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集成电路塑封后产品的抓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1264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封装设备对IC塑封后的制品收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集成电路塑封后产品的抓放装置。本抓放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由电机驱动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远离电机的一端固设有抓放机械手;转动机构的旁侧设有用于和转动机构配合并对抓放机械手予以定位的缓冲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机带动抓放机械手转动,从而带动和转动轴固定在一起的摆动块摆动,因摆动块的形状沿转动轴的轴向对称,则摆动块摆动时在初位和末位刚好可以先后碰到缓冲器末端的顶针和限位螺母,从而完成定位动作,使抓放机械手在抓放时处在正确的角度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实现了摆动和定位功能,又稳定可靠,且方便使用,性价比亦较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封装设备对IC (也即集成电路)塑封后的制品收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一次封装两片含有IC的L/F (也即引线框架)的产品的抓放装置。
技术介绍
在IC封装领域中,一副模具同时封装两个含有IC的L/F的情况较为多见,例如 QFN (quad flat non-leaded package,四侧无引脚扁平封装,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LQFP (薄型QFP (Low-profile Quad Flat Package)指封装本体厚度为1. 4mm的QFP)形式的封装。对于此类形式的制品收集,目前IC封装设备采取的是摆动气缸或步进(伺服)电机驱动抓放机械手的形式来实现的,前者由于气缸气源压力有波动,造成输出速度和力矩不稳定, 从而导致机械手中产品不到位或出位,损坏产品,从而最终影响产品合格率和封装效率;后者虽然可以精确控制位置和速度,但价格不菲,且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较为复杂,调整位置时需要通过示校操作也即通过更改电气参数来改变其机械位置,调整过程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集成电路塑封后产品的抓放装置,以解决IC 封装设备封装后的L/F摆放不准而造成合格率和封装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集成电路塑封后产品的抓放装置,本抓放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由电机驱动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远离电机的一端固设有抓放机械手;转动机构的旁侧设有用于和转动机构配合并对抓放机械手予以定位的缓冲机构。同时,本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得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电机为可堵转力矩电机。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轴承安装块和转动轴,所述轴承安装块与电机分设在安装板的两侧,所述转动轴通过设置在轴承安装块中的轴承与轴承安装块构成转动配合,转动轴的一端穿过轴承安装块与电机的输出端之间构成键连接,转动轴的另一端固设有抓放机械手;所述的转动轴上固设有和缓冲机构相配合以定位的摆动块。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设在轴承安装块上的挡块,挡块上设有缓冲器,缓冲器中设有伸缩式顶针,缓冲器的设有顶针的一端安装固定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的朝向转动轴一侧设为限位端面,顶针的端部突出在限位端面的外侧且朝向所述转动轴设置;所述限位螺母的限位端面和顶针的端部均位于摆动块的转动轨迹的内侧,所述摆动块在转动轴的作用下摆动并先后与顶针和限位螺母的限位端面相接以定位。所述限位螺母的位置沿缓冲器的轴向可调。所述缓冲器设置为两个;所述摆动块的形状沿转动轴的轴线左右对称,也即摆动块的形状设计为沿转动轴的轴线成轴对称图形。所述转动轴的旁侧设有对摆动块摆动时的初位和末位进行检测的接近传感器,所3述接近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所述接近传感器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接近传感器分设在轴承安装块的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采用可堵转力矩电机带动抓放机械手转动,从而带动和转动轴相对固定在一起的摆动块摆动,因摆动块的形状沿转动轴的轴向对称,这样每摆动一次,摆动块在初位和末位刚好就可以碰到缓冲器末端的顶针。