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因子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0453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2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态因子发生装置,加药罐中的生物菌剂可以通过管路上的加药泵注入到培养罐的活性炭中,两层培菌网栅之间的活性炭为多孔性载体,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载体,而且活性炭中可容纳大量微生物,从而可以培养大量微生物,当污水通过原水注入管注入培养罐中,污水经过活性炭时,微生物随同污水一起垂直流进入培养罐底部,培养罐底部的污水中可以培养适宜性的、优良的、优势的微生物菌落以及微生物酶等生态因子,培养罐底部的污水在滗水泵的作用下,通过出水管注入到后续的污水池中时,污水中的微生物菌落以及微生物酶可以激活环境生态因子,可大大地提高微生物降解效率,从而可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Ecological factor gener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cological factor generating device, biological agent dosing in the tank can be injected into the training canister through the dosing pump pipeline, activated carbon and bacteria culture between two layers of mesh for the porous carrier, the carrier can be supplied for the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and can accommodate a large number of microorganisms in activated carbon thus, to cultivate a large number of microorganisms, when the sewage through the raw water injection tube into the culture tank, sewage by activated carbon, microbial wastewater with vertical flow together into culture at the bottom of the tank, the bottom of the culture tank in sewage can cultivate suitability and good, the advantages of microorganism and microbial enzymes and other ecological factors, culture tank at the bottom of the sewage in the drain pump under the effect of injection to the subsequent sewage pool through the water outlet, the sewage in the microorganism and microbial enzymes Activation of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factor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icrobial degradat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因子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因子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污水处理方式基本上都是将废水、污水通过过滤介质进行过滤、降解、沉淀,最终完成对废水、污水的处理,上述处理方式通常都是依靠人工介质对废水、污水进行过滤、降解、沉淀,污染物的去除率比较低,对废水、污水的抗负荷能力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因子发生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态因子发生装置,包括加药罐、培养罐、管路和加药泵,加药罐和培养罐之间通过管路连通,加药泵设在管路上,培养罐上设有原水注入管,培养罐中设有两层培菌网栅,两层培菌网栅之间设有活性炭,两层培菌网栅在培养罐中横向排布,两层培菌网栅位于管路出口端的下方,两层培菌网栅位于原水注入管出口端的下方,培养罐侧壁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滗水泵。本技术中,加药罐中的生物菌剂可以通过管路上的加药泵注入到培养罐的活性炭中,两层培菌网栅之间的活性炭为多孔性载体,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载体,而且活性炭中可容纳大量微生物,从而可以培养大量微生物,当污水通过原水注入管注入培养罐中,污水经过活性炭时,微生物随同污水一起垂直流进入培养罐底部,培养罐底部的污水中可以培养适宜性的、优良的、优势的微生物菌落以及微生物酶等生态因子,培养罐底部的污水在滗水泵的作用下,通过出水管注入到后续的污水池中时,污水中的微生物菌落以及微生物酶可以激活环境生态因子,可以大大地提高微生物降解效率,从而可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培养罐中的臭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药罐中可以设有第一搅拌机。由此,第一搅拌机可以将生物菌剂和自来水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药罐中可以设有第一液位开关,加药罐上方设有自来水管,自来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由此,第一液位开关可以检测加药罐中液体的水位,一个周期开始时,第一电磁阀打开,将自来水通过自来水管注入加药罐中,当加药罐中液体水位处于高位时(可设定),第一电磁阀要关闭,即停止自来水的注入,而且第一搅拌机开始工作,将生物菌剂和自来水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培养罐中可以设有第二搅拌机。由此,第二搅拌机可以将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混合,从而可以培养适宜性的、优良的、优势的微生物菌落以及微生物酶等生态因子,第二搅拌机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不同,可以培养厌氧类、兼氧类微生物及其微生物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培养罐中可以设有第二液位开关,原水注入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由此,第二液位开关可以检测培养罐中液体的水位,一个周期开始时,当培养罐中液体水位处于低位时(可设定),优先启动加药泵,将加药罐中的生物菌剂注入到培养罐中,当加药罐中的液体水位处于低位时,加药泵停止,同时启动第二电磁阀,将污水注入到培养罐中进行处理,直至培养罐中的污水水位处于高位时(可设定),第二电磁阀才停止,同时启动第二搅拌机,第二搅拌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滗水泵注入到后续的污水池中,直至培养罐中的污水水位处于低位,滗水泵停止工作,整个污水处理周期结束,进入下一个周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水管上可以设有第三电磁阀。