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近空间密封舱的温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0444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31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临近空间密封舱的温度控制系统,包括:舱壁换热器,其布置在密封舱的舱壁上,用以获取舱外冷源;蓄冷换热器,其内具有蓄冷工质,其输入端通过液体管路连接所述舱壁换热器的输出端,其输入端或输出端处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一旁通管路,其通过液体管路并联在所述蓄冷换热器两端,其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气液换热器,其用以和舱内换热,其输入端通过液体管路连接所述蓄冷换热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通过液体管路连接所述舱壁换热器的输入端;以及采集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满足临近空间密封舱载人飞行在上升、停留、下降过程中的温度需要,解决外界环境变化距离对舱内温度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临近空间飞行器领域,尤其涉及临近空间密封舱的温度控制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临近空间(Nearspace,20~100km高度的高空)独特的资源优势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临近空间飞行器凭借其综合能力较强、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成为各国争相研发的热点,临近空间载人旅行、高空实验、摄影勘探、导航等领域逐渐得到开发利用,其中,临近空间短期载人旅行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产业,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但为了保证载人旅行的安全、提高人员舒适度,就必须做好密封舱相应的温度控制。然而,由于临近空间独特的气温、气压等环境因素,使得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温度控制措施既不同于通常的航空飞行器,也不同于大气层外卫星等航天器。在20km以下的近地空间,气温和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而在临近空间中则不同,每千米高度约升温2℃,而气压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在20km高度处,气温-57℃,大气压力约5500Pa,而在50km高度处,气温升至-3℃,大气压力降至80Pa。由于临近空间飞行器所处空间的热环境特殊性,使其温度控制具有与卫星或地面设备明显不同的“特殊性”,需要研究适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温度控制技术,特别是针对短期载人飞行的密封舱,必须采用特殊的设计理念,满足人员对舱内环境温度的需求。密封舱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变化较为剧烈,必须实现外界环境的隔绝,采用相对独立的温度控制措施,而密封舱在临近空间停留过程中,外界环境相对较为稳定,可以充分利用外界环境冷源,与外界进行良好和相对稳定的冷热交换,同时为保证下降过程中对冷量的需求,减少系统的复杂性,对制冷设备进行冷量补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临近空间密封舱的温度控制系统,能够满足临近空间密封舱载人飞行在上升、停留、下降过程中的温度需要,解决外界环境变化距离对舱内温度影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临近空间密封舱的温度控制系统,包括:舱壁换热器,其布置在密封舱的舱壁上,用以获取舱外冷源;蓄冷换热器,其内具有蓄冷工质,其输入端通过液体管路连接所述舱壁换热器的输出端,其输入端或输出端处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一旁通管路,其通过液体管路并联在所述蓄冷换热器两端,其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气液换热器,其用以和舱内换热,其输入端通过液体管路连接所述蓄冷换热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通过液体管路连接所述舱壁换热器的输入端;以及采集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采集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打开,则管路液体工质依次循环流经舱壁换热器、第一旁通管路、气液换热器构成舱壁换热器供冷回路;所述采集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二控制阀打开,则管路液体工质流经舱壁换热器后同时流经蓄冷换热器和第一旁通管路、之后流经气液换热器构成循环的舱壁换热器供冷蓄冷回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二旁通管路,其通过液体管路并联在所述舱壁换热器的两端,其上设置有由所述采集控制器控制的第三控制阀;所述舱壁换热器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处设有第四控制阀;所述采集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二控制阀关闭、第三控制阀打开、第四控制阀关闭,则管路液体工质依次循环流经第二旁通管路、蓄冷换热器、气液换热器构成蓄冷换热器供冷回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三旁通管路,其通过液体管路并联在所述气液换热器的两端,其上设