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27862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可在低负荷时产生足够的转弯能力,抑制车辆偏向。一种充气轮胎,在公式(1)中,由轮廓范围L1和胎面展开宽度TDW所限定的K1满足0.6≤K1≤0.9,且在公式(2)中,由中央部圆弧的曲率半径TR1和轮胎外径OD所限定的K2满足2.0<K2。K1=L1/(TDW×0.5)...(1);K2=TR1/OD????...(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胎面的剖面形状由多个圆弧所形成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近年来,车辆的轻量化得到不断发展,今后在制动和驱动时可能会产生车辆发生偏向的问题。车辆偏向包括在车辆行驶状态下踩刹车停止时车辆侧滑的现象、以及在车辆停止状态下踩油门起步时车辆侧滑的现象等。例如,在采用FF方式(Front Engine Front Drive方式前置引擎前轮驱动方式) 的车辆中,制动时后轮的负荷会减少很多,当车辆重心与车辆中心不一致时,车辆上就可能产生转矩,从而导致车辆偏向。以小型车为例,当部分轮胎上的负荷在IkN以下时,发生车辆偏向的现象很明显。众所周知,当出现这种部分轮胎上的负荷大幅减少的情况时,通过产生足够的转弯能力,可以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例如,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一种充气轮胎,通过使胎面的截面接近平坦的形状,增大低负荷时的接地面积,来提高低负荷时的转弯力,特别是提高操纵稳定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7656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4200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拟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技术中,在轮胎低负荷时得到改善的性能是操纵稳定性,而且将轮胎上的该低负荷只假定为2kN左右的负荷。因此,该技术没有考虑到当轮胎上的负荷更小,在IkN以下时如何产生转弯能力,在车辆小型化不断进步的今天,需要在 IkN以下的低负荷时也能产生足够的转弯能力。本专利技术鉴于以上情况而开发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可以在低负荷时产生足够的转弯能力,抑制车辆偏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课题、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子午线剖面图上,胎面由多个曲率半径不同的截面形成,将该轮胎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在将内压充填至正规内压的5%的状态下,将位于所述胎面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中央侧的中央部圆弧的曲率半径设为TR1、从赤道面到所述中央部圆弧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为止的宽度即轮廓范围设为Li,将轮胎宽度方向上所述胎面的宽度即胎面展开宽度设为TDW,以及将所述胎面中轮胎径向上的半径最大部分的直径即轮胎外径设为OD时,在以下公式 (1)中,由所述轮廓范围Ll与所述胎面展开宽度TDW所限定的Kl满足0. 6彡Kl彡0. 9,且在以下公式(2)中,由所述中央部圆弧的曲率半径TRl和所述轮胎外径OD所限定的K2满足 2. 0 < K2。Kl = Li/(TDffX 0. 5). . . (1)K2 = TR1/0D . . . (2)本专利技术中,将根据上述公式(1)、由轮廓范围Ll和胎面展开宽度TDW计算出的Kl 设定在0. 6 < Kl < 0. 9的范围,同时将根据上述公式(2)、由中央部圆弧的曲率半径TRl和轮胎外径OD计算出的K2设定在2. 0 < K2的范围,由此可使胎面的截面接近平坦的形状。 由此,可增大例如FF方式车辆的后轮在低负荷时的接地面积,因此可增加低负荷时的转弯能力。因此,由于可以在制动和驱动时,改善尤其是低负荷时作用于车辆的横向力量的变化,因此能够抑制车辆偏向。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优选方式是,胎面部由具有形成所述胎面的冠部胎面和位于所述冠部胎面的轮胎径向内向的基部胎面的胎面部橡胶形成,所述冠部胎面由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冠部胎面和与所述内侧冠部胎面相连、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冠部胎面形成,将从赤道面到所述内侧冠部胎面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为止的宽度设为LC时,在以下公式(3)中,由所述宽度LC和所述胎面展开宽度TDW限定的KC满足 0.9K1彡KC彡1. 1K1,所述内侧冠部胎面的室温下的JIS A硬度为63以上、75以下,所述外侧冠部胎面的室温下的JIS A硬度比所述内侧冠部胎面的室温下的JIS A硬度低3以上、 15以下。