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湿地植物根际厌氧环境模拟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47490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湿地植物根际厌氧环境模拟方法与装置,所述的根际厌氧环境的模拟方法是在底泥的底部平铺一层含蔗糖的琼脂凝胶,再在其上注满底泥,通过蔗糖的逐渐降解消耗底泥中的氧气形成一定的底泥厌氧环境。所述的模拟装置是由植物种植柱、根际层和厌氧底泥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由PVC法兰、螺孔和螺栓固定连接,根际层的厚度为1-2mm,使用时将根际层中填充薄层底泥。当厌氧底泥柱加注蔗糖琼脂凝胶和种植植物后在根际层形成易获得的根际底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装置制作和方法应用简单,试验模拟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湿地生态学研究领域,涉及一种湿地植物根际厌氧环境模拟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湿地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破坏,湿地植被逐渐衰退和消亡。从国内外对湿地生态系统演变和水污染治理的长期研究得到一个共识恢复湿地植被,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而在水生态系统已遭到破坏 的情况下,湿地植被的恢复受到诸多环境条件的制约,跟植物根系相接触的底泥环境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有机污染负荷高的底泥中因有机物的降解会迅速耗竭间隙水中的溶解氧,使底泥呈低氧甚至厌氧状态,植物根系呼吸作用受到限制,同时厌氧环境中产生的有机酸、硫化物、氨氮等植物毒素的积累对植物生长也极为不利。但湿地植物具有抵御或耐受根际厌氧环境的机制,如增加根系氧气输导、提高低氧或厌氧代谢效率等。厌氧底泥和湿地植物根系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在根际这一微域环境来体现,因此研究植物根际特征可以为揭示二者之间相互作用提供平台。在涉及底泥环境的研究中,厌氧环境的模拟大多采用直接投加有机物到底泥中并混匀,利用有机物降解消耗底泥中的氧气从而形成低氧或厌氧环境。但这些方法的缺点在于一次性投加有机物后其降解强度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地植物根际厌氧环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根际厌氧环境的培养:将占底泥湿重0.0%?1.0%?的蔗糖分别溶解于煮沸的2%?琼脂糖溶液中,将该混合溶液趁热倒入厌氧底泥柱(3)中,水平放置待蔗糖琼脂溶液冷却,然后将底泥柱(3)内装满第一底泥(13);在根际层(2)中的下层尼龙网(5)上平铺一层1?2mm厚的底泥,通过第二螺栓(12)连接根际层(2)的上层尼龙网(5)上,将连接好的根际层(2)与植物种植柱(1)和厌氧底泥柱(3)通过第一螺栓(11)固定;(2)植物种植与根际底泥的获得:植物种植柱(1)中加入一半高度的第二底泥(14),种植湿地植物(15),再填充第二底泥(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地植物根际厌氧环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根际厌氧环境的培养将占底泥湿重0.0%-1.0%的蔗糖分别溶解于煮沸的2%琼脂糖溶液中,将该混合溶液趁热倒入厌氧底泥柱(3)中,水平放置待蔗糖琼脂溶液冷却,然后将底泥柱(3)内装满第一底泥(13);在根际层(2)中的下层尼龙网(5)上平铺一层l_2mm厚的底泥,通过第二螺栓(12)连接根际层(2)的上层尼龙网(5)上,将连接好的根际层(2)与植物种植柱(I)和厌氧底泥柱(3)通过第一螺栓(11)固定; (2)植物种植与根际底泥的获得植物种植柱(I)中加入一半高度的第二底泥(14),种植湿地植物(15),再填充第二底泥(14)至离种植柱(I)上边缘2-3cm,根据试验需要给植物提供适宜光照、水分和其他条件;试验结束时拆除第一螺栓(11)和第二螺栓(12),取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水平吴娟钟非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