第二转向轴4、小齿轮I以及齿条8。扭杆3的扭转(第一转向轴2和第二转向轴4的相对旋转角度差),即转向转矩是通过转矩检测装置10检测出的。转矩检测装置10的输出,被输入给作为控制装置的E⑶(电子控制单元)12。另外,设置有检测第二转向轴4的转向角的转向角检测装置11,其输出被输入到E⑶12。此外,以下,转向角是指转向角检测装置11的输出的意思。另外,转向角也是指与转向车轮9的转转向角对应的角度。另外还向ECU12输入来自车速传感器13的车速信号。ECU12为了基于转向转矩和车速产生必要的转向辅助力,而驱动马达6。图2A 图2C是减速机构5的齿轮的略图(示意图)。此外,齿轮的直径、形状、齿数等并不是与实物忠实地对应的。例如在车辆直线行驶的状态下,驾驶员未进行转向时,如图2A所示,多为在驱动齿轮5a和从动齿轮5b之间,相互的齿彼此不抵接,在驱动齿轮5a的齿的两个方向上存在齿隙BL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若从路面将逆输入传递到从动齿轮5b,则从动齿轮5b的齿对驱动齿轮5a的齿进行击打,产生嘎嘎声。于是,如图2B所示,在车辆直线行驶时,E⑶12控制马达6以便使驱动齿轮5a的齿与从动齿轮5b的齿轻轻抵接。在此,“轻轻”是指马达6不驱动从动齿轮5b的程度。E⑶12如图2B所示那样,以为了驱动从动齿轮5b而使马达6按顺时针方向产生不充分的微小的旋转转矩的方式进行控制。因此,可实现这样的状态,即,在驱动齿轮5a以及从动齿轮5b间在一个方向上没有齿隙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驱动齿轮5a的旋转转矩比用于转动从动齿轮5b的静摩擦转矩小。然而,在图2B中,若因来自路面的影响等,与上述静摩擦转矩同等以上的转矩沿逆时针方向作用于从动齿轮5b,贝U从动齿轮5b往往向该方向微动。此时的驱动齿轮5a以推动从动齿轮5b的微动,或者随着微动的从动齿轮5b的方式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若发生这样的现象,则从动齿轮5b缓缓地转动,从而存在车辆偏移的可能性。于是,在E⑶12中,如图2C所示,设定在规定条件下使马达6的旋转转矩的方向反转并进行切换为在另一个方向上没有齿隙的状态的控制。以下,说明关于这样的控制动作的ECU12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E⑶12的控制动作。图3是与通过E⑶12而执行的转向相关的控制的流程图。在图中,若开始控制,则E⑶12首先进行是否是转向中的判断(步骤SI)。具体地说,E⑶12基于转矩检测装置10的输出,如果基于驾驶员的转向转矩处于非转向相应的规定范围内则判定为未转向,如果在规定范围外则判定为转向中。上述的非转向相应的规定范围内是指,马达6不产生转向辅助力的范围内,所谓的控制的盲区的范围内。图11是表示转向转矩(转矩检测装置10的输出)和转向辅助力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表。在转向转矩(转矩检测装置1 0的输出的绝对值)处于规定值以下即盲区的范围内时,不产生驱动从动齿轮5b那样的实际性的转向辅助力。其中,在该盲区的范围内,能够为了驱动从动齿轮5b而使马达产生不充分的微小的旋转转矩。在判定为驾驶员正在进行转向的情况下(步骤SI :是),ECU12基于转向转矩、车速,进行通常运算处理(步骤S2),驱动马达6以便产生必要的操舵辅助力(步骤S3)。在转向中,反复执行基于上述的步骤SI S3的辅助控制,而向小齿轮7赋予必要的转向辅助力。另一方面,在判定为驾驶员未进行转向的情况下(步骤SI :否),E⑶12执行与通常的辅助控制不同的用于抑制嘎嘎声的处理(步骤S4 S9)。首先,在步骤S4中,ECU12对该步骤S4的执行是否是初次,或者,是否是前次是转向中而这次才成为非转向的状态进行判断。在此,作为是初次(在步骤S4为是),ECU12进到步骤S7,开始时间的计测。接下来,E⑶12判定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5秒左右)(步骤S5)。最初当然是“否”,E⑶12进行微小电流的设定(步骤S6)。此外,从前次持续非转向(在步骤S4为否),在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在步骤S5为否),ECU12维持微小电流(步骤S6)。在此,微小电流是指,如上所述,用于为驱动从动齿轮5b而使马达6产生不充分的微小的旋转转矩用的电流。ECU12以所设定的微小电流驱动马达6(步骤S3),并返回步骤SI。在此,如果非转向的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田真介东头秀起吉井康之前田直树中野史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