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色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4236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调色剂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调色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调色剂具有核层和覆盖核层的第一壳层,第一壳层外覆盖有含电荷调节树脂的第二壳层。制备这种调色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核用混合物分散乳液、制备核凝集粒子分散液、制备具有壳核结构的凝集粒子分散液、制备第二壳层中含有电荷调节树脂的具有壳核结构的凝集粒子分散液、以及使该分散液沉淀,得到第二壳层中含有电荷调节树脂的具有壳核结构的调色剂。由于仅在最外层的第二壳层中使用相容性良好的电荷调节树脂,可极大地提高电荷调节树脂的利用率,从而对调色剂起到很好的电荷控制作用,使最终制得的调色剂具有良好的带电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实现优良打印成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调色剂
,并涉及,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壳层中含有电荷调节树脂的调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静电图像的显影用调色剂一般通过颜料、树脂或其它调色剂成分的熔融捏合及后续粉碎来生产。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调色剂,其中所加入的电荷控制剂是分散在整个调色剂颗粒中。由于只有存在于调色剂表面的电荷控制剂才能起到电荷控制的作用。因此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调色剂必然会造成电荷控制剂的极大浪费,增加生产成本。近年来已提出许多具有壳-核结构的调色剂,这种调色剂由含着色剂、蜡的核层和覆盖该核层的壳层组成,可以在壳层中加入电荷控制剂,从而提高电荷控制剂的利用效率。但是由于电荷控制剂主要由无机粒子组成,其与调色剂树脂的相容性不好,容易造成生产过程中电荷控制剂的游离,不仅降低电荷控制剂的利用效率,并且游离的电荷控制剂颗粒还会影响调色剂的打印品质。另一方面,由于电荷控制剂的颗粒粒度一般要求为微米级,在生产过程中还必须经过研磨等工艺使其变细。若电荷控制剂颗粒过大,则会影响其在调色剂中的均匀分布性,从而造成调色剂电荷的分布不均。而控制颗粒粒度的研磨等工艺需要额外的能耗,使调色剂的生产成本增加。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色剂,所述调色剂包括核层和覆盖所述核层的第一壳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层外覆盖有第二壳层,所述第二壳层中含有电荷调节树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层的厚度为O.Γθ.6μπι,所述第二壳层中含有的电荷调节树脂的含量为所述调色剂含量的O. 08 10%。3.一种调色剂,所述调色剂具有核层和覆盖所述核层的壳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层中含有电荷调节树脂。4.一种权利要求I的调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1、制备核用混合物分散乳液; 512、制备核凝集粒子分散液; 513、制备具有壳核结构的凝集粒子分散液向所述步骤S12的核凝集粒子分散液中加入含有壳用粘合树脂粒子的第一壳用粒子分散液和凝集剂,使所述壳用粘合树脂粒子附着在核凝集粒子周围形成第一壳层,以形成具有壳核结构的凝集粒子分散液; 514、制备第二壳层中含有电荷调节树脂的具有壳核结构的凝集粒子分散液向所述步骤S13的具有壳核结构的凝集粒子分散液中加入含有电荷调节树脂粒子和所述壳用粘合树脂粒子的第二壳用粒子分散液以及凝集剂,使所述电荷调节树脂粒子和所述壳用粘合树脂粒子附着在具有壳核结构的凝集粒子周围形成第二壳层,以形成第二壳层中含有电荷调节树脂的具有壳核结构的凝集粒子分散液;以及 515、沉淀使所述步骤S14的第二壳层中含有电荷调节树脂的具有壳核结构的凝集粒子分散液沉淀,以得到第二壳层中含有电荷调节树脂的具有壳核结构的调色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ll中,所述制备核用混合物分散乳液步骤为将颜料I 10份、蜡O. 5 20份、核用粘合树脂100份及乳化剂O 2份分散于50 70份有机溶剂中,在500 IOOOOrpm的搅拌速度下搅拌O. 5^2小时,形成油相分散液,然后在2(T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兰兰张秀山汤付根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