有由所述采集控制器控制的第五控制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和第五控制阀均包括一由所述采集控制器控制调节流经的管路液体工质流量的电动调节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液体管路上并用以为液体管路补加管路液体工质的储液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循环风机,其设置在气液换热器上,用以驱动空气循环加速气液换热器的换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电加热器,其设置在所述循环风机输出的通风管路上,并由采集控制器控制启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液体泵,其设置在液体管路中,用以驱动管路液体工质循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液体管路上的手动控制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密封舱的舱壁上设置舱壁换热器,从而可以获取到密封舱之外的冷源,设置蓄冷换热器,从而能够对该冷源进行储蓄,实现在临近空间停留阶段的蓄冷换热器的载蓄冷,降低蓄冷换热器的重量,实现蓄冷换热器的再利用,并且设置第一旁通管路,能够对舱壁换热器的冷源直接利用,对舱内进行供冷,蓄冷或供冷的选择和调节可由采集控制器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实现。通过对蓄冷和供冷的选择和调节,满足临近空间密封舱载人飞行在上升、停留、下降过程中的温度需要,解决外界环境变化距离对舱内温度影响的问题。通过管路回路切换,满足临近空间不同外界环境条件下舱内制冷的需求,此外还通过电加热器满足舱内制热需求,实现了临近空间密封舱不同飞行阶段对舱内温度调节的目的,系统简单可靠,可以多次重复使用,降低了使用费用,缩短了发射流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临近空间密封舱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气液换热器1,循环风机2,电加热器3,液体泵4,蓄冷换热器5,舱壁换热器6,储液器7,采集控制器8,第五控制阀9,第一控制阀10,第四控制阀11,第二控制阀12,第三控制阀13,压力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5,手动阀门16,液体管路17,通风管路18,第一旁通管路P1,第二旁通管路P2,第三旁通管路P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本专利技术采用蓄冷换热器和舱壁换热器结合,可以在密封舱飞行的不同阶段合适地为舱内供冷,调整不同的换热回路(换热回路包括供冷回路和/或蓄冷回路),实现密封舱在上升、停留和下降全过程中舱内温度的适应性保障,满足密封舱载人飞行的温度需要,解决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对舱内温度造成影响的问题;在临近空间停留阶段,可切换至相应换热回路,通过舱壁换热器采集舱外冷源,对蓄冷换热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临近空间密封舱的温度控制系统,包括:舱壁换热器,其布置在密封舱的舱壁上,用以获取舱外冷源;蓄冷换热器,其内具有蓄冷工质,其输入端通过液体管路连接所述舱壁换热器的输出端,其输入端或输出端处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一旁通管路,其通过液体管路并联在所述蓄冷换热器两端,其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气液换热器,其用以和舱内换热,其输入端通过液体管路连接所述蓄冷换热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通过液体管路连接所述舱壁换热器的输入端;以及采集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近空间密封舱的温度控制系统,包括:
舱壁换热器,其布置在密封舱的舱壁上,用以获取舱外冷源;
蓄冷换热器,其内具有蓄冷工质,其输入端通过液体管路连接所述舱壁换
热器的输出端,其输入端或输出端处设有第一控制阀;
第一旁通管路,其通过液体管路并联在所述蓄冷换热器两端,其上设置有
第二控制阀;
气液换热器,其用以和舱内换热,其输入端通过液体管路连接所述蓄冷换
热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通过液体管路连接所述舱壁换热器的输入端;以及
采集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空间密封舱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采集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打开,则管路液体工质依
次循环流经舱壁换热器、第一旁通管路、气液换热器构成舱壁换热器供冷回路;
所述采集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二控制阀打开,则管路液体工质
流经舱壁换热器后同时流经蓄冷换热器和第一旁通管路、之后流经气液换热器
构成循环的舱壁换热器供冷蓄冷回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近空间密封舱的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第二旁通管路,其通过液体管路并联在所述舱壁换热器的两端,其上设置
有由所述采集控制器控制的第三控制阀;所述舱壁换热器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处
设有第四控制阀;所述采集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第二控制阀关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培杰包轶颖韩海鹰刘东晓冯淑红范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