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矩量法计算的电大尺寸载体分区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43487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大尺寸目标电磁计算应用范畴,特别涉及一种面向矩量法计算的电大尺寸载体分区计算方法,适用于电大尺寸系统电磁兼容问题的仿真计算。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据通信平台上实际设备布局情况,对实际的载体模型进行简化,通过多级模型简化算法,在满足实际计算要求的基础之上,实现最大可能保持模型的整体形状和尺寸;根据电波传播理论,以及关切实际天线间耦合度相关的模型局部因素,如保留收发天线对之间表面局部因素的影响,对模型进行简化,以此尽量满足仿真精度,实现计算时间与计算精度的双重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大尺寸目标电磁计算应用范畴,特别设计ー种,适用于电大尺寸系统电磁兼容问题的仿真计算。
技术介绍
对于现代移动通信平台,如车载平台、舰载平台以及机载平台来说,由于其整体结构较大,上装设备繁多复杂,且频段接近,这样相互间干扰非常严重。由于此类系统电磁兼容问题比较严酷,因而在设计系统时需要对此系统进行详细的电磁兼容仿真,来获得系统的电磁兼容特性,进而指导实际的系统电磁兼容设计,使系统上装的所有设备能够进行合理的布局,满足电磁兼容要求。常用传统的矩量法对此类大规 模的系统完整模型进行仿真计算,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电大尺寸目标存在的电磁兼容仿真计算问题,提供一种,为大規模尺寸目标的仿真计算提供依据。实现对电大尺寸目标电磁兼容问题的仿真计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是至少包括步骤101 :根据该电大尺寸载体的实际模型,将其分为多个区域,对每个単独的区域进行建模;根据天线的位置坐标以及天线的实际长度进行天线的建模;步骤102 :将步骤101所建的模型进行组合为ー个単元模型;步骤103 :将所有建立好的每个区域的结构,将其进行组件;若两个区域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矩量法计算的电大尺寸载体分区计算方法,其特征是 至少包括 步骤101:根据该电大尺寸载体的实际模型,将其分为多个区域,对每个単独的区域进行建模;根据天线的位置坐标以及天线的实际长度进行天线的建模; 步骤102 :将步骤101所建的模型进行组合为ー个単元模型; 步骤103 :将所有建立好的每个区域的结构,将其进行组件;若两个区域有共同的部分,将其自动识别并剔除,最后形成一个整体模型; 步骤104 :设置整体模型所需要仿真计算的天线对编号,求解频率; 步骤105 :对整体模型的自动网格划分; 步骤106 :获得网格划分后的面片数; 步骤107 :将网格划分后的面片数与实际矩量法所能计算的门限值进行比对,若在其能够计算的阈值之内,进入步骤108 ;若网格划分出的面片数大于矩量法计算的门限面片值,进入步骤110 ; 步骤108,调用矩量法进行计算; 步骤109,输出; 步骤110 :模型的ー级简化; 步骤111 :调用步骤104所设置的求解天线对以及求解频率,再次对此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步骤112 :获得ー级简化模型网格划分后的面片数; 步骤113 :与实际矩量法所能计算的门限值进行比对,若在其能够计算的阈值之内,返回步骤108 ;若网格划分出的面片数大于矩量法计算的门限面片值,自动进行步骤114 ;步骤114 :模型的ニ级简化; 步骤115 :获得步骤104设置的求解天线对以及求解频率,再次对此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步骤116 :获得ニ级简化模型网格划分后的面片数; 步骤117 :与实际矩量法所能计算的门限值进行比对,若在其能够计算的阈值之内,返回步骤108 ;若网格划分出的面片数大于矩量法计算的门限面片值,进入步骤118 ; 步骤118:提示无法计算,退出。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社教邱扬田锦黄嘉潘锐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