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盘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00801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4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大多用于商用载重汽车。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包括分别位于制动轮盘两侧的前制动片和后制动片,所述前制动片和后制动片的内侧均敷设有制动摩擦衬片,所述前制动片和后制动片在制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与制动轮盘压紧时制动摩擦衬片与制动轮盘接触,所述前制动片左右两端均设有由导向杆和防尘套组成的导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制动片两端受力均匀,延长了制动片和制动摩擦衬片的使用寿命,改良了制动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
,具体的说,是涉及ー种汽车盘式制动器,大多用于商用载重汽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气压盘式制动器ADB (air disc brake)开始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于商用车 辆,城市公交客车、中高档客车已经普遍采用ADB配置。盘式制动器最早应用于乘用车,其主要优点相比较与鼓式制动器来说它具有制动效率好、制动平稳、散热性好、更换制动片更方便等突出优点。正是由于其卓越的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今后将成为重型车占领市场的制高点,成为各大主机厂的必争之地。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盘式制动器,往往存在制动片与制动轮盘之间的受力不均衡问题,并且间隙调整机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适应现实的需要,提供ー种汽车盘式制动器。本技术的盘式制动器,具有导向机构,并且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制动间隙的调整。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汽车盘式制动器,包括分别位于制动轮盘两侧的前制动片和后制动片,所述iu制动片和后制动片的内侧均敷设有制动摩擦衬片,所述如制动片和后制动片在制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与制动轮盘压紧时制动摩擦衬片与制动轮盘接触,所述前制动片左右两端均设有由导向杆和防尘套组成的导向机构。在前制动片的下方还设有制动盘间隙调整机构,所述制动盘间隙调整机构包括两个位于前制动片下方的左、右端盖,所述左、右端盖下方固定连接两个左、右套筒,所述左、右套筒内装有左、右调整螺杆,所述左、右调整螺杆与左、右套筒静连接,所述制动盘间隙调整机构的下部设有覆盖左、右套筒的下部大端盖,所述下部大端盖与制动盘壳体紧固连接,所述制动盘间隙调整机构通过旋转左、右调整螺杆的自由端带动左、右套筒,推动前制动片下方的左、右端盖进而推动前制动片进行制动间隙调整。所述左、右调整螺杆由链条、链轮机构驱动旋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导向机构保证了制动片两端受カ均匀,延长了制动片和制动摩擦衬片的使用寿命,改良了制动效果;2.制动间隙调整机构的设置,可以在制动片受到磨损时及时进行调整,延长了制动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I。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包括分别位于制动轮盘I两侧的前制动片2和后制动片3,所述如制动片2和后制动片3的内侧均敷设有制动摩擦衬片,所述如制动片2和后制动片3与制动轮盘I压紧时制动摩擦衬片与制动轮盘I接触,还包括制动驱动装置,汽车制动时,通过制动驱动装置驱动前制动片2和后制动片3,使其夹紧制动轮盘1,实现制动,此为现有技术中的成熟技术,不赘述,本技术的一个特征是,所述前制动片2左右两端均设有由导向杆和防尘套组成的导向机构4。图中,导向机构4的导向杆外部的波纹状部分为防尘套。导向机构4存在的意义在于,在制动时,通过制动驱动装置驱动导向机构4,带动前制动片2夹紧制动轮盘1,保证了制动片两端受力均匀,延长了制动片和制动摩擦衬片的使用寿 命,改良了制动效果。在前制动片2的下方还设有制动盘间隙调整机构,所述制动盘间隙调整机构包括两个位于前制动片2下方的左、右端盖51、52,所述左、右端盖51、52下方固定连接两个左、右套筒61、62,所述左、右套筒61、62内装有左、右调整螺杆71、72,所述左、右调整螺杆71、72与左、右套筒61、62静连接,所述制动盘间隙调整机构的下部设有覆盖左、右套筒61、62的下部大端盖8,所述下部大端盖8与制动盘壳体紧固连接,所述制动盘间隙调整机构通过旋转左、右调整螺杆71、72的自由端带动左、右套筒61、62,推动前制动片2下方的左、右端盖51、52进而推动前制动片2进行制动间隙调整。所述左、右调整螺杆71、72由链条、链轮机构9驱动旋转。如图所示,左、右调整螺杆71、72的下端穿过下部大端盖8上的螺孔,自由端从下部大端盖8上的螺孔穿出,左、右调整螺杆71、72上的螺纹与下部大端盖8上的螺孔相匹配,左、右调整螺杆71、72由链条、链轮机构9驱动旋转,右调整螺杆72下方还设有定位开口 10,需要进行制动间隙调整时,将定位开口 10打开,旋转右调整螺杆72,则右调整螺杆72通过链条、链轮机构9带动左调整螺杆71转动,由于下部大端盖8始终保持静止不动的状态,且左、右调整螺杆71、72上的螺纹与下部大端盖8上的螺孔相匹配,因此,左、右调整螺杆71、72的自由端带动左、右套筒61、62,推动前制动片2下方的左、右端盖51、52进而推动前制动片2进行制动间隙调整。下部大端盖8外部还覆盖有外部保护盖11。制动间隙调整机构的设置,可以在制动片受到磨损时及时进行调整,延长了制动片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技术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盘式制动器,包括分别位于制动轮盘(I)两侧的前制动片(2)和后制动片(3),所述前制动片(2)和后制动片(3)的内侧均敷设有制动摩擦衬片,所述前制动片(2)和后制动片(3)在制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与制动轮盘(I)压紧时制动摩擦衬片与制动轮盘(I)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制动片(2)左右两端均设有由导向杆和防尘套组成的导向机构⑷。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在前制动片(2)的下方还设有制动盘间隙调整机构,所述制动盘间隙调整机构包括两个位于前制动片(2)下方的左、右端盖(51、52),所述左、右端盖(51、52)下方固定连接两个左、右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立新赵虎吴飞郭云松黄鹏新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华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