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春燕专利>正文

薄膜包衣浆料及用该浆料制得的薄膜包衣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1078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包衣浆料及用该浆料制得的薄膜包衣片。该薄膜包衣浆料中含有生物纤维素水性分散液,还可以含有其他成膜材料和增塑剂。其中生物纤维素(以干粉计)与其他成膜材料的重量比例为1:2-2:1,增塑剂的重量占薄膜包衣浆料体积的1-8%(g/ml)。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含有生物纤维素水性分散液的薄膜包衣浆料制得的薄膜包衣片,质量稳定,薄膜强度高,不影响药物释放速率,并能更进一步地降低薄膜的厚度,减少加工中膜破裂或剥离以及桥接出现的几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薄膜包衣浆料及用该浆料制得的薄膜包衣片,特别涉及含有生物纤维素的薄膜包衣浆料及用该浆料制得的薄膜包衣片。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药物片剂的质量和方便服用,在压片的药物芯表层包覆适宜的衣层材料,能够使片剂中的药物与外界隔离,从而能够起到防潮、避光、防止空气氧化、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和减少药物刺激等作用。目前常用的包衣技术有糖浆包衣技术和薄膜包衣技术。糖浆包衣技术是将滑石粉、蔗糖、明胶等辅料包覆在片芯表面,为了达到良好的包覆效果,糖浆包覆层往往较厚,常常能使片芯增重50%以上,导致服用困难;大量的辅料也会给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的风险(例如糖尿病患者)。此外,由于糖浆包衣技术实施工艺复杂,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在生产和存放过程中常常出现裂片、花斑、不易保存等诸多缺陷。薄膜包衣 技术通常是指在药物片芯表层包覆稳定的高分子聚合物衣膜的技术,由于该膜比糖浆包衣薄的多,所以被称为薄膜包衣技术。薄膜包衣技术是将包衣溶液或混悬液喷雾到片芯表面,雾滴在片芯表面经过撞击、润湿、铺展成膜以及凝结粘附后形成稳定的保护膜。薄膜包衣材料的选择对成膜效果、药物的溶出、释放等均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多使用纤维素醚类,如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和丙烯酸聚合物,如甲基丙烯酸氨基酯共聚物。但是这些包衣材料的机械强度不够,在成膜过程中容易出现膜破裂或剥离等问题,特别是在对有印痕的片芯成膜时,容易出现桥接现象,使片芯上的印痕消失,影响产品的品质。生物纤维素(Biocellulos)又称为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是一种由木醋杆菌、木葡糖酸醋杆菌等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生物纤维素。其具有超精细的空间网状结构,很高的结晶度和聚合度。因此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适应度和生物可降解性。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多个领域。CN101041844A中公开了一种生物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其是以木醋杆菌为发酵菌株,在培养基中添加海藻酸钠,经浅盘静态发酵制得生物纤维素凝胶膜。但是,目前没有将生物纤维素用于生产胶囊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包衣浆料,其中含有生物纤维素水性分散液。上述的薄膜包衣浆料中还含有其他成膜材料和增塑剂。上述的其他成膜材料为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和甲基丙烯酸氨基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的增塑剂为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二乙酯、二丁酯、甘油三醋酸酯、甘油单醋酸酯、柠檬酸三乙酯、蓖麻油、椰子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的薄膜包衣浆料中还含有色素、稳定剂和防腐杀菌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生物纤维素水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发酵制得的湿润生物纤维素用去离子水反复漂洗至中性,然后冷冻干燥至恒重,再粉碎得到生物纤维素干粉,按照3-10% (g/ml)的比例加水用均质机均质,再在20-30°C的水浴下静置8-12小时以去除泡沫并进行水合平衡,即制得生物纤维素水分散液。