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3994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驻车制动装置,其在实现杆单元小型化,并同时实现容易且可靠的操作以及提高基座和制动杆的刚性。驻车制动装置中,内拉索(62)如实线所示,在制动踏板(3)未被踏下的初始状态下,相对于拉索引导件(36)以距离(a)分离,并如双点划线所示,在踏下制动踏板(3)的制动状态下卷挂在拉索引导件(36)上。将踏板枢轴(33)的中心(C1p)和外拉索(61)的一端(Cuc)连结的直线(L1)与将踏板枢轴(33)的中心(C1p)和枢销(35)的中心(Cpp)连结的直线(L2)的交角(θ)在初始状态下为钝角,并随着踏下制动踏板(3)而变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为机动车的驻车制动器使用的驻车制动装置,还涉及一种实现杆单元小型轻量化,并同时实现容易且可靠的操作以及提高基座和制动杆的刚性的技术。
技术介绍
通常机动车用的驻车制动器包括在驾驶席上设置的杆单元;在左右后轮上安装的驻车制动鼓;以及将杆单元的动作向两驻车制动鼓传递的制动拉索。作为驻车制动器, 以往存在驾驶员用手把持并拉起制动杆(或者拉到身前)的手动式制动器(参照专利文献 1),但以驾驶员容易施加较大操作力等为目的,而驾驶员用脚踏下制动踏板的脚踏式驻车制动器也在增加(参照专利文献2、3)。驻车制动器的杆单元由固定在车身(挡板(dash panel)等)上的基座、通过杆枢轴由基座支承为摆动自如的制动踏板或制动杆、以及将制动踏板或制动杆保持在制动位置的棘轮结构等构成。棘轮机构具有固定在基座(或者,制动踏板或制动杆)上的棘轮板、保持在制动踏板或制动杆(或者基座)上的棘爪(卡合爪)、将棘爪向棘轮板侧施力的弹簧。 通过棘爪与棘轮板的棘轮齿卡合,保持制动踏板和制动杆。在专利文献2、3的脚踏式杆单元的情况下,制动拉索由一端固定在基座上的外拉索和一端通过拉索枢轴支承在制动踏板上的内拉索构成,通过踏下制动踏板,内拉索被从外拉索拉出。在制动踏板上一体形成有具有弯曲的引导部的拉索引导件,内拉索卷挂在拉索引导件的引导部上。在这种脚踏式驻车制动器中,通过改变拉索引导件与杆枢轴的位置关系或引导部的曲率,根据制动踏板的踏下角度,能够自由设定杠杆比(踏板的踏下量与内拉索的拉出量的比)。通常,在脚踏式驻车制动器中,通过在踏下初期(在驻车制动鼓内的制动蹄的间隙消失的范围内)使杠杆比变小,内拉索拉出迅速,而通过在踏下终期(在实际开始制动的范围内)使杠杆比变大,减缓内拉索的拉出(即拉力增大)。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6257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3M581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9-101767号公报在现有的脚踏式驻车制动器中,由于采用内拉索始终卷挂在拉索引导件的引导部上的结构,因此为了在踏下初期充分拉出内拉索,要求足够大的拉索引导件。若拉索引导件增大,则制动杆及基座当然也增大,除了造成杆单元大型化以及重量增大之外,也不可避免驾驶席周围的布置自由度降低等问题。而且,尽管也可考虑不使用拉索引导件而通过拉索枢轴直接拉出内拉索的方法,但在该情况下,由于杠杆比的设定自由度非常小(即,由于杠杆比由杆枢轴与拉索枢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决定),因此例如在踏下终期的拉索的拉出量变得非常小,可能无法利用充足的制动力进行驻车制动。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杆单元中,为了实现提高制动杆的刚性等,通过具有间隔地配置一对钢板来形成制动杆的摆动基部,并在摆动基部的中空部配置棘轮板。然而,在该杆单元情况中,由于通过跨过由一对钢板形成的摆动基部中的一方并穿过基座的螺栓分别支承棘轮板的两端,因此需要防止操作制动杆时的摆动基部与螺栓之间的干涉。 由此,棘轮板必须采用全长长的板,且固定棘轮板的基座也当然变大,因此除了导致杆单元大型化以及重量增大之外,不可避免驾驶席周围的布置自由度下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背景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驻车制动装置,该驻车制动装置实现杆单元小型轻量化,并同时实现容易且可靠的操作以及提高基座和制动杆的刚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为一种驻车制动装置,其搭载在车辆上,其特征在于,具备基座,其固定在车身上;制动杆,其摆动自如地支承在所述基座上,并从初始位置以规定的角度范围摆动;制动拉索,其一端支承在所述制动杆上;拉索引导件,其卷挂所述制动拉索, 其中,所述制动拉索在所述初始位置相对于所述拉索引导件分离,在所述制动杆摆动至规定的卷挂开始角度时与所述拉索引导件接触,当所述制动杆摆动超过所述卷挂开始角度时,所述制动拉索卷挂在所述拉索引导件上。