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生食酱泥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92529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食酱泥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暂养干净的鲜活泥蚶,特点是用带壳泥蚶重量1.5~2.5倍的调味液浸渍7~10d,包装后进一步经3~5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即得到可以生食的酱泥蚶制品;其制备方法包括将鲜活泥蚶暂养干净的步骤,然后加入调味液浸渍的步骤,最后将含有调味液的酱泥蚶用塑料袋包装,进一步经3~5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冷藏的步骤,优点是口感适宜、味道鲜美、食用安全而保质期限较长,其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泥蚶制品,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泥蚶(T^iWarca ^rmom)俗称花蚶、血蚶等,是一种栖息于浅海软泥滩中的广温性双壳类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域的中国、韩国、泰国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家,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山东半岛以南沿海,是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常见的海水养殖贝类,产量颇丰。泥蚶肉有重要的食用、药用价值,《医林纂要》注“蚶肉补心血、 散瘀血、除烦醒酒、破结消痰”,《日华子本草》注“蚶肉益血色”,《本草纲目》记载蚶肉“润五脏、益血色”,具有散积消淤、制酸化疾、补血健胃之功效,自古以来是民间喜食的珍贵滋补佳品,唐代时曾为宫廷贡品。泥蚶肉营养丰富,蚶血鲜红,肉味可口,沿海居民往往不经烧熟煮透而生食。但随着沿海经济的腾飞,海水养殖环境恶化,贝类极易受到各种微生物污染,食用生食水产品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因此如何不破坏贝肉原有风味,又能彻底杀灭生食贝类中的微生物、病毒和寄生虫,延长保质期,提高贝类食用安全性一直是水产加工业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对泥蚶的加工研究较少,除鲜食外,只有少量制成泥蚶罐头销售,其加工几乎未形成产业化,加工量的限制已很难满足泥蚶养殖业快速增长的需要。因此寻找养殖泥蚶加工新途径,开发泥蚶加工产品已成为贝类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食品辐照源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6tlCo或137Cs产生的Y射线和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或X射线。传统的食品辐照源多采用6tlCo产生的、射线,辐照装置需要不断补充钴源、并存在辐射安全、废源回收处理等问题;而电子束的产生仅依靠电能作为能源,不需要借助任何放射性元素,无核恐怖概念,此外相同的输出功率电子加速器辐照站比6tlCo辐照站的总造价低,占地面积少。所以随着钴源售价的飞涨、废源处理费用的上升,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保优势,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迅猛发展。至今全球已有200 多种辐照食品在40多个国家获得批准,每年的加工量近50万吨,大量辐照食品进入了商业化和国际贸易,辐照水产品也是世界上除了香辛料、根茎类植物(抑制发芽)外主要的辐照处理食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口感适宜、味道鲜美、食用安全而保质期限较长的酱泥蚶生食水产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生食酱泥蚶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食酱泥蚶制品,包括暂养干净的鲜活泥蚶,用带壳泥蚶重量1. 5 2. 5倍的调味液浸渍7 10d,包装后进一步经3飞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即得到可以生食的酱泥蚶制品。冷藏条件下保质期能达到6个月以上。所述的调味料由黄酒、水、酱油、糖、味精按重量比为1 :0. 67 1.33 :2 2. 67 0. 5 0. 67 0. 13 0. 33的比例配制而成。所述的调味液浸渍7 10d,每隔1天需要搅拌一次。所述的鲜活泥蚶经调味液浸渍后,用塑料袋包装后进一步经3、KGy剂量电子束_田 ο一种生食酱泥蚶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鲜活泥蚶,清洗外壳淤泥后,洁净海水浸养6、h,洗净浙干表面水分;(2)取上述暂养干净的带壳泥蚶,加入带壳泥蚶重量1.5^2. 5倍的调味液浸渍7 10d, 每隔Id搅拌一次,得到酱泥蚶;(3)将上述含有调味液的酱泥蚶用塑料袋包装,进一步经3、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冷藏。所述的调味料由黄酒、水、酱油、糖、味精按重量比为1 :0. 