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挖掘机,为解决挖掘机上部机构随下部机构倾斜导致爬坡受限、操纵作业不方便;提供一种挖掘机,包括下部机构和上部机构,下部机构包括中间框架、固定在中间框架两侧的左右行走架、回转支承,在中间框架的顶部设有至少两排液压油缸,所有液压油缸的缸筒与中间框架固定连接,每个液压油缸的顶部与铰接座铰接,各排液压油缸中只有一排液压油缸活塞杆顶部的铰接座为固定铰接座,其他液压油缸活塞杆顶部的铰接座为活动铰接座,固定铰接座与所述回转支承固定连接,活动铰接座与回转支承上的导向装置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挖掘机提高在坡地的行走性能,使挖掘机的爬坡能力适应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挖掘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作业机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挖掘机。
技术介绍
液压挖掘机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施工作业机械是工程机械中的一个主要机种,是土石方施工工程中的主要机械设备之一,被业内称为“工程机械之王”,其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运输、水利电力工程、农田改造、矿山采掘以及现代化军事工程等行业的机械化施工中。在现有的挖掘机结构中包括下部机构和上部机构,挖掘机下部机构包括左右行走架和中间框架,中间框架与左右行走架刚性连接,在中间框架上安装回转支撑,上部机构回转安装在回转支撑上。上部机构在回转支撑上作周向回转,但轴向方向上不具有位移移动。挖掘机工况复杂,行走振动剧烈,激烈的振动通过下部机构传递至上部机构,造成挖掘机的操作环形恶劣。另外挖掘机的各种油箱以及液体容器安装在上部机构上,当挖掘机在坡面作业或爬坡时,上部机构随着下部机构整体倾斜,为了保证各液体容器的正常工作以及挖掘机的安全性,通常限制挖掘机的爬坡度,爬坡度一般不超过35°,同时倾斜的上部机构使得操作者的身体也随之倾斜,给机器操纵作业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挖掘机上部机构随下部机构倾斜导致爬坡受限、操纵作业不方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调整上部机构与水平面倾角的挖掘机。本专利技术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提供一种挖掘机,包括下部机构和上部机构,下部机构包括中间框架、固定在中间框架两侧的左右行走架、回转支承,所述上部机构回转安装在所述回转支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中间框架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排液压油缸,每排液压油缸包含至少两个液压油缸,各排液压油缸前后间隔排布,每排液压油缸中的各液压油缸左右间隔排布,所有液压油缸均竖直布置且缸筒与中间框架固定连接,每个液压油缸的顶部与铰接座铰接,各排液压油缸中只有一排液压油缸活塞杆顶部的铰接座为固定铰接座,其他液压油缸活塞杆顶部的铰接座为活动铰接座,所述固定铰接座与所述回转支承固定连接,在回转支承的底部设有对应每个活动铰接座前后滑动导向的导向装置,所述活动铰接座与所述导向装置滑动连接,每个液压油缸与安装在上部机构上的液压控制系统连接。上述挖掘机种,所述中间框架的顶部设置有两排液压油缸,每排包含两个液压油缸,四个液压油缸呈矩形或正方形排布。上述挖掘机种,每个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两个前后走向的导向槽,同一导向装置中的两根导向槽的槽口水平相对,所述活动铰接座包括滑动板和固定在滑动板底面用于与所述液压油缸活塞杆顶部铰接的铰接部,所述滑动板的两侧边嵌装在所述导向槽内。上述挖掘机种,所述导向槽的端部具有防止所述滑动板滑出的限位块。上述挖掘机种,所述处于同一排的液压油缸相互并联。上述挖掘机种,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油箱、从液压油箱内吸取液压有液压泵、对应每一排液压油缸且与之相连的三位四通比例伺服阀,每个三位四通比例伺服阀的进油口经管路与液压泵连通,每个三位四通比例伺服阀的出油口经油箱回路与液压油箱连通,三位四通比例伺服阀的两个工作油口通过管路与对应液压油缸的大腔和小腔连通。上述挖掘机种,每个三位四通比例伺服阀的工作油口与油箱回路之间各连接有一个过载补油阀,所述过载补油阀由并联的单向阀和溢流阀构成。上述挖掘机种,在液压泵出口与三位四通比例伺服阀的进油口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溢流卸荷阀,所述溢流卸荷阀由并联的溢流阀和两位两通电磁阀构成,所述溢流卸荷阀的进油端与液压泵出口连通,所述溢流卸荷阀的出油端与油箱回路连通。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当全部液压油缸全升,可以增加整机高度,增大挖掘范围,当挖掘机在不水平地面行走时,通过控制液压油缸可以使上部机构处于水平,提高在坡地的行走性能,使挖掘机的爬坡能力适应性更强,防止油箱液压溢出油箱、挖掘机翻车等作用。