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驻车制动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拉索具有一端固定在车身侧的外拉索,所述制动杆通过杆枢轴支承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制动拉索通过拉索枢轴支承在所述制动杆上,将所述杆枢轴和所述外拉索的一端连结的第一直线与将所述杆枢轴和所述拉索枢轴连结的第二直线的交角随着所述制动杆从所述初始位置摆动而变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驻车制动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动杆的摆动范围的终期,所述拉索引导件上的相对于该制动杆的摆动量的所述制动拉索的卷挂长度逐渐增加。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在第一 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驻车制动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拉索包括杆侧拉索,其一端支承在所述制动杆上,并卷挂在所述拉索引导件上;均衡器,其与所述杆侧拉索的另一端连结;左右后制动拉索,它们具有所述外拉索和各自的一端与所述均衡器连结的内拉索。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在第一 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驻车制动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通过杆枢轴摆动自如地支承在所述基座的间隙内,并且由以规定间隙对置的第一及第二杆板构成,所述驻车制动装置具备棘轮板,其配置在所述制动杆的间隙内,且两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棘爪,其由所述制动杆支承,且与所述棘轮板卡合,其中,所述棘轮板通过跨过所述第一杆板的紧固部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杆板在所述杆枢轴的轴向观察下,在所述制动杆的任一摆动位置均不与所述紧固部件重合。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在第一 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驻车制动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板具有在所述杆枢轴的轴向观察下,在所述制动杆摆动时与所述紧固部件重合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二杆板在所述杆枢轴的轴向,在所述制动杆的摆动范围内相对于该紧固部件分离。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制动拉索在制动杆的摆动初期由制动杆直接拉出,在摆动终期通过拉索引导件牵引,因此不用无益地增大拉索引导件就能适当地设定杠杆比,并且在摆动终期能够平滑地进行制动拉索的牵引。另外,根据第二方面,由于随着制动杆摆动,杠杆比增大,因此能够实现自然的操作感。另外,根据第三方面,制动拉索的牵引量在制动杆的摆动终期增大,因此能够通过驻车制动器更可靠地进行驻车制动。另外,根据第五方面,由于在第一、第二杆板之间配置棘轮板,因此不会因作用在棘轮机构上的力而对棘轮板作用横向力和扭转力,能够实现平滑的制动操作。另外,根据第六方面,由于棘轮板仅固定在第一基板上,在制动杆的摆动范围内,第二杆板不与紧固部件干涉,因此能够采用刚性和强度优良的较大部件作为第二杆板(即,制动杆)。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杆单元的主要部分透视立体图。图2是以卸下左基座板的状态示出杆单元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棘轮机构的侧视图。图4是棘轮机构的动作说明图。图5是表示踏下初期的制动踏板与内拉索的关系的图。图6是表示踏下终期的制动踏板与内拉索的关系的图。图7是表示踏板行程与杠杆比的关系的曲线图。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杆单元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杆单元的侧视图。符号说明1杆单元2基座3制动踏板(制动杆)4复位弹簧5棘轮机构6制动拉索33踏板枢轴(杆枢轴)35枢销36拉索引导件61外拉索62内拉索(制动拉索)71杆单元72基座73制动杆74制动拉索(杆侧制动拉索)76杆枢轴77拉索引导件81调节器83均衡器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驻车制动装置,其搭载在车辆上,其特征在于,具备:基座,其固定在车身上;制动杆,其摆动自如地支承在所述基座上,并从初始位置以规定的角度范围摆动;制动拉索,其一端支承在所述制动杆上;拉索引导件,其卷挂所述制动拉索,所述制动拉索在所述初始位置相对于所述拉索引导件分离,在所述制动杆摆动至规定的卷挂开始角度时与所述拉索引导件接触,当所述制动杆摆动超过所述卷挂开始角度时,所述制动拉索卷挂在所述拉索引导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中史景增田觉杉山智哉大山崇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大塚工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