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厌氧悬浮膜与人工湿地联合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0452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2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厌氧悬浮膜与人工湿地联合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平流式沉淀池、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和垂直流人工湿地;平流式沉淀池上设有进水管,平流式沉淀池底部设有第二排泥管,平流式沉淀池通过第一管道与调节池连通,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污水提升泵;调节池与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连通,该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与集水池连通,集水池与垂直流人工湿地连通。该污水处理装置紧扣分散型排水特点,利用高效厌氧悬浮膜+垂直流人工湿地的优点,形成一套经济、无二次污染的污水处理系统。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based on anaerobic suspended film combined with Constructed Wetla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cessing device of sewage anaerobic suspended membrane and artificial wetland combined based on the Bao Kuoping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anaerobic suspended membrane mechanism and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horizontal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horizontal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at the bottom with second mud pipes, horizontal flow sedimentation tank communicated with the regulating tank through the first pipeline, the firs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ewage lifting pump; regulating tank and efficient anaerobic suspended membrane mechanism connected, the efficient anaerobic suspended membrane organization and water collecting tank connected, and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connected. The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centralized drainage, and us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highly efficient anaerobic suspended membrane +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to form a set of economical and no two polluted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厌氧悬浮膜与人工湿地联合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厌氧悬浮膜与人工湿地联合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由于分散型生活污水存在分散排放、小水量、经济条件的限制等问题,因此还没有一套更加行之有效的处理系统。采用厌氧活性污泥法,由于存在厌氧微生物比较长的世代周期与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的矛盾,微生物与有机物的接触时间缩短,而且会造成大量的污泥流失,导致处理效果不理想。单纯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分散型生活污水,也存在处理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耗低、处理效果好的基于厌氧悬浮膜与人工湿地联合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将厌氧生物膜法与人工湿地相结合,湿地植物还可产生一定经济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厌氧悬浮膜与人工湿地联合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平流式沉淀池、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和垂直流人工湿地;平流式沉淀池上设有进水管,平流式沉淀池底部设有第二排泥管,平流式沉淀池与调节池连通;调节池与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连通,该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与集水池连通,集水池与垂直流人工湿地连通。本技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的四个格室均装有聚乙烯悬浮球形填料。该填料中心装有纤维球,截污能力强,耐酸性好,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生物附着力强。污水经提升泵进入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依次与第一厌氧格室、第二厌氧格室、第三厌氧格室、第四厌氧格室中的悬浮球形填料充分接触,使处理效果增加。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的每一个反应格室顶部都设有排气管,排出厌氧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另外,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的每个格室底部均设有排泥管,在沉淀区还设有污泥回流系统,由污泥回流泵将污泥回流至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的第一厌氧格室,保证整个高效厌氧悬浮膜反应器的微生物量维持在动态平衡状态。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的出水汇集至集水池,再由污水提升泵送至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多孔配水管,多孔配水管略高于基质表面,避免了埋设式布水管容易堵塞的缺点,而且吸收大阻力配水特点,保证布水的均匀性。污水依次经过植物(芦苇、虉草)层、凹凸棒土层、陶粒层、石英砂层、卵石层、承托层,最后经丰字形集水管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出。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的垂直流人工湿地选择不同的两种植物,芦苇、虉草,联合不同发达程度的根系,选择吸收污水中不同的污染物。