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广顺专利>正文

一种活塞杆的压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305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31 12:13
一种活塞杆的压圈结构,包括压套体,压套体上设有中心孔,位于中心孔内侧环壁上设置向上凸起的外壁,位于压套体外沿处开设若干齿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于压套体内侧开设一向上凸起的外壁,同时于压套体外侧开设两个齿口,有利于零部件的随时安装,将此结构安装于反向挤压杆与挤压杆座固定端面之间,可增强反向挤压杆与挤压杆座的连接稳定性,因此可作为加强反向挤压杆与挤压杆座牢固性的最终一项防护结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挤压机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活塞杆的压圈结构
技术介绍
在诸多的挤压组件之中,挤压杆、连接套、挤压模具及挤压杆座之间的连接配合较为重要,其中的挤压杆在与挤压杆座连接时,由于挤压杆安装于架体前梁而模具安装在挤压杆前端,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需对挤压杆及挤压杆座之间设置一压固组件,以此来作为挤压杆固定端最终的一项加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挤压杆与挤压杆座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持久耐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活塞杆的压圈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活塞杆的压圈结构,包括压套体,压套体上设有中心孔,位于中心孔内侧环壁上设置向上凸起的外壁,位于压套体外沿处开设若干齿口。本技术所述的活塞杆的压圈结构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于压套体内侧开设一向上凸起的外壁,同时于压套体外侧开设两个齿口,有利于零部件的随时安装,将此结构安装于反向挤压杆与挤压杆座固定端面之间,可增强反向挤压杆与挤压杆座的连接稳定性,因此可作为加强反向挤压杆与挤压杆座牢固性的最终一项防护结构。附图说明下面根据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活塞杆的压圈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套体;2、中心孔;3、外壁;4、定位螺孔;5、金属孔壁;6、齿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活塞杆的压圈结构,包括压套体1,所述压套体1上设有用于辅助固定挤压杆一端的中心孔2,位于开口部位的中心孔2内侧环壁上设置为呈喇叭筒状向外扩展的外壁3 ;所述杆座套1端部外沿设有若干呈环形阵列式分布的定位螺孔4,每个定位螺孔4内设有金属孔壁5 ;位于压套体1外沿处开设若干齿口 6。权利要求1. 一种活塞杆的压圈结构,包括压套体(1),压套体(1)上设有中心孔O),其特征在于位于中心孔O)内侧环壁上设置向上凸起的外壁(3),位于压套体(1)外沿处开设若干齿口(6)。专利摘要一种活塞杆的压圈结构,包括压套体,压套体上设有中心孔,位于中心孔内侧环壁上设置向上凸起的外壁,位于压套体外沿处开设若干齿口。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于压套体内侧开设一向上凸起的外壁,同时于压套体外侧开设两个齿口,有利于零部件的随时安装,将此结构安装于反向挤压杆与挤压杆座固定端面之间,可增强反向挤压杆与挤压杆座的连接稳定性,因此可作为加强反向挤压杆与挤压杆座牢固性的最终一项防护结构。文档编号B30B15/00GK202337014SQ20112040034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9日专利技术者汤广顺 申请人:汤广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广顺
申请(专利权)人:汤广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