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车用空调压缩机缸体、缸盖坯件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2402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车用空调压缩机缸体、缸盖坯件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包括金属铸型合模,用底注式平稳地将铝合金熔液充型,腔内气体经铸型的冒口排出,当充型后的熔液呈半凝固状态时,用压力机从浇口、冒口对铸型内的熔液施加80~100Mpa的压强,保压至凝固、冷却,最后卸压、开模、取出坯件。用这种方法铸造的缸体、缸盖坯件无气孔、致密,任何截面的质量状态相同,从而不需要作浸渍处理就能达到无泄漏要求,避免了浸渍处理对环境的污染,并使缸体、缸盖制造的总成本明显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空调压缩机的缸体、缸盖坯件的铸造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车用空调压缩机为减轻重量,目前普遍采用高硅铝合金材料铸造外壳。该外壳由前缸体、后缸体、前缸盖、后缸盖组成。由于是薄壁件,结构复杂,尺寸、形状、表面质量要求高,均采用高压铸造。然而这种铸造方法铝水注入型腔时,腔内的气体不易排出。紧贴模具壁面的铝水快速冷却,形成致密层(也就是铸件表层),其致密层厚度一般在0.8毫米左右;未排出的气体被高压压碎分布于铸件内部,造成组织疏松。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加工余量,增大了加工难度,同时还必须采用有机浸渍来保证其气密性,这样不但增加了缸体、缸盖的制造成本,而且浸渍作业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气孔或几乎无气孔、内部致密不需要再作浸渍处理就能达到气密性要求的车用空调压缩机缸体、缸盖坯件的铸造新工艺。本专利技术采用了金属模铸造和压力铸造相结合的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包括金属铸型合模、浇注、脱模等工序,浇注时平稳地将铝液注入浇注口,铝液由铸型底部充型,型腔内气体经铸型上部的冒口排出,当充型后的铝液处于半凝固状态时,用压力机从冒口、浇注口对铸型内的铝液施加80~100Mpa的压强,保压至凝固、冷却,最后卸压、开模、取出坯件。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金属模铸造和压力铸造有机结合的工艺方法,使缸体、缸盖坯件既保留了金属模无压铸造在浇注时排气充分的特点,又具有压力铸造结构紧密的特点,从而使铸件质量大为提高,任何截面质量状态相同,加工成品率提高,不需要作浸渍处理就能达到无泄漏要求,避免了浸渍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缸体、缸盖的制造总体成本可下降4元/kg。具体实施例方式铸造车用空调压缩机缸体、缸盖坯件,采用下述工艺方法1、合模采用底注式浇注系统,冒口开在铸型顶部,铸型内表面涂上脱模剂合模。首次使用时,要对金属铸型预热,其温度为120~180℃,连续使用时,因有余热,不必再对其预热;2、浇注将熔融的高硅铝合金液可采用手工的方式平稳注入浇注口,熔液由铸型底部充型至冒口;3、加压当充型后的高硅铝合金液在其浇冒口呈半凝固状态时,即用油压机的顶柱同时对浇口、冒口施加80~100Mpa的压强,保压至凝固、冷却;4、脱模油压机回位、开模、取出坯件。用上述工艺方法制得的缸体、缸盖坯件,由于采用了底注式平稳浇注,铸型内的气体被排尽,在充型后的熔液接近半凝固状态时,又在浇、冒口施加较长时间的,比压力铸造高几倍的压强,不仅消除了凝固过程中的缩孔、缩松,同时使凝固过程中的各晶体间距缩小,使铸件任何截面的质量状态相同,结构致密,从而不需要作浸渍处理就能达到无泄漏要求,避免浸渍处理对环境的污染,并使缸体、缸盖制造的成本明显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造车用空调压缩机缸体、缸盖坯件的工艺方法,包括金属铸型合模、浇注、脱模等工序,其特征在于:浇注时,平稳地将铝合金熔液注入浇注口,型腔内的气体经铸型上部的冒口向外排出,当充型后的铝合金熔液呈半凝固状态时,即用压力机从浇口及冒口对铸型内的铝合金熔液施加80~100Mpa的压强,保压至凝固、冷却,最后卸压、开模、取出坯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车用空调压缩机缸体、缸盖坯件的工艺方法,包括金属铸型合模、浇注、脱模等工序,其特征在于浇注时,平稳地将铝合金熔液注入浇注口,型腔内的气体经铸型上部的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言荣谢鹏辉丁集华章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晖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