垂直流人工湿地不易堵塞;进水能够充分均匀地分布于基质表层,保证了污染物浓度在空间上存在梯度差,选择出优势菌群,发挥菌群的最大处理能力;凹凸棒土层、陶粒层较强的吸附性吸附、截留来自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的小分子有机物、无机物,被土壤微生物吸收利用。总之,高效厌氧悬浮膜增加了微生物的停留时间,联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更大效率地处理分散型生活污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平流式沉淀池,2.第一管道,3.第一污水提升泵,4.第二管道,5.第二污水提升泵,6.第一厌氧格室,7.第二厌氧格室,8.第三厌氧格室,9.第四厌氧格室,10.集气管,11.沉淀区,12.污泥回流管,13.第三污水提升泵,14.第三管道,15.多孔配水管,16.植物层,17.凹凸棒土层,18.陶粒层,19.石英砂层,20.卵石层,21.承托层,22.集水管,23.集水池,24.污泥回流泵,25.第一排泥管,26.悬浮填料,27.调节池,28.第二排泥管,29.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平流式沉淀池1、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和垂直流人工湿地;平流式沉淀池1上设有进水管29,平流式沉淀池1底部设有第二排泥管28,平流式沉淀池1通过第一管道2与调节池27连通,第一管道2上安装有第一污水提升泵3;调节池27通过第二管道4与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连通,第二管道4上安装有第二污水提升泵5。该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包括并排依次设置的第一厌氧格室6、第二厌氧格室7、第三厌氧格室8、第四厌氧格室9和沉淀区11,第一厌氧格室6连通第二厌氧格室7,第二厌氧格室7连通第三厌氧格室8,第三厌氧格室8连通第四厌氧格室9,第四厌氧格室9连通沉淀区11;所有的厌氧格室内均填充有悬浮填料26,该四个厌氧格室的顶部通过集气管10连通,该四个厌氧格室的底部均与第一排泥管25连通,第一厌氧格室6的进口通过第二管道4与调节池27连通,沉淀区11的排水口与集水池23连通,沉淀区11的底部通过污泥回流管12与第一厌氧格室6顶部连通,污泥回流管12上安装有污泥回流泵24;集水池23通过第三管道14与垂直流人工湿地连通,第三管道14上设有第三污水提升泵13;该垂直流人工湿地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承托层21、卵石层20、石英砂层19、陶粒层18和凹凸棒土层17,凹凸棒土层17上铺设有多孔配水管15,凹凸棒土层17上种植有若干植物,所有的植物组成植物层16,承托层21上设有若干渗水孔,承托层21下面铺设有集水管22。陶粒层18中所用的陶粒的粒径为2mm~4mm。该陶粒比表面积大且轻质,石英砂层19中所用的石英砂的粒径为4mm~8mm,这是污水处理中较常用的滤料,具有过滤效果好,反冲洗容易的特点。集水管22为“丰”字形结构,具有较小的水头损失。悬浮填料26采用聚乙烯悬浮球形填料。使用本技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时:污水由进水管29进入平流式沉淀池1,经过初次沉淀后,形成初沉淀污水,该初沉淀污水经第一管道2送入调节池27,调节池27用于调节水质和水量的构筑物,再将调节池27内的污水提升至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即从调节池27提升的初沉淀污水首先进入第一厌氧格室6,流过第一厌氧格室6下部的折流板,从下部进入装有悬浮填料26的第一厌氧格室6,再从第一厌氧格室6上部流出,流过第二厌氧格室7下部的折流板,从下部进入第二厌氧格室7,再从第二厌氧格室7上部流出,流过第三厌氧格室8下部的,从下部进入第三厌氧格室8,再从第三厌氧格室8上部流出,流过第四厌氧格室9下部的折流板,从下部进入第四厌氧格室9,最后从第四厌氧格室9上部流出,进入沉淀区11,当沉淀区11内的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就会从沉淀区11自流至集水池23内,集水池23可以调控配水的均匀性及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然后,再送入多孔配水管15,由多孔配水管15分配到垂直流人工湿地上,并渗入垂直流人工湿地,渗入过程中依次经过植物层16、凹凸棒土层17、陶粒层18、石英砂层19、卵石层20的吸附净化,经过处理的最终污水透过承托层21,经由集水管22排出。将本技术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应用于分散型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时,进水中COD、NH4+-N、TN、TP的平均值分别为500mg/L、55mg/L、65mg/L、6mg/L。经过高效厌氧悬浮膜后COD、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5%、28%、33%、30%,垂直流人工湿地对COD、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0%、84%、66%、82%,最终出水中COD、NH4+-N、TN、TP分别为23mg/L、6.4mg/L、15mg/L、0.8mg/L,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厌氧悬浮膜与人工湿地联合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厌氧悬浮膜与人工湿地联合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流式沉淀池(1)、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和垂直流人工湿地;平流式沉淀池(1)上设有进水管(29),平流式沉淀池(1)底部设有第二排泥管(28),平流式沉淀池(1)与调节池(27)连通;调节池(27)与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连通,该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与集水池(23)连通,集水池(23)与垂直流人工湿地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厌氧悬浮膜与人工湿地联合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流式沉淀池(1)、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和垂直流人工湿地;平流式沉淀池(1)上设有进水管(29),平流式沉淀池(1)底部设有第二排泥管(28),平流式沉淀池(1)与调节池(27)连通;调节池(27)与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连通,该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与集水池(23)连通,集水池(23)与垂直流人工湿地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厌氧悬浮膜与人工湿地联合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厌氧悬浮膜机构包括并排依次设置的第一厌氧格室(6)、第二厌氧格室(7)、第三厌氧格室(8)、第四厌氧格室(9)和沉淀区(11);所有的厌氧格室内均填充有悬浮填料(26),该四个厌氧格室的顶部通过集气管(10)连通,该四个厌氧格室的底部均与第一排泥管(25)连通,第一厌氧格室(6)的进口通过第二管道(4)与调节池(27)连通,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树超王茂玉法林萃黄利曹虹阳敏曾立云张永辉崔鹏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铁道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