KC = LC/ (TDffX 0. 5)…(3)在本方式中,使冠部胎面的硬度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发生变化。即,使靠近轮胎赤道面部分-低负荷时接地的内侧冠部胎面的硬度高于靠近胎肩端部部分-高负荷时接地的外侧冠部胎面的硬度。像这样,通过使低负荷时接地的内侧冠部胎面的刚性高于外侧冠部胎面的刚性,可以更加可靠地增加低负荷时的转弯能力,明显抑制低负荷时的车辆偏向。具体而言,可将内侧冠部胎面的室温下的JIS A硬度设为63以上、75以下。通过将该硬度设为63以上、75以下,可以充分确保内侧冠部胎面的刚性,明显抑制低负荷时的车辆偏向。另一方面,如果设为大于75,则冠部胎面部的耐久性将降低。此外,可将外侧冠部胎面的室温下的JIS A硬度设为比内侧冠部胎面的室温下的JIS A硬度低3以上、15以下。将硬度差设为3以上、15以下,可以充分确保低负荷时外侧冠部胎面的接地面积。另一方面,如果设为大于15,则硬度差较大,将导致不均勻磨损。而且,在满足0.9K1彡KC彡1. IKl的范围内,可以使用具有此硬度差的内侧及外侧冠部胎面。在此范围内,可以在低负荷时产生足够的转弯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另一优选方式是,所述胎面部由具有形成所述胎面的冠部胎面和位于所述冠部胎面的轮胎径向内向的基部胎面的胎面部橡胶形成,所述基部胎面由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基部胎面和与所述内侧基部胎面相连、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基部胎面形成,将从赤道面到所述内侧基部的胎面轮胎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为止的宽度设为LB时,在以下公式(4)中,由所述宽度LB和所述胎面展开宽度TDW限定的KB满足0.9K1彡KB彡1. 1K1,所述内侧基部胎面的室温下的JIS A硬度为55以上、65以下,所述外侧基部胎面的室温下的JIS A硬度比所述内侧基部胎面的室温下的JIS A硬度低3以上、15以下。KB = LB/ (TDffX 0. 5). . . (4)在本方式中,使基部胎面的硬度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发生变化。即,使内侧基部胎面的硬度高于外侧基部胎面的硬度,内侧基部胎面是靠近轮胎赤道面的部分,位于低负荷时接地的内侧冠部胎面的大致轮胎径向内向,外侧基部胎面是靠近胎肩端部的部分,位于高负荷时接地的外侧冠部胎面的大致轮胎径向内向。这样,通过使低负荷时接地的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部分的刚性高于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部分的刚性,可以更加可靠地增加低负荷时的转弯能力,明显抑制低负荷时的车辆偏向。具体而言,可将内侧基部胎面的室温下的JIS A硬度设为55以上、65以下。通过将该硬度设为阳以上、65以下,可以充分确保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部分的刚性,明显抑制低负荷时的车辆偏向。另一方面,如果设为大于65,则胎面花纹根部的耐久性将降低。此外,可使外侧基部胎面的室温下的JIS A硬度比内侧基部胎面的室温下的JIS A硬度低3以上、15以下。通过将硬度差设为3以上、15以下,低负荷时,可以充分确保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部分的刚性,明显抑制低负荷时的车辆偏向。另一方面,如果设为大于 15,则硬度差较大,将导致不均勻磨损。在满足0.9K1彡KB彡1. IKl的范围内,可以使用具有此硬度差的内侧及外侧基部胎面。在此范围内,可以在低负荷时产生足够的转弯能力。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充气轮胎,可在低负荷时产生足够的转弯能力,抑制车辆偏向。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在子午线剖面图上,胎面由多个曲率半径不同的截面形成,其特征在于将该轮胎组装于正规轮辋,且在内压充填至正规内压的5%的状态下,将位于所述胎面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中央侧的中央部圆弧的曲率半径设为TR1、从赤道面到所述中央部圆弧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为止的宽度即轮廓范围设为L1,将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所述胎面的宽度即胎面展开宽度设为TDW,以及将所述胎面中轮胎径向上的直径最大部分的直径即外径设为OD时,在以下公式(1)中,由所述轮廓范围L1与所述胎面展开宽度TDW所限定的K1满足0.6≤K1≤0.9,且在以下公式(2)中,由所述中央部圆弧的曲率半径TR1和所述轮胎外径OD所限定的K2满足2.0<K2。K1=L1/(TDW×0.5)...(1)K2=TR1/OD    ...(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田谦一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