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二氢黄豆苷元合成有关的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35246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二氢黄豆苷元合成有关的酶、编码上述酶的基因、及使用上述酶和基因制备二氢黄豆苷元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二氢黄豆苷元合成酶、四氢黄豆苷元合成酶及雌马酚合成酶和编码上述酶的基因。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酶合成二氢黄豆苷元、四氢黄豆苷元及/或雌马酚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以黄豆苷元为底物合成二氢黄豆苷元活性的多肽、一种具有以二氢黄豆苷元为底物合成四氢黄豆苷元活性的多肽、及一种具有以四氢黄豆苷元为底物合成雌马酚活性的多肽,并且涉及一种编码上述多肽的多核苷酸。并且,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上述多肽制备二氢黄豆苷元、四氢黄豆苷元及雌马酚的制备方法及在上述过程中使用的制备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与上述内容相关的技术。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通常认为异黄酮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理学和药学活性,被用作食品原料和药品原料。但是,随着与异黄酮衍生物有关的功能的阐明,有报道指出并不是一直以来所 认为的仅异黄酮衍生物具有雌激素样活性,而是上述衍生物在各种肠内细菌的作用下在菌体内被代谢(生物合成)后生成了具有更强雌激素样作用的雌马酚,上述雌马酚被释放到菌体外,之后被肠吸收而在全身发挥雌激素作用。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有在肠内产生雌马酚的能力,雌马酚的产生能力因人而异。例如,有些人在肠内没有雌马酚产生菌,而有些人虽然在肠内有雌马酚产生菌但其雌马酚产生能力较低。因此,在体内有效利用雌马酚对于面临高龄化社会的日本等是重要的,特别是从应对以骨质疏松为代表的慢性老年性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07.12.27 JP 2007-336227;2008.03.05 JP 2008-054871.一种多肽,所述多肽具有以黄豆苷元为底物合成ニ氢黄豆苷元的活性。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肽,所述多肽以NADPH或NADH作为辅酶显示所述活性。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肽,所述多肽的最适温度在30°C左右。4.如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所述多肽的最适pH为7.O。5.如权利要求I 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所述多肽通过SDS-PAGE測定的分子量约为70kDa。6.如权利要求I 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所述多肽为来自拟杆菌、链球菌、或乳球菌的多肽。7.如权利要求I 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肽,所述多肽为下述(Aa) (Ac)中的任ー种, (Aa)多肽,由序列号I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Ab)多肽,由在序列号I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取代、缺失、插入及/或添加选自下述位置的I 15个氨基酸得到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并且具有以黄豆苷元为底物合成ニ氢黄豆苷元的活性, 所述位置为第45位的亮氨酸、第80位的天冬酰胺、第167位的缬氨酸、第231位的天冬氨酸、第233位的异亮氨酸、第435位的精氨酸、第459位的天冬氨酸、第462位的缬氨酸、第528位的精氨酸、第540位的丝氨酸、及第639位的异亮氨酸、及它们的前后3个的氨基酸的位置; (Ac)多肽,由与序列号I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98%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并且具有以黄豆苷元为底物合成ニ氢黄豆苷元的活性。8.如权利要求I 7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田良和保田世津子高桥真行林隆史宫泽宪浩阿比留康弘
申请(专利权)人:大塚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