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护罩结构,更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后端防护罩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机为达到一定的防护等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其中电动机为防止外物侵入,现有技术在电动机的后端盖的外端面的环槽内嵌装圆环式防护罩,圆环式防护罩上设有百叶窗式通风孔。现有技术这种防护罩结构可以起到防止外物侵入的作用,但由于防护罩嵌装在电动机的后端盖的外端面的环槽内,电动机后端有效通风面积小,电动机内部热交换后的空气的排出量小,如果电动机内部在运转时产生的热量较多,现有技术的电动机后端防护结构产生的降温效果就不够,电动机容易因过热烧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能满足电动机防护等级,同时能增加效通风面积,从而显著提高降温效果的电动机后端防护、通风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电动机后端防护、通风结构,它包括后端盖、防护罩,防护罩通过螺钉轴向连接于后端盖的右端,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防护罩为套筒式结构,其内端面到后端盖右端面的轴向距离为20 30m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结构简单,制造容易;2.防护罩采用套筒式结构,防护罩内端面到后端盖右端面设置了一定的距离,增加了有效通风面积,显著提高通风降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电动机后端防护、通风结构,防护罩3为圆环状,其嵌装在后端盖1的右端面的环槽内。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后端防护、通风结构,它包括后端盖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机后端防护、通风结构,它包括后端盖(1)、防护罩(3),防护罩(3)通过螺钉(2)轴向连接于后端盖(1)的右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为套筒式结构,其内端面到后端盖(1)右端面的轴向距离为20~3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素春,顾进,张新,蒋美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