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柔轮张紧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6024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0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柔轮张紧夹具,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支撑柔轮内腔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有与柔轮内腔的内表面相抵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件一端设有夹持部,另一端设有预紧部,所述夹持部和预紧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还包括用于将柔轮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压紧部件,所述预紧部穿过所述压紧部件并与螺母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柔轮加工,提高了柔轮成品合格率,降低了柔轮加工成本,广泛应用于谐波减速器的生产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柔轮的夹具。
技术介绍
谐波减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动平稳、无冲击、无噪音、运动精度高、传动比大、承载能力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航天航空、机器人等行业。谐波减速器包括带有内齿圈的刚性齿轮(刚轮)、带有外齿圈的柔性齿轮(柔轮)和波发生器。由于柔轮承受较大的交变载荷,因而对柔轮材料的抗疲劳强度、加工和热处理要求较高,工艺复杂,目前大都依靠进口。在柔轮的加工过程中,其加工工艺一般是先加工出薄壁柔轮本体,然后再加工外齿圈,由于柔轮本身壁薄,加工外齿圈的过程中易变形,所以国内很少有加工出合格的柔轮产品,或者成品率很低,造成柔轮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柔轮张紧夹具,便于柔轮加工,提高了柔轮成品合格率,降低了柔轮加工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柔轮张紧夹具,包括用于支撑柔轮内腔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有与柔轮内腔的内表面相抵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件一端设有夹持部,另一端设有预紧部,所述夹持部和预紧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还包括用于将柔轮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压紧部件,所述预紧部穿过所述压紧部件并与螺母相匹配。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部、夹持部和预紧部同轴设置为一体。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部的外周套设有张紧套。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部与张紧套之间设有配合斜面,所述张紧套上开设有沿所述张紧套周向分布的敞口槽,所述敞口槽的敞口位于所述张紧套的大径一端。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紧部件具有一个与柔轮的端面凸台相对应的凹槽。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计了用于支撑柔轮内腔的支撑部件,加工外齿圈时,将柔轮通过压紧部件和螺母固定于支撑部件上,然后机床夹紧夹持部,开始加工外齿圈,刀具和柔轮外圈接触时便不会使柔轮壁产生变形,柔轮的成品合格率高,提高了加工效率,从而降低了柔轮的生产成本。由于支撑部与张紧套之间设有配合斜面,张紧套上开设有敞口槽,张紧套可以通过在支撑部的移动而外径变大,使得柔轮内腔的内表面与张紧套结合的更加紧密,进一步减小了刀具加工外齿圈时薄壁柔轮产生的变形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柔轮成品的合格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张紧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部件,11、支撑部,12、夹持部,13、预紧部,2、压紧部件,3、螺母,4、柔轮,41、外齿圈,42、端面凸台,5、张紧套,51、敞口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柔轮张紧夹具,包括用于支撑柔轮4内腔的支撑部件1,所述支撑部件I设有与柔轮4内腔的内表面相抵的支撑部11,所述支撑部件I 一端设有夹持部12,夹持部12可以是圆柱状,也可以根据所用机床的卡盘而设计成与之相匹配的其他形状,另一端设有预紧部13,预紧部13设计为一螺杆状,所述夹持部12和预紧部13设置于所述支撑部11的两侧;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柔轮张紧夹具还包括用于将柔轮4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I上的压紧部件2,所述压紧部件2具有一个与柔轮4的端面凸台42相对应的凹槽,凹槽的深度与端面凸台42的高度相等,凹槽的内径与端面凸台42的外径相同,所述预紧部13穿过所述压紧部件2并与螺母3相匹配。作为一种较佳方案,所述支撑部11、夹持部12和预紧部13同轴设置为一体。如图I和图2共同所示,所述支撑部11的外周套设有张紧套5,所述支撑部11与张紧套5之间设有配合斜面,预紧部13位于支撑部11的小径一端,所述张紧套5上开设有沿所述张紧套5周向分布的敞口槽51,所述敞口槽51的敞口位于所述张紧套5的大径一端。使用时,首先将张紧套5安装于支撑部件I上,然后将加工成半成品的柔轮4套装于张紧套5上,张紧套5的外表面与柔轮4内腔的内表面相抵靠,预紧部13穿过柔轮4的中心孔,然后穿过压紧部件2,预紧部13与螺母3配合,旋紧螺母3,半成品柔轮4便固定于张紧套5上,继续旋紧螺母3,给压紧部件2施加预紧力,支撑部件I与张紧套5便发生相对运动,支撑部11的大径一端向张紧套5小径一端移动,由于张紧套5上设有敞口槽51,在预紧力的作用下迫使张紧套5张紧柔轮4内腔,使得柔轮4内腔的内表面与张紧套5结 合密实,将夹持部12安装于机床的卡盘上,刀具便可以加工柔轮4的外齿圈41,由于柔轮4内腔的内表面与张紧套5结合密实,薄壁柔轮4产生的变形量小,加工出的柔轮4合格率大大提闻。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柔轮张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柔轮内腔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有与柔轮内腔的内表面相抵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件一端设有夹持部,另一端设有预紧部,所述夹持部和预紧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还包括用于将柔轮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压紧部件,所述预紧部穿过所述压紧部件并与螺母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柔轮张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夹持部和预紧部同轴设置为一体。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柔轮张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外周套设有张紧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柔轮张紧夹具,其 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张紧套之间设有配合斜面,所述张紧套上开设有沿所述张紧套周向分布的敞口槽,所述敞口槽的敞口位于所述张紧套的大径一端。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柔轮张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件具有一个与柔轮的端面凸台相对应的凹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柔轮张紧夹具,属于机器人
,包括用于支撑柔轮内腔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有与柔轮内腔的内表面相抵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件一端设有夹持部,另一端设有预紧部,所述夹持部和预紧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还包括用于将柔轮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上的压紧部件,所述预紧部穿过所述压紧部件并与螺母相匹配。本技术便于柔轮加工,提高了柔轮成品合格率,降低了柔轮加工成本,广泛应用于谐波减速器的生产中。文档编号B23Q3/12GK202367500SQ201120521139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汤承龙 申请人:潍坊帅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承龙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帅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