由此,第三电磁阀可以控制处理后的污水的排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培养罐中可以设有电加热器。由此,电加热器可以控制培养罐内的温度,为微生物菌落以及微生物酶的培养提供适宜的温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培养罐中底部可以设有曝气管,曝气管上设有多个曝气盘,曝气管与外部的曝气机连通。由此,通过曝气盘的曝气,可以提高污水中的含氧量,从而可以在培养罐底部培养好氧类微生物及其微生物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药罐、培养罐、管路和加药泵的组数可以为多组,原水注入管分别向每个培养罐注入原水。由此,根据污水的不同类型,可以针对性地调整每个培养罐中第二搅拌机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从而培养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及其微生物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原水注入管上可以设有增压泵。由此,通过增压泵可以将原水注入管中的污水更容易地注入到培养罐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生态因子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生态因子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组合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生态因子发生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生态因子发生装置,包括加药罐1、培养罐2、管路3和加药泵4。此外生态因子发生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搅拌机11、第一液位开关5、自来水管6、第二搅拌机26、第二液位开关7和电加热器8。如图1所示,加药罐1和培养罐2之间通过管路3连通,管路3的左端伸入在加药罐1中,管路3的右端伸入在培养罐2中。如图1所示,加药泵4安装在管路上3,加药泵4可以将加药罐1中的生物菌剂输送到培养罐2中。如图1所示,加药罐1上方安装有自来水管6,外界的自来水通过自开水管6可以注入到加药罐1中。如图1所示,自来水管6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61,第一电磁阀61可以控制自来水管6中自来水的注入和停止注入。如图1所示,加药罐1中安装有第一搅拌机11,第一搅拌机11可以将加药罐1中的生物菌剂和自来水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如图1所示,加药罐1中安装有第一液位开关5,第一液位开关5可以实时检测加药罐1中液体的水位。如图1所示,培养罐2上安装有原水注入管21,污水通过原水注入管21可以注入到培养罐2中进行处理。如图1所示,原水注入管21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211,第二电磁阀211可以控制原水注入管21中污水的注入和停止注入。如图1所示,原水注入管21上安装有增压泵212,通过增压泵212可以将原水注入管21中的污水更容易地注入到培养罐2中。如图1所示,培养罐2中安装有两层培菌网栅22,两层培菌网栅22位于培养罐2中的上部,两层培菌网栅22在培养罐2中横向排布,两层培菌网栅22之间填充有活性炭23,两层培菌网栅22位于管路3右端出口端的下方,两层培菌网栅22位于原水注入管21出口端的下方。两层培菌网栅22之间的活性炭23为多孔性载体,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载体,而且活性炭23中可容纳大量微生物,从而可以培养大量微生物,当污水通过原水注入管21注入培养罐2中,污水经过活性炭23时,微生物随同污水一起垂直流进入培养罐2底部,培养罐2底部的污水中可以培养适宜性的、优良的、优势的微生物菌落以及微生物酶等生态因子,把此污水注入到后续的污水池中时,污水中的微生物菌落以及微生物酶可以激活环境生态因子,可以大大地提高微生物降解效率,从而可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而且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培养罐2中的臭气。如图1所示,培养罐2中安装有第二搅拌机26。第二搅拌机26可以将微生物与污水充分混合,从而可以培养适宜性的、优良的、优势的微生物菌落以及微生物酶等生态因子,第二搅拌机26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的不同,可以培养厌氧类、兼氧类微生物及其微生物酶。如图1所示,培养罐2中安装有第二液位开关7,第二液位开关7可以实时检测培养罐2中液体的水位。如图1所示,培养罐2中安装有电加热器8,电加热器8可以控制培养罐2内的温度,为微生物菌落以及微生物酶的培养提供适宜的温度。当培养罐2中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电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生态因子发生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生态因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罐(1)、培养罐(2)、管路(3)和加药泵(4),所述加药罐(1)和培养罐(2)之间通过管路(3)连通,加药泵(4)设在管路(3)上,培养罐(2)上设有原水注入管(21),培养罐(2)中设有两层培菌网栅(22),两层培菌网栅(22)之间设有活性炭(23),两层培菌网栅(22)在培养罐(2)中横向排布,两层培菌网栅(22)位于管路(3)出口端的下方,两层培菌网栅(22)位于原水注入管(21)出口端的下方,所述培养罐(2)侧壁上设有出水管(24),所述出水管(24)上设有滗水泵(25)。

【技术特征摘要】
1.生态因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罐(1)、培养罐(2)、管路(3)和加药泵(4),所述加药罐(1)和培养罐(2)之间通过管路(3)连通,加药泵(4)设在管路(3)上,培养罐(2)上设有原水注入管(21),培养罐(2)中设有两层培菌网栅(22),两层培菌网栅(22)之间设有活性炭(23),两层培菌网栅(22)在培养罐(2)中横向排布,两层培菌网栅(22)位于管路(3)出口端的下方,两层培菌网栅(22)位于原水注入管(21)出口端的下方,所述培养罐(2)侧壁上设有出水管(24),所述出水管(24)上设有滗水泵(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因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罐(1)中设有第一搅拌机(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因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罐(1)中设有第一液位开关(5),加药罐(1)上方设有自来水管(6),自来水管(6)上设有第一电磁阀(6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因子发生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昌梁富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龙运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