只要设定好可堵转力矩电机的输出力矩和调整好缓冲器的缓冲力,使摆动块与顶针之间的碰撞力大于顶针所受到的缓冲器的缓冲力,就可以使摆动块压迫顶针缩回缓冲器内直至摆动块碰到限位螺母,从而完成定位动作, 使抓放机械手在抓放时处在正确的角度位置。2、本技术既实现了摆动和定位功能,又稳定可靠,且方便使用,性价比亦较尚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0—安装板 20—电机 30—转动轴 40—轴承安装块50—摆动块 60—挡块 70—缓冲器 80—限位螺母。90—接近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集成电路塑封后产品的抓放装置,本抓放装置包括安装板10,安装板10上设有电机20,电机20的输出端设有由电机驱动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远离电机20的一端固设有抓放机械手;转动机构的旁侧设有用于和转动机构配合并对抓放机械手予以定位的缓冲机构。优选的,所述的电机20为可堵转力矩电机,所述可堵转力矩电机也即堵转力矩电机,可堵转力矩电机可以允许短时间的堵转而不会对电机本身造成损害,从而有助于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如图2所示,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轴承安装块40和转动轴30,所述轴承安装块40 与电机20分设在安装板10的两侧,所述转动轴30通过设置在轴承安装块40中的轴承与轴承安装块40构成转动配合,转动轴30的一端穿过轴承安装块40与电机20的输出端之间构成键连接,转动轴30的另一端固设有抓放机械手;所述的转动轴30上固设有和缓冲机构相配合以定位的摆动块50。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设在轴承安装块40上的挡块60,挡块 60上设有缓冲器70,缓冲器70中设有伸缩式顶针,缓冲器70的设有顶针的一端安装固定有限位螺母80,限位螺母80的朝向转动轴30—侧设为限位端面,顶针的端部突出在限位端面的外侧且朝向所述转动轴30设置;所述限位螺母80的限位端面和顶针的端部均位于摆动块50的转动轨迹的内侧,所述摆动块50在转动轴30的作用下摆动并先后与顶针和限位螺母80的限位端面相接以定位。所述限位螺母80的位置沿缓冲器70的轴向可调。如图1所示,所述缓冲器70设置为两个;所述摆动块50的形状沿转动轴30的轴线左右对称。如图1所示,所述转动轴30的旁侧设有对摆动块50摆动时的初位和末位进行检测的接近传感器90,所述接近传感器90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电机20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接近传感器90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接近传感器90分设在轴承安装块 40的两侧。下面结合图1、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电机20也即可堵转力矩电机和轴承安装块40通过螺钉直接吊装在安装板10的两侧,轴承安装块40为中空式的结构,其内部有一对深沟球轴承,而转动轴30则通过此深沟球轴承被支承装设在轴承安装块40中,转动轴30和可堵转力矩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键连接。转动轴30上固定有摆动块50,轴承安装块40上固定有一对挡块60,每个挡块60 上又固定一个缓冲器70,每个缓冲器70的末端安装有一个位置可调的限位螺母80。安装时限位螺母80的限位端面略低于缓冲器70的顶针端部。考虑到定位精度的因素,本技术对摆动块50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要求,须对摆动块50进行淬火处理。抓放机械手固定在转动轴30的远离电机20的末端(图中未示出)。当可堵转力矩电机驱动抓放机械手摆动时,摆动块50即跟随转动轴30 —起摆动。因所述摆动块50的形状沿转动轴30的轴线左右对称,因此抓放机械手每完成一次抓放动作,摆动块50在初位和末位刚好就可以碰到突出在缓冲器70末端的顶针。只须设定好可堵转力矩电机的输出力矩和调整好缓冲器70的缓冲力,使摆动块50与顶针之间的碰撞力大于顶针所受到的缓冲器70的缓冲力,就可以使摆动块50压迫顶针缩回缓冲器内直至摆动块50碰到限位螺母 80,从而完成定位动作,使抓放机械手在抓放L/F时处在正确的角度位置并保持住(因可堵转力矩电机允许短时间的堵转)一段时间,以使得L/F可以被稳定正确地放置。为了进一步保证动作正确稳定,另外在轴承安装块40的两侧安装了一对接近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集成电路塑封后产品的抓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抓放装置包括安装板(10),安装板(10)上设有电机(20),电机(20)的输出端设有由电机驱动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远离电机(20)的一端固设有抓放机械手;转动机构的旁侧设有用于和转动机构配合并对抓放机械手予以定位的缓冲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仁家曹玉堂黄磊徐善林周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富仕三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