67 1.33 :2 2. 67 0. 5 0. 67 0. 13 0. 33的比例配制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用带壳泥蚶重量1.5 2. 5倍的调味液浸渍 7 10d,包装后进一步经;Γ5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得到的生食的酱泥蚶制品,浸渍时,鲜活泥蚶能自动启开双壳将调味液灌入鲜蚶中,使泥蚶具有浓郁的酱香味,同时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采用电子束冷杀菌技术具有操作方便、不升温、无二次污染、低能耗、安全可靠、能较好地保持食品原有风味等优点,辐照电子剂量太低达不到灭菌效果,太高(10 KGy以上) 有可能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采用;Γ5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可保障其食用安全性并且冷藏条件下保质期能达到6个月以上。调味料由黄酒、水、酱油、糖、味精按重量比为1 0. 67 1. 33 :2 2. 67 :0. 5 0. 67 :0. 13 0. 33的比例配制而成,调味效果好,使其既不失原有风味,又具有较佳口味;调味液浸渍过程中,每隔Id搅拌一次,使调味液较好的灌入鲜蚶中,且在蚶肉中均勻分布。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口感适宜、味道鲜美、食用安全而保质期限较长的酱泥蚶生食水产品,其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生食酱泥蚶制品,包括暂养干净的鲜活泥蚶,用带壳泥蚶重量2. 5倍的调味液浸渍7d,用塑料袋包装后进一步经5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即得到可以生食的酱泥蚶制品。冷藏条件下保质期能达到6个月以上。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调味料由黄酒、水、酱油、糖、味精按重量比为1 :0. 67 2 0. 5 0. 13的比例配制而成,调味液浸渍过程中,每隔1天需要搅拌一次。该生食酱泥蚶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鲜活泥蚶,清洗外壳淤泥后,洁净海水浸养6、h,洗净浙干表面水分;(2)取上述暂养干净的带壳泥蚶,加入带壳泥蚶重量2.5倍的调味液浸渍7d,每隔Id搅拌一次,得到酱泥蚶,该调味料由黄酒、水、酱油、糖、味精按重量比为1 :0. 67 2 :0.5:0. 13 的比例配制而成;(3)将上述含有调味液的酱泥蚶用塑料袋包装,进一步经5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冷藏。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一种生食酱泥蚶制品,包括暂养干净的鲜活泥蚶,用带壳泥蚶重量2倍的调味液浸渍8d,用塑料袋包装后进一步经4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即得到可以生食的酱泥蚶制品。冷藏条件下保质期能达到6个月以上。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调味料由黄酒、水、酱油、糖、味精按重量比为1 :1 2.3 0.6 0. 23的比例配制而成,该调味液浸渍过程中,每隔1天需要搅拌一次。该生食酱泥蚶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鲜活泥蚶,清洗外壳淤泥后,洁净海水浸养6、h,洗净浙干表面水分;(2)取上述暂养干净的带壳泥蚶,加入带壳泥蚶重量2倍的调味液浸渍8d,每隔Id搅拌一次,得到酱泥蚶,该调味料由黄酒、水、酱油、糖、味精按重量比为1 :1 :2.3:0.6:0. 23的比例配制而成。;(3)将上述含有调味液的酱泥蚶用塑料袋包装,进一步经4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冷藏。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一种生食酱泥蚶制品,包括暂养干净的鲜活泥蚶,用带壳泥蚶重量1.5倍的调味液浸渍10d,用塑料袋包装后进一步经3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即得到可以生食的酱泥蚶制品。冷藏条件下保质期能达到6个月以上。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调味料由黄酒、水、酱油、糖、味精按重量比为1 1.33 2. 67 0.67: 0.33的比例配制而成,该调味液浸渍过程中,每隔1天需要搅拌一次。该生食酱泥蚶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鲜活泥蚶,清洗外壳淤泥后,洁净海水浸养6、h,洗净浙干表面水分;(2)取上述暂养干净的带壳泥蚶,加入带壳泥蚶重量1.5倍的调味液浸渍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食酱泥蚶制品,包括暂养干净的鲜活泥蚶,其特征在于:用带壳泥蚶重量1.5~2.5倍的调味液浸渍7~10d,包装后进一步经3~5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即得到可以生食的酱泥蚶制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鸽徐大伦欧昌荣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