当比例伺服阀控制油缸起减振功能工作时,整机的振动可以通过油缸缓冲,减少结构件的疲劳,提高机子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挖掘机的液压油缸控制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挖掘机中中间框架与回转支承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挖掘机中液压油缸控制的液压系统中各部件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挖掘机中液压油缸与回转支承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挖掘机中液压油缸与活动铰接座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挖掘机中液压油缸与固定铰接座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挖掘机中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挖掘机中下部机构与上部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前排液压油缸1、三位四通比例伺服阀2、溢流卸荷阀3、液压泵4、回转接头5、液压油箱6、后排液压油缸7、导轨8、螺栓9、限位块10、活动铰接座11、滑动板111、铰接部112、固定铰接座12、中间框架13、回转支承14、行走架15、回转平台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挖掘机,包括下部机构和上部机构,下部机构包括中间框架13、固定在中间框架13两侧的左右行走架15。在行走架15上安装行走液压马达和履带。在中间框架13的顶部安装回转支承14。上部机构包括回转平台16和安装在回转平台上的发动机、工作装置、驾驶室、各种油箱等。回转平台16可回转转动地安装在回转支承14上。位于上部机构上的液压系统及控制系统通过回转接头5与位于下部机构上的液压油路及控制系统的部件连接。如图2、图3所示,在中间框架13的顶部安装有四个液压油缸,四个液压油缸前后排布,每排两个,四个液压油缸呈正方形排布,前部的两个液压油缸为前排液压油缸1,后部的两个液压油缸为后排液压油缸7,同一排的液压油缸相互并联。液压油缸的缸筒通过螺栓与中间框架固定连接,使得液压油缸竖直向上。如图5图6所示,后排液压油缸7的活塞杆顶部与活动铰接座11铰接,前排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顶部与固定铰接座12铰接。如图4所示,固定铰接座12通过螺栓与回转支承14固定连接,活动铰接座11通过导向装置与回转支承14滑动连接。在回转支承的底部对应设置有两个导向装置,与两个后排油缸顶部的活动铰接座相对应。如图7所示,每个导向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导轨8,导轨8的横截面呈直角折弯状,导轨8的顶部与回转支承14的底面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导向槽,两根导轨8与回转支承14所构成的导向槽水平相对。活动铰接座11包括滑动板111和固定在滑动板底面用于与液压油缸活塞杆顶部铰接的铰接部112,铰接部112与滑动板111为一体结构,滑动板111的两侧边嵌装在导向槽内,导向槽的端部具有防止滑动板滑出的限位块10,限位块的两端通过螺栓9固定在两导轨的端部。如图1、图2、图3所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油箱6、从液压油箱6内吸取液压油液压泵4、对应与前排液压油缸1和后排液压油缸7相连的两个三位四通比例伺服阀2,每个三位四通比例伺服阀2的进油口经管路与液压泵连通,每个三位四通比例伺服阀的出油口经油箱回路与液压油箱6连通,三位四通比例伺服阀2的两个工作油口通过管路对应与1前排液压油缸或7后排液压油缸的大腔和小腔连通。每个三位四通比例伺服阀2的工作油口与油箱回路之间各连接有一个过载补油阀,过载补油阀由并联的单向阀和溢流阀构成。在液压泵4出口与三位四通比例伺服阀2的进油口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溢流卸荷阀3,溢流卸荷阀3由并联的溢流阀和两位两通电磁阀构成,溢流卸荷阀的进油端与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挖掘机,包括下部机构和上部机构,下部机构包括中间框架、固定在中间框架两侧的左右行走架、回转支承,所述上部机构回转安装在所述回转支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中间框架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排液压油缸,每排液压油缸包含至少两个液压油缸,各排液压油缸前后间隔排布,每排液压油缸中的各液压油缸左右间隔排布,所有液压油缸均竖直布置且缸筒与中间框架固定连接,每个液压油缸的顶部与铰接座铰接,各排液压油缸中只有一排液压油缸活塞杆顶部的铰接座为固定铰接座,其他液压油缸活塞杆顶部的铰接座为活动铰接座,所述固定铰接座与所述回转支承固定连接,在回转支承的底部设有对应每个活动铰接座前后滑动导向的导向装置,所述活动铰接座与所述导向装置滑动连接,每个液压油缸与安装在上部机构上的液压控制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掘机,包括下部机构和上部机构,下部机构包括中间框架、固定在中间框架两侧的左右行走架、回转支承,所述上部机构回转安装在所述回转支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中间框架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排液压油缸,每排液压油缸包含至少两个液压油缸,各排液压油缸前后间隔排布,每排液压油缸中的各液压油缸左右间隔排布,所有液压油缸均竖直布置且缸筒与中间框架固定连接,每个液压油缸的顶部与铰接座铰接,各排液压油缸中只有一排液压油缸活塞杆顶部的铰接座为固定铰接座,其他液压油缸活塞杆顶部的铰接座为活动铰接座,所述固定铰接座与所述回转支承固定连接,在回转支承的底部设有对应每个活动铰接座前后滑动导向的导向装置,所述活动铰接座与所述导向装置滑动连接,每个液压油缸与安装在上部机构上的液压控制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框架的顶部设置有两排液压油缸,每排包含两个液压油缸,四个液压油缸呈矩形或正方形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两个前后走向的导向槽,同一导向装置中的两根导向槽的槽口水平相对,所述活动铰接座包括滑动板和固定在滑动板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旭,林深才,蒋云东,石丽青,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