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减速器用制动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4078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铁路减速器用制动钳,包括楔形的钳体,钳体外端小,里端大,钳体的里端底部设有铰接部,其特征在于铰接部的上表面设有前挡块、后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制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铰接部的上表面增加前、后挡块,当钳体与车轮贴合时,车轮受前、后挡块的阻挡,既不会前行,也不会后退,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钳体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不需要太大,且车轮与钳体之间发生的位移小,对钳体造成的磨损小,延长了钳体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ー种铁路減速器用制动钳。
技术介绍
目前,鉄路驼峰编组场对溜放车辆的制动减速,主要采用TJ系列重力式车辆减速器和TJK系列重力式车辆减速器,此外中国技术专利CN91227304. 6给出了ー种《电动式铁路车辆减速装置》,它由铰接在浮动路轨承座上的内、外钳、固定在该钳口上的制动轨、驱动内、外钳的连杆机构和驱动该连杆机构的旋转式电动器组成,电动器旋转通过连杆机构使内外钳处于制动状态,给车轮两侧施加阻力,迫使车辆减速。随着技术革新,有些铁路減速器采用气压或液压直接与内外钳连接,省去了连杆机构,大大降低了故障率。传统鉄路減速器的内、外钳主要依靠钳体与车轮之间的摩擦カ实现对列车的制动,由于钳体的工作面受カ大,使用时间长后容易磨损,久而久之,钳体与车轮之间的空隙会越来越大,摩擦力 減少,制动效果就会越来越差,当磨损严重吋,必须整体更换钳体,钳体的重量大、体积大,更换时费事费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铁路減速器的钳体主要依靠摩擦力实现对列车的制动,由于工作面受カ大,使用时间长后容易磨损,久而久之,钳体与车轮之间的空隙会越来越大,摩擦力減少,制动效果就会越来越差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仅仅依靠摩擦カ实现制动,増加制动用挡块的铁路减速器用制动钳。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ー种铁路减速器用制动钳,包括楔形的钳体,钳体外端小,里端大,钳体的里端底部设有铰接部,其特征在于铰接部的上表面设有前挡块、后挡块。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前、后挡块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铰接部的上表面。前、后挡块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铰接部的上表面,也可以在制动钳一次鋳造成型时形成。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制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本技术在铰接部的上表面増加前、后挡块,当钳体与车轮贴合吋,车轮受前、后挡块的阻挡,既不会前行,也不会后退,采用本技术,钳体与车轮之间的摩擦カ不需要太大,且车轮与钳体之间发生的位移小,对钳体造成的磨损小,延长了钳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不I绞接部;2如挡块;3甜体;4后挡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楔形的钳体3外端小,里端大,钳体3的里端底部设有铰接部I,铰接部I的上表面设有前挡块2、后挡块4。前挡块2、后挡块4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铰接部的上表面。本技术在铰接部I的上表面增加前挡块2、后挡块4,当钳体3与车轮贴合时,车轮受前挡块2、后挡块4的阻挡,既不会前行,也不会后退,采用本技术,钳体3与车轮之间的摩擦カ不需要太大,且车轮与钳体3之间发生的位移小,对钳体3造成的磨损小,延长了钳体3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前、后挡块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铰接部的上表面,也可以 在制动甜一次铸造成型时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減速器用制动钳,包括楔形的钳体,钳体外端小,里端大,钳体的里端底部设有铰接部,其特征在于铰接部的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宁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宏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