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溶性注射用白蛋白纳米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59740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9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可溶性注射用白蛋白纳米粒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白蛋白和难溶性替尼类药物结合、并以磷脂加以分散和稳定而形成的白蛋白纳米粒,制成可溶性注射用白蛋白纳米粒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纳米粒子对肿瘤的增强渗透和滞留效应,使更多药物被动靶向而浓集于肿瘤组织,提高其抗肿瘤效果;同时,由于注射方式的生物利用度高以及所述的可溶性注射用白蛋白纳米粒制剂存在被动靶向作用,可大大降低给药剂量,从而使得非靶部位的药物浓度有效降低,有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可溶性注射用白蛋白纳米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将难溶性替尼类药物制备成可溶性注射用白蛋白纳米粒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是人类最难对付的顽症之一。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其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病因。据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6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其中,中国癌症患者约450万人,死亡率逾30%,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化疗及放疗等手段治疗恶性肿瘤;对于早期肿瘤,手术切除辅以其它疗法往往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对于晚期肿瘤,多以放、化疗综合治疗以延缓病情的发展,但均伴随严重的免疫系统抑制或毒副作用,难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探寻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小的治疗手段或药物一直是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和努力方向。有研究发现,替尼类药物是一类较新的分子靶向性药物,主要靶向一定受体的酪氨酸激酶,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制肿瘤生长,因此,该类药物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性较低,安全性较高;其中,拉帕替尼由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发,于2007年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核准上市,其临床上主要用于目前核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会乐蒋新国曹师磊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