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器压铸成型去渣排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6163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器压铸成型去渣排气机构,包括渣包,在渣包外端设有溢流槽,在溢流槽末端设有排气块,排气块通过溢流槽与渣包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消除变速器配合的面远端出现的密集型气孔,降低产品生产的废品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铸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离合器压铸成型去渣排气机构
技术介绍
离合器是汽车上的一个关键部位零部件,其体型虽不大,但结构形状复杂,技术要求高,对气孔的要求极其高,其中与变速器配合的面,参见附图1,该面的铸造质量要求很高,加工后不允许出现任何缺陷,尤其是气孔。图2为现有的离合器压铸成型去气去渣机构示意图。离合器为单面进浇。远离浇口端应开渣包,以便利于排气排渣。但是实验发现,压铸成型时,与变速器配合面的远离主浇道部位铝液较晚到达,容易形成卷气,在此处只开渣包,并不能很好地把渣、气排出去,相反会容易出现裹气。因此,现有排气方法对于缸体排气排渣,效果不是很明显,与变速器配合面的远离主浇道部位,出现大面积的气孔,而此面气孔要求极高,因此铸件合格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合器压铸成型去渣排气机构,通过采用新型的去渣排气机构结构,可以消除变速器配合的面远端出现的密集型气孔,降低产品生产的废品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离合器压铸成型去渣排气机构,包括渣包,其特征在于在渣包外端设有溢流槽,在溢流槽末端设有排气块,排气块通过溢流槽与渣包连接。本技术中,所述溢流槽的数量与渣包相适配,一组溢流槽均与排气块连接。本技术在渣包外端开溢流槽,然后在溢流槽末端开大排气块,类似抽真空,这样铝液到达远端时,排气效果明显改善,铸件的质量也到了很大的改善。采用本技术,与变速器配合面的远离主浇道部位,气孔消除或很小,符合要求,成型非常好,合格率也明显提高很多。附图说明图1为与变速器配合的面模型图。图2为原有的离合器压铸成型去气去渣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本技术所述的离合器压铸成型去渣排气机构,见图3,该机构包括渣包 1,在渣包1外端设有溢流槽2,在溢流槽2末端设有排气块3,排气块3通过溢流槽2与渣包1连接。溢流槽2的数量与渣包1相适配即数量一致,一组溢流槽2均与排气块3连接。离合器浇铸成型时,铝液从一侧进浇,与变速器配合面的远离主浇道部位。铝液到达远端时,会从渣包1先排出渣、气,通过溢流槽2到达排气块3,最后通过排气块3排气,成型质量明显改善,气孔消除或很小,符合要求,成型非常好,合格率也明显提高很多。 另外,排气块加上原来的渣包,增加了排渣量,排气块设计时应有顶杆,可以顺利顶出。权利要求1.一种离合器压铸成型去渣排气机构,包括渣包(1),其特征在于在渣包(1)外端设有溢流槽(2 ),在溢流槽(2 )末端设有排气块(3 ),排气块(3 )通过溢流槽(2 )与渣包(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压铸成型去渣排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2) 的数量与渣包(1)相适配,一组溢流槽(2 )均与排气块(3 )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器压铸成型去渣排气机构,包括渣包,在渣包外端设有溢流槽,在溢流槽末端设有排气块,排气块通过溢流槽与渣包连接。采用本技术,可以消除变速器配合的面远端出现的密集型气孔,降低产品生产的废品率。文档编号B22D18/00GK202114239SQ201120217700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专利技术者吴旭 申请人:徐州徐航压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合器压铸成型去渣排气机构,包括渣包(1),其特征在于:在渣包(1)外端设有溢流槽(2),在溢流槽(2)末端设有排气块(3),排气块(3)通过溢流槽(2)与渣包(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旭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航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