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允青专利>正文

一种二轮玩具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4325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二轮玩具摩托车、包括车体(1)、前车轮(7)、后驱动车轮(2)、车架轴(3)、IT控制板(8)等,IT控制板(8)设于车体(1)前上部的空腔内。车架轴(3)设于车体的下部,其特征在于车架轴(3)的一端连接前车轮(7),另一端连接后驱动车轮(2),车体(1)内设有与车架轴相配合的折翻机构,所述的折翻机构包括变速箱(4)、输出齿轮(4a)、过桥齿轮(4b、4c)、圆弧齿条(5),其中圆弧齿条(5)固定连接在车架轴(3)上,输出齿轮(4a)与过桥齿轮(4b)啮合同轴过桥齿轮(4c)驱动圆弧齿条(5)转动,同时带动车架轴(3)转动使前后车轮(7、2)折翻;所述的车架轴(3)上设有复位装置(6),其环抱于车架轴(3)上的凹槽(32)内,车架轴(3)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形凹槽(3a、3b)与车体(1)上的凸环(1b、1a)枢合。(*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遥控玩具车,具体指一种电动遥控二轮玩具摩托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动遥控二轮玩具摩托车,其主要结构包括车体、前、后轮,驱动装置以及与遥控器配套的IT控制板,其中前、后车轮与车体连接,IT控制板设置于车体内,儿童在玩耍时,手持遥控器就可操纵摩托车的前行、后退以及旋转,再加上摩托车的轰鸣、灯光等光、电、声的配合效果,以引起儿童玩耍的兴趣。该结构的玩具摩托车设计与创新概念不多,缺乏玩耍时真实操作感觉,摩托车在运行时前后车轮没有变化动作,更不会左右两侧倾斜或折翻,不能满足现代儿童的更多玩耍的新兴趣和增添赛车似的刺激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二轮玩具摩托车存在的缺陷,提高和满足儿童玩耍的更多兴趣,并在玩耍中增添真实操作感觉和类似于赛车时的刺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其结构的具有折翻机构的二轮玩具摩托车。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轮玩具摩托车,包括车体、前车轮、后驱动车轮、车架轴、IT控制板等,IT控制板设于车体前上部的空腔内,车架轴设于车体的下部,其特征是车架轴的一端连接前车轮,另一端连接后驱动车轮,车体内设有与车架轴相配合的折翻机构,所述的折翻机构包括变速箱、输出齿轮、过桥齿轮、圆弧齿条,其中圆弧齿条固定连接在车架轴上,输出齿轮与过桥齿轮啮合同轴过桥齿轮驱动圆弧齿条转动同时带动车架轴转动使前后车轮折翻;所述车架轴上设置有复位装置并环抱于车架轴上的凹槽内,车架轴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形凹槽与车体上的凸环枢合。上述方案中所述折翻机构中的变速箱,其变速箱上的电机输出主动齿轮一端设有离合装置、该离合装置上的离合片、飞轮分别依次连接于电机输出主动齿轮的一端,飞轮外端面分别对称设有若干个飞锤并铰接于飞轮外端面上。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复位装置包括两个对称的圆弧卡环及弹簧,圆弧卡环两侧设有弹簧的挂钩,圆弧卡环前后端分别设有凸块,其相互之间配合定位于车架轴上的环形凹槽内的凸块之间,复位装置中的弹簧底部挂钩顶端在转动中与车体内侧底部表面挤压配合使弹簧产生复位弹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方案中的车架轴的一端连接前车轮,另一端连接后驱动车轮,车体内设有与车架轴转动配合的折翻机构以及复位装置。因此本技术具有现有二轮玩具摩托车前行、后退、旋转以及光、电、声的效果外,还具有左右倾斜或折翻类似于赛车似的功能,车架轴可使前、后车轮左右两侧转动至最大弧度90度,后驱动车轮折翻后可使车体原地360度内旋转。儿童在玩耍时趣味性高。而且该设计结构合理、简单、新颖,生产成本也不高,很有市场价值。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阐述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2是变速箱放大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固定装置放大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和图5是圆弧卡环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后驱动车轮;3、车架轴;31、凸块;32、环形凹槽;3a、3b、环形凹槽;4、变速箱;4a、输出齿轮;4b、4c、过桥齿轮;41、离合装置;42、电机主动齿轮;411、飞轮;412、飞锤;413、离合片;5、圆弧齿条;51、安装支架;6、复位装置;61、弹簧;62、圆弧卡环;63、挂钩;64、定位块;65、定位块;66、定位块;7、前轮;8、IT控制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方案二轮玩具摩托车,包括车体1、前轮7、后驱动轮2、车架轴3、IT控制板8等,IT控制板8设于车体前上部的空腔内,车架轴3设于车体的下部,车架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前车轮7,另一端固定连接后驱动车轮2,车体1内设有与车架轴3转动配合的折翻机构,该机构包括变速箱4、输出齿轮4a、过桥齿轮4b和4c、圆弧齿条5,其中圆弧齿条5固定连接在车架轴3的支架51上,车架轴3上设有弹性复位装置6,其圆弧卡环62上的弹簧61挂钩63与弹簧61活动连接并环抱于车架轴3的环形凹槽32内,圆弧卡环62上设置的定位凸块64、65、66分别与环形凹槽32内设置的定位凸块31活动定位配合,复位装置6中的弹簧61底部挂钩63在转动中与车体1内侧底部表面挤压配合使弹簧61产生复位弹力。所述的变速箱4上的电机输出主动齿轮42一端设有离合装置41,其包括离合片413、飞轮411分别依次连接于电机主动齿轮42一端,飞轮411外端分别对称设有一对飞锤412并铰接于飞轮411外端面上。本方案中的折翻机构工作原理是IT控制板控制变速箱4电机带动离合装置41变速旋转,飞轮411上的飞锤412因离心力作用挤压离合片413带动电机的主动齿轮42驱动变速齿轮旋转,输出齿轮4a驱动过桥齿轮4b、4c带动圆弧齿条5转动作用车架轴3带动前、后轮完成折翻90度动作。同时后驱动车轮2的转动带动摩托车形成原地360度内的旋转调头,完成调头后由于复位装置6上的弹簧61的作用使前后车轮回到正常行驶状态,这时当折翻扭矩力大于离合装置41的离心挤压力时,电机主动齿轮42脱离离合片413,形成空转而起到保护电机和折翻传动装置的作用。本技术结构可广泛用于玩具摩托车、玩具汽车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轮玩具摩托车、包括车体(1)、前车轮(7)、后驱动车轮(2)、车架轴(3)、IT控制板(8)等,IT控制板(8)设于车体(1)前上部的空腔内。车架轴(3)设于车体的下部,其特征在于车架轴(3)的一端连接前车轮(7),另一端连接后驱动车轮(2),车体(1)内设有与车架轴相配合的折翻机构,所述的折翻机构包括变速箱(4)、输出齿轮(4a)、过桥齿轮(4b、4c)、圆弧齿条(5),其中圆弧齿条(5)固定连接在车架轴(3)上,输出齿轮(4a)与过桥齿轮(4b)啮合同轴过桥齿轮(4c)驱动圆弧齿条(5)转动,同时带动车架轴(3)转动使前后车轮(7、2)折翻;所述的车架轴(3)上设有复位装置(6),其环抱于车架轴(3)上的凹槽(32)内,车架轴(3)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形凹槽(3a、3b)与车体(1)上的凸环(1b、1a)枢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轮玩具摩托车,其特征是变速箱(4)上的电机输出主动齿轮(42)一端设有离合装置(41)、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允青
申请(专利权)人:陈允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