其中所述均质是在10000-15000rpm的转速下均质3-6小时。上述生物纤维素水性分散液中,生物纤维素干粉加水的比例为5-6% (g/ml)。 上述薄膜包衣浆料中,生物纤维素干粉与其他成膜材料的重量比例为1:2-2:1,增塑剂的重量占薄膜包衣浆料体积的1-8% (g/ml)。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薄膜包衣片,其是通过常规的包衣工艺将上述含有生物纤维素水性分散液的薄膜浆料喷雾到药物芯片上制成。采用本专利技术中的含有生物纤维素水性分散液的薄膜包衣浆料制得的薄膜包衣片,质量稳定,薄膜强度高,不影响药物释放速率,并能更进一步地降低薄膜的厚度,减少加工中膜破裂或剥离以及桥接出现的几率,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不应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任何在本领域可以容易作出的改变都应当被认为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实施例I :静态发酵制备湿润生物纤维素 以木醋杆菌为菌种,以葡萄糖、蛋白胨、无机盐和去离子水配置成培养基,30°C下静态浅盘发酵培养7天,在培养基表面获得湿润的生物纤维素凝胶膜,取出湿润的生物纤维素凝胶膜,用弱碱液浸泡去除残留的培养基,制得湿润生物纤维素。 实施例2 :动态发酵制备湿润生物纤维素 以木葡糖酸醋杆菌为菌种,以葡萄糖、牛肉膏、无机盐和椰子水配置成培养基,28°C下 动态摇床发酵培养10天,制得湿润生物纤维素凝胶小球。固液分离出湿润生物纤维素凝胶小球,用用弱碱液浸泡去除残留的培养基,制得湿润生物纤维素。 实施例3 :生物纤维素水性分散液的制备 取实施例I中制得的湿润生物纤维素,用蒸馏水反复洗涤至中性,用破碎机破碎,冷冻干燥至恒重(_15°C,IOPa)后,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300目筛得到生物纤维素微粉;再将IOOg上述生物纤维素微粉加入到IOOOml蒸懼水中,用均质机在IOOOOrpm的转速下均质5小时,再在20°C的水浴下静置12小时制得生物纤维素水性分散液。 实施例4 :生物纤维素水性分散液的制备 取实施例2中制得的湿润生物纤维素,用蒸馏水反复洗涤至中性,用破碎机破碎,冷冻干燥至恒重(_20°C,8Pa)后,用超微粉碎机粉碎,过500目筛得到生物纤维素微粉;再将30g上述生物纤维素微粉加入到IOOOml蒸懼水中,用均质机在15000rpm的转速下均质3小时,再在30°C的水浴下静置8小时制得生物纤维素水性分散液。 实施例5 :包衣浆料的制备取实施例3中制得的生物纤维素水性分散液直接作为包衣浆料。 实施例6 :包衣浆料的制备 取实施例3中制得的生物纤维素水性分散液,向其中加入IOOg HPMC和80g甘油三醋酸酯,搅拌混合均匀制得包衣浆料。 实施例7 :包衣浆料的制备 取实施例4中制得的生物纤维素水性分散液,向其中加入IOg HPMC、5gHPC和IOg甘油三醋酸酯,搅拌混合均匀制得包衣浆料。 实施例8 :薄膜包衣片的制备通过常规工艺制备阿司匹林片剂芯料。取实施例5中制得的包衣浆料,通过常规包衣工艺将包衣浆料喷雾到阿司匹林片芯上,制成阿司匹林薄膜包衣片。 实施例9 :薄膜包衣片的制备通过常规工艺制备复合维生素片剂芯料。取实施例6中制得的包衣浆料,通过常规包衣工艺将包衣浆料喷雾到复合维生素片芯上,制成复合维生素薄膜包衣片。 实施例10 :薄膜包衣片的制备 通过常规工艺制备复方大青叶片剂芯料。取实施例7中制得的包衣浆料,通过常规包衣工艺将包衣浆料喷雾到复方大青叶片芯上,制成复方大青叶薄膜包衣片。下文将通过实验来验证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薄膜包衣浆料的有益效果。实验例I:包衣薄膜的拉伸试验 取IOml实施例5、6、7中的薄膜包衣浆料,倒入玻璃培养皿中,置于烤箱中,60°C下脱水24小时,然后再在25°C,相对湿度60%-70%的环境中保存24小时,制得试验包衣薄膜I、II、III。取lOOgHPMC、IOOgHPC及50g甘油三醋酸酯加入到IOOOml蒸馏水中制成薄膜包衣浆料,再将该浆料IOml倒入玻璃培养皿中,置于烤箱中,600C下脱水24小时,然后再在25°C,相对湿度60%-70%的环境中保存24小时,制得对照包衣薄膜。取上述的对照包衣薄膜和试验包衣薄膜I、II、III,切割成同样大小的长方形(20*4)小条进行拉伸试验,拉伸速度5mm/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包衣浆料,其特征在于:其中含有生物纤维素水性分散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钟春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