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江萍专利>正文

轨道交通站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495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1 01:49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站台占地面积与实际设计要求的冲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方案中的轨道交通站台,包括有与轨道相邻的站台侧沿,其特征是:所述站台侧沿呈弧形。其特点在于,弧形的站台侧沿可以保证在有效的空间面积内实现更长的有效客流空间,相对于直线型的站台可以停靠更长的列车,实现更多口的客流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站台。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的发展迅猛,已逐渐成为陆地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站台的设置亦由诸多考究,城市中建筑密度大,往往可供站台使用的面积存在很多限制,如何解决站台占地面积与实际设计要求之间的冲突已成为技术人员重要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站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站台占地面积与实际设计要求的冲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方案中的轨道交通站台,包括有与轨道相邻的站台侧沿,其特征是所述站台侧沿呈弧形。其特点在于,弧形的站台侧沿可以保证在有效的空间面积内实现更长的有效客流空间,相对于直线型的站台可以停靠更长的列车,实现更多口的客流通道。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轨道交通站台,其特征是所述站台侧沿包括站台左侧沿和站台右侧沿,站台左侧沿和站台右侧沿呈纺锤形或圆形对称,站台左侧沿和站台右侧沿分别位于两水平面。所述的纺锤形或圆形对称是指站台左侧沿和站台右侧沿在俯视的角度基本对称设计。站台左侧沿和站台右侧沿分别位于两水平面可以保证对向行驶的列车不至于发生冲突,站台左侧沿和站台右侧沿均为曲线设计,可以实现对向行驶列车同时在曲线形的站台侧沿上进行客流交换。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述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在此不再阐述。如图I所示本站台包括站台左侧沿I和站台右侧沿2,其边沿均呈弧形,左行轨道11临近站台左侧沿1,右行轨道12临近站台右侧沿2,站台左侧沿和站台右侧沿在俯视位上呈纺锤形对称,站台左侧沿和站台右侧沿分别位于两水平面。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权利要求1.轨道交通站台,包括有与轨道相邻的站台侧沿,其特征是所述站台侧沿呈弧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轨道交通站台,其特征是所述站台侧沿包括站台左侧沿和站台右侧沿,站台左侧沿和站台右侧沿呈纺锤形或圆形对称,站台左侧沿和站台右侧沿分别位于两水平面。全文摘要一种轨道交通站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站台占地面积与实际设计要求的冲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方案中的轨道交通站台,包括有与轨道相邻的站台侧沿,其特征是所述站台侧沿呈弧形。其特点在于,弧形的站台侧沿可以保证在有效的空间面积内实现更长的有效客流空间,相对于直线型的站台可以停靠更长的列车,实现更多口的客流通道。文档编号B61B1/00GK102602394SQ20111042835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刘嘉 申请人:陈江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嘉
申请(专利权)人:陈江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