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34360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09 11:32
一种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其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制剂:按重量百分数含有黄体酮1%至30%;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黄体酮、磷脂、1,2-丙二醇或/和PEG-400制成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制剂,服用前加水稀释或口服后进入体内,接触体液,磷脂水合自组装形成脂质体,这种制剂是利用脂质体的包裹作用来避免黄体酮在胃肠道的代谢,降低首过效应,同时利用脂质体改变细胞屏障,促进跨膜转运和抑制P-糖蛋白、缓释,细胞相容性好、促进淋巴转运等作用促进天然黄体酮的胃肠道吸收。同时还可用促吸收和粘附性强的壳聚糖进一步修饰,进一步提高黄体酮生物利用度。因此该制剂是一种从多种机理、多个角度来提高黄体酮口服后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的新型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是一种。
技术介绍
黄体酮(Progesterone),又名孕酮、助孕素、孕烯二酮,为体内存在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天然黄体酮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用于治疗继发性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体期支持、早产、黄体功能不足、经前综合症、习惯性流产、先兆性流产等。且黄体酮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维持妊娠必不可少的。另外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妇女在绝经后补充雌激素以提高生活质量,即激素补充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在激素补充疗法中,同时服用孕激素类药物能防止长期服用雌激素所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降低因单用雌激素所引起的绝经后妇女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且能更好地预防骨质疏松与牙周疾病。在激素补充疗法中,应用合成孕激素类药物易产生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改变、干扰糖代谢,以及头痛、情绪改变、胎儿男性化、致畸等副作用。黄体酮是一种体内存在的天然孕激素,不易产生合成孕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因此,在HRT疗法中天然黄体酮制剂有着极大的临床需求。随着IVF和HRT的更广泛应用,黄体酮的临床应用价值会越来越大。但黄体酮水溶性低,口服后易被胃肠道内酶降解,具强的首过效应,半衰期极短(仅为5分钟),生物利用度很低,临床上一般作为肌注使用。因黄体酮需要长期给药,肌注给药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且黄体酮注射剂为油溶液,注射后疼痛,长期给药也会使给药部位产生萎缩,因此,在黄体酮的临床应用需求增大及需长期用药的前提下,开发黄体酮新型制剂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提高黄体酮的生物利用度,开发黄体酮新制剂的问题,国内也有许多研究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武斌的专利号为ZL200410040615. 3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黄体酮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用有效量的黄体酮为活性成分,加上膜性材料、表面活性剂及其它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膜剂,采用阴道给药以期降低血清黄体酮浓度,降低副作用,并产生更高的子宫内膜黄体酮浓度。但该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膜剂存在载药量小,给药不方便的缺点,因黄体酮需要长期给药,故膜剂不能作为黄体酮制剂理想首选。顾林金和汪国玮的专利号为ZL 03116174.X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口服黄体酮半固体骨架制剂和组合物。其组份和含量包括黄体酮质量百分含量为0. 5%至10%,HLB>12以上的表面活性剂质量百分含量为1%至98. 5%。该专利技术通过制备黄体酮半固体骨架制剂的组合物,同时利用表面活性剂本身的促吸收作用,期望能显著增加血中孕激素浓度,改善因缺乏孕激素或黄体酮功能不足所致的各种症状和疾病。但该专利技术处方中包括大量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大量口服后对胃肠粘膜存在的一定损害,且该专利技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黄体酮体内代谢快,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沈志群的专利号为ZL02136639. X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口服黄体酮胶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处方主要包括黄体酮、载体、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微粉硅胶、淀粉等。制备方法主要是先将处方量的载体加入有机溶剂中,加热至60°C,再加入黄体酮使其溶解,40 V真空干燥4小时,气流粉碎,加入微粉硅胶、淀粉均匀混合,胶囊包装即可,但该专利技术仅通过促进黄体酮的体内吸收来达到提高黄体酮生物利用度的目的,不能解决黄体酮体内代谢的问题,所以给药剂量仍需很大(400mg/日)才能达到疗效,给药剂量越大,药物的毒副作用势必会越大。所以该专利技术也不能作为黄体酮口服制剂的最优选择。