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2525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23:02
为克服现有技术自卸车车架的衬梁没有深入到纵梁总成尾端,没有与后横梁之间形成牢固的连接,在车架承受较大的扭矩或载荷时,较为容易产生变形或断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包括右纵梁、左纵梁、车架衬粱和后横梁总成,其中,车架衬梁的长度延伸至纵梁尾端0~35mm处,采用螺栓或铆钉将纵梁总成与后横梁总成在车架腹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的有益技术效果加强了自卸车后端抗弯曲和抗扭转强度,便于汽车副梁和上装车厢后端布局和装配,提高了车架的可靠性,增加了车架的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专利
本技术涉及到自卸车车架总成,特别涉及到一种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重型汽车车架总成是汽车大部分零部件的支承件,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其中车架横梁是承受车架扭转和弯曲变形的主要承受件。现有技术自卸车车架总成通常采用两根纵梁加数根横梁的结构,用螺栓或铆钉将横梁和纵梁连接在一起。另外,为增加车架纵梁总成的强度,现有技术自卸车车架通常采用纵梁加衬梁的方式组成纵梁总成,即采用长度与车架长度基本相同的纵梁作为纵梁总成的主体,在两纵梁的内侧增加宽度与纵梁基本相同、长度较纵梁短的衬梁,由此组成纵梁总成。由于,现有技术自卸车车架的衬梁 没有深入到纵梁总成尾端,没有与后横梁之间形成牢固的连接,在车架承受较大的扭矩或载荷时,较为容易产生变形或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自卸车车架的衬梁没有深入到纵梁总成尾端,没有与后横梁之间形成牢固的连接,在车架承受较大的扭矩或载荷时,较为容易产生变形或断裂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本技术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包括右纵梁、左纵梁、车架衬粱和后横梁总成,其中,车架衬梁的长度延伸至纵梁尾端O 35mm处,采用螺栓或铆钉将纵梁总成与后横梁总成在车架腹面连接。进一步的,本技术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的后横梁总成包括横梁中段,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加强板;其中,横梁中段分别与左、右连接板用螺栓或铆钉在上下翼面处进行紧固连接,加强板紧贴于横梁中段内侧中间位置并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进一步的,本技术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的后横梁总成断面高度为265 281mm,断面宽度为7 64 869mm,连接板、横梁中段和加强板的厚度均为7 10mm。本技术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的有益技术效果加强了自卸车后端抗弯曲和抗扭转强度,便于汽车副梁和上装车厢后端布局和装配,提高了车架的可靠性,增加了车架的强度。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后横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附图I是本技术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右纵梁,2为左纵梁,3为后横梁总成,4为车架衬粱。由图可知,本技术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包括右纵梁I、左纵梁2、车架衬粱4和后横梁总成3,其中,车架衬梁4的长度延伸至纵梁(1、2)尾端O 35mm处,采用螺栓或铆钉将纵梁总成与后横梁总成3在车架腹面连接。附图2是本技术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后横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5为右连接板,6为左连接板,7为横梁中段,8为加强板 。由图可知,本技术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的后横梁总成包括横梁中段7、左连接板6、右连接板5和加强板8 ;其中,横梁中段7分别与左、右连接板(6、5)用螺栓或铆钉在上下翼面处进行紧固连接,力口强板8紧贴于横梁中段7内侧中间位置并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为保证增强效果,本技术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的后横梁总成断面高度为265 281mm,断面宽度为7 64 869mm,连接板、横梁中段和加强板的厚度均为7 10mm。本技术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较为适用于宽度为860 870mm,断面高度为305 325_,厚度为7 10_的车架总成。当然,通过适应性修改亦可适用于其它规格的车架总成。显然,本技术自卸车车架后横梁总成纵梁与横梁均通过螺栓直接连接,加强了车架后端结构强度同时也适合于上装车厢布置。本技术自卸车车架后横梁总成没有像现有技术那样将后横梁上翼面与车架下翼面通过螺栓或铆钉方式连接,即没有采用现有技术在翼面进行连接的方式,增强了车架后端抗弯曲和抗扭转强度。再有,本技术自卸车车架总成后端加强改进结构车架在后横梁中焊接加强板并且将车架衬梁延伸至尾端,力口强了现有自卸车后端抗弯曲和抗扭转强度,并且,便于汽车副梁和上装车厢后端布局和装配,具有闻可罪性、闻强度等优点。本技术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的有益技术效果加强了自卸车后端抗弯曲和抗扭转强度,便于汽车副梁和上装车厢后端布局和装配,提高了车架的可靠性,增加了车架的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包括右纵梁、左纵梁、车架衬粱和后横梁总成,其中,车架衬梁的长度延伸至纵梁尾端O 35_处,采用螺栓或铆钉将纵梁总成与后横梁总成在车架腹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后横梁总成包括横梁中段,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加强板;其中,横梁中段分别与左、右连接板用螺栓或铆钉在上下翼面处进行紧固连接,加强板紧贴于横梁中段内侧中间位置并通过焊接方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后横梁总成断面高度为265 281mm,断面宽度为7 64 869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板、横梁中段和加强板的厚度均为7 10mm。专利摘要为克服现有技术自卸车车架的衬梁没有深入到纵梁总成尾端,没有与后横梁之间形成牢固的连接,在车架承受较大的扭矩或载荷时,较为容易产生变形或断裂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包括右纵梁、左纵梁、车架衬粱和后横梁总成,其中,车架衬梁的长度延伸至纵梁尾端0~35mm处,采用螺栓或铆钉将纵梁总成与后横梁总成在车架腹面连接。本技术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的有益技术效果加强了自卸车后端抗弯曲和抗扭转强度,便于汽车副梁和上装车厢后端布局和装配,提高了车架的可靠性,增加了车架的强度。文档编号B62D21/02GK202529035SQ201220154539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3日专利技术者倪城琳, 徐雷, 李涛, 谭志军 申请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卸车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后端加强改进结构包括右纵梁、左纵梁、车架衬粱和后横梁总成,其中,车架衬梁的长度延伸至纵梁尾端0~35mm处,采用螺栓或铆钉将纵梁总成与后横梁总成在车架腹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志军李涛徐雷倪城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