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舱密封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668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密封性高、结构合理的行李舱门密封条,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李舱密封条断面设计不合理,导致车辆在做淋雨实验时,行李舱门进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倒置的U型槽,所述U型槽内侧设有卡角结构,所述U型槽顶部设有密封胶层,所述U型槽两侧设有密封条翻边,所述行李舱密封条顶部设有密封条海绵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传统的密封条结构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密封条翻边及密封胶层,对密封条海绵泡进行了改进,使得密封条密封性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及一种汽车密封结构,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行李 舱密封条。
技术介绍
在雨天行驶或进行洗车时,汽车上的行李舱需要进行密封防水,这就需要一个良 好的密封结构,防止水进入行李舱中导致行李舱浸渍,现有技术中,行李舱密封条断面设计 不合理,导致车辆在做淋雨实验时,都发生行李舱进水现象。中国专利局2010年10月6日公开了一种名称为行李舱门密封结构的技术, 其授权公告号为CN 201597421U。该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李舱门密封结构,包括一 U型 槽,所述U型槽的一边套设有一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上设有导水叉口,在行李舱门关闭 时,所述导水叉口与车门形成导水槽。该技术成本低廉、易于实施,其不足之处在于,该 技术缺少密封条翻边,U型槽顶部缺少密封导向结构,在车门关闭时会导致密封压缩量 不均勻,影响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李舱密封条断面设计不合理,导致车辆 在做淋雨实验时,行李舱门进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密封性高、结构合理的行李舱密封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李舱密封条,包括倒置 的U型槽,所述U型槽内侧设有卡角结构,所述U型槽顶部设有密封胶层,所述U型槽两侧 设有密封条翻边,所述行李舱密封条顶部设有密封条海绵泡。本技术中增加了密封条 翻边,U型槽内设置了密封胶层,以保证充分密封,对U型槽内侧设有卡角结构进行了完善, 以保证密封条卡入后围止口边后有足够的保持力不会脱落,U型槽顶部上表面设置了密封 条海绵泡,保证了密封的均勻性,后备舱门关闭后,密封条海绵泡可以保持均勻足够的密封 压缩量,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卡角结构由U型槽内侧凸起构成,保证密封 条卡入后围止口边后有足够的保持力不会脱落。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条海绵泡为中空结构,顶部设有凸起,此种结构可以起到密封 导向作用,以保证行李舱门关闭后有均勻足够的密封压缩量。本技术对传统的密封条结构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密封条翻边及密封胶层,对 密封条海绵泡进行了改进,使得密封条密封性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1.后围止口边,2.行李舱内饰板,3.行李舱门内板,4.密封条翻边,5. U型槽, 6.密封胶层,7.密封条海绵泡,8.卡角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行李舱密封条(如图1所示)。包括倒置的U型槽5,所述U型槽5内壁有卡角 结构8,所述卡角结构8由U型槽5内侧凸起的内壁构成,使每条披边与后围止口边1的干 涉量都保证有0. 5mm 1. Omm,以保证密封条卡入后围止口边1后有足够的保持力不会脱 落,U型槽5顶部喷涂了密封胶层6,以保证在此位置的密封性能,所述U型槽5两侧延伸有 密封条翻边4,使其与后围止口边1有合适的干涉量2mm 3mm,以保证充分密封,所述U密 封条顶部有密封条海绵泡7,所述密封条海绵泡7为中空结构,顶部为人字形凸起,此种结 构可以起到密封导向结构,以保证行李舱门关闭后有均勻足够的密封压缩量。在安装密封 条时,将后围止口边1卡入U型槽5内,后围止口边1边缘卡入密封胶层6中,充分密封,将 密封条翻边4与后围止口边1压紧连接,U型槽5 —侧与行李舱门内板3压紧,当行李舱门 关闭后,行李舱内饰板2会与密封条海绵泡7压紧,保证了整体密封效果。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权利要求1.一种行李舱密封条,包括倒置的U型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5)内侧设有 卡角结构(8 ),所述U型槽(5 )顶部设有密封胶层(6 ),所述U型槽(5 )开口处一侧设有密封 条翻边(4 ),所述行李舱密封条顶部设有密封条海绵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行李舱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角结构(8)由U型槽(5)内 侧凸起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行李舱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海绵泡(7)为中空 结构,所述密封条海绵泡(7)顶部设有凸起。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密封性高、结构合理的行李舱门密封条,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李舱密封条断面设计不合理,导致车辆在做淋雨实验时,行李舱门进水的问题,本技术包括倒置的U型槽,所述U型槽内侧设有卡角结构,所述U型槽顶部设有密封胶层,所述U型槽两侧设有密封条翻边,所述行李舱密封条顶部设有密封条海绵泡。本技术对传统的密封条结构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密封条翻边及密封胶层,对密封条海绵泡进行了改进,使得密封条密封性大大提高。文档编号B60J10/08GK201895562SQ20102059637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丁勇, 何方伟, 吴成明, 徐杰, 李书福, 李萌华, 杨健, 毕连生, 赵福全, 陈磊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行李舱密封条,包括倒置的U型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5)内侧设有卡角结构(8),所述U型槽(5)顶部设有密封胶层(6),所述U型槽(5)开口处一侧设有密封条翻边(4),所述行李舱密封条顶部设有密封条海绵泡(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萌华徐杰何方伟毕连生陈磊吴成明丁勇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