顾林金、汪国玮的ZL02157710. 2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含有黄体酮的口服胶丸制剂,内含黄体酮及增溶剂、表面活性剂(为聚山梨酯-20、聚山梨酯-80)等辅料制成的透明液状物,以明胶作为外包裹材料制成。此专利技术主要利用在消化道吸收时,药物的吸收率和溶解速度成正比的原理,采用HLB高的表面活性剂和溶解性能好的多元醇溶解黄体/酮,以增加黄体酮的亲水性,提高其溶解速度,进而提高黄体酮的吸收率,但该专利技术中黄体酮与表面活性剂在溶剂中只是简单的溶解过程,黄体酮亲水性增加有限,且大量聚山梨酯类表面活性剂存在于制剂中也会增加制剂的毒性。范敏华的专利号为ZL200410004704. 2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黄体酮液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内容物由黄体酮和药物辅料如植物油、蜂腊、卵磷脂、明胶、甘油、吐温一80、司盘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成。按比例将黄体酮和药用辅料在20至100°C下,用手工搅拌或机械搅拌或高压乳匀的方式,溶解或混匀,然后将混合物填充于胶囊壳中,用粘合剂密封即得。该专利技术中黄体酮液体胶囊内容物为液体或半固体,所以在体内可达到迅速起效,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但该专利技术只是利用液体或半固体比固体的溶解速度快,一定量表面活性剂能促进药物吸收的原理来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所以这种方法提高黄体酮生物利用度的程度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体酮首过效应强,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另外还有黄体酮舌下泡腾片和黄体酮经皮制剂的专利报道,但这些专利技术由于剂型本身的局限性,吸收程度都有限,故不能作为黄体酮制剂的首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黄体酮生物利用度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大和给药不方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制剂按重量百分数含有黄体酮1%至30% ;磷脂10%至30% ;余量的1,2-丙二醇或/和PEG-400。下面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1,2_丙二醇和PEG-400的体积比为2 1-3 I。上述黄体酮的浓度为每毫升50毫克,因此该剂型具有较大的载药量。上述磷脂为口服大豆磷脂或注射用磷脂或其它合成磷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制剂的生产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首先将黄体酮和磷脂加入到1,2-丙二醇或/和PEG-400的溶剂中,在无水条件下混合,加热并保持混合物的温度在50°C至70°C,使混合物溶解成澄明无水溶液;或者将澄明无水溶液用壳聚糖材料进一步包裹;或者将澄明无水溶液包裹在软胶囊内;得到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制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制剂的使用方法该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制剂服用前加水稀释或直接口服后进入体内,接触水或体液,磷脂水合自组装形成脂质体。本专利技术通过黄体酮、磷脂、I, 2-丙二醇或/和PEG-400制成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制剂,服用前加水稀释或口服后进入体内,接触体液,磷脂水合自组装形成脂质体,这种制剂具有较大的载药量,这种制剂是利用脂质体的包裹作用来避免黄体酮在体内代谢,降低首过效应,同时利用脂质体改变细胞屏障,促进跨膜转运和抑制P-糖蛋白、缓释,细胞相容性好、促进淋巴转运等作用促进天然黄体酮吸收。同时还可用促吸收和粘附性强的壳聚糖进一步修饰,因此该制剂是一种从多种机理、多个角度来提高黄体酮口服后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的新型制剂。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组方I的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制剂放大10万倍的透射电镜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空白脂质体制剂放大10万倍的透射电镜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组方3的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制剂放大I万倍的透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数含有黄体酮I %至30 %;磷脂10%至30% ;余量的1,2-丙二醇或/和PEG-40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1,2-丙二醇和PEG-400的体积比为2 : 1-3 : I。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黄体酮的浓度为每晕升50晕克。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磷脂为口服大豆磷脂或注射用磷脂或其它合成磷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黄体酮前体脂质体制剂,其特征在于磷脂为口服大豆磷脂或注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黎温浩王梅王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包虫病临床研究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新疆新姿源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