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壳体压铸模具的辅助浇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4876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壳体压铸模具的辅助浇道,该辅助浇道由位于模具的悬臂结构下方的排渣结构向下延伸,并与位于上述悬臂结构前端的方形窗口成型镶块下端面的方形窗口排渣结构连通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辅助浇道,使得铝液能够通过该辅助浇道直接对倒档孔悬臂结构进行浇注及补缩,从根本上解决增压阶段产生的冷隔及缩孔等铸造缺陷,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壳体压铸模具的辅助浇道
技术介绍
汽车发变速箱是汽车上的一个关键部位零部件,其体型较大,结构形状复杂,技术要求高,尤其载重40吨以上的重型卡车变速箱壳体,其铸件内腔深达530mm,体形庞大,形状不规则,其中箱体内侧壁成悬臂结构的倒档孔,该结构同箱体内壁成90度夹角,中间为小端Φ33.5πιπι,大端Φ36πιπι的倒档孔。该孔内部及端面的铸造质量要求很高,加工后不允许出现任何缺陷。重卡变速箱壳体模具为单侧进浇,此悬臂结构位于浇口对面,且前端为一方形窗口成型镶块,单侧进浇压铸成型时,由于该方形窗口成型镶块的阻挡,铝液前锋在此分为两支,最终于倒档孔悬臂结构处交汇,因此现有模具在此处开设渣包(排渣结构),以便利于排气排渣。但是增压阶段不利于倒档孔悬臂结构的补缩,在该处极易出现大面积的冷隔及缩孔现象,最终使铸件合格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变速箱壳体压铸模具的辅助浇道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壳体压铸模具的辅助浇道,该辅助浇道由位于模具的悬臂结构下方的排渣结构向下延伸,并与位于上述悬臂结构前端的方形窗口成型镶块下端面的方形窗口排渣结构连通而成。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将设于悬臂结构下方的排渣结构渣包向下延伸,与位于上述悬臂结构前端的方形窗口成型镶块下端面的方形窗口排渣结构连通成辅助浇道,使得铝液能够通过该辅助浇道直接对倒档孔悬臂结构进行浇注及补缩,从根本上解决增压阶段产生的冷隔及缩孔等铸造缺陷,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为原变速箱壳体压铸模具中悬臂结构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变速箱壳体压铸模具中辅助浇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悬臂结构,2-方形窗口成型镶块,3-排渣结构,4-方形窗口排渣结构,5-辅助浇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变速箱壳体压铸模具的辅助浇道进行详细的说明。结合图1和图2,本技术变速箱壳体压铸模具的辅助浇道5为原悬臂结构1下方的排渣结构3延伸,直至位于悬臂结构1前端的方形窗口成型镶块2下端面的方形窗口排渣结构4, 两者相连通形成,即在方形窗口成型镶块2上打开一条通道。变速箱浇铸成型时,铝液可直接通过辅助浇道5对倒档孔悬臂结构1进行浇注及补缩。同时,原排渣结构设计时有顶杆,该辅助浇道可以顺利顶出。权利要求1. 一种变速箱压铸模具的辅助浇道,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浇道由位于模具的悬臂结构下方的排渣结构向下延伸,并与位于上述悬臂结构前端的方形窗口成型镶块下端面的方形窗口排渣结构连通而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壳体压铸模具的辅助浇道,该辅助浇道由位于模具的悬臂结构下方的排渣结构向下延伸,并与位于上述悬臂结构前端的方形窗口成型镶块下端面的方形窗口排渣结构连通而成。本技术辅助浇道,使得铝液能够通过该辅助浇道直接对倒档孔悬臂结构进行浇注及补缩,从根本上解决增压阶段产生的冷隔及缩孔等铸造缺陷,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文档编号B22D17/22GK202070746SQ201120171740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杨兵, 董远飞, 袁贞言 申请人:徐州徐航压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箱压铸模具的辅助浇道,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浇道由位于模具的悬臂结构下方的排渣结构向下延伸,并与位于上述悬臂结构前端的方形窗口成型镶块下端面的方形窗口排渣结构连通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远飞杨兵袁贞言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航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