榄香烯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4808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榄香烯脂质体新剂型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制剂在肝脏中的分布高,而在肾脏中的分布少,生物利用度高,靶向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注射液,利于疾病的治疗。它含有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总榄香烯异构体含量≥75%的提取物,将榄香烯与磷脂、胆固醇等辅料制备成脂质体,分散相的平均粒径≤500nm。膜材磷脂可以采用天然磷脂、或氢化的大豆磷脂或合成磷脂。磷脂与药物的重量比为0.4∶1~40∶1,制剂中总榄香烯异构体的最终浓度为1~10mg/ml。榄香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乙醇注入法、反相蒸发法、挤出法、机械法等。  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脂质体可以制成口服、注射、输液、气雾剂、固体制剂等剂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确切地说它是脂溶性药物榄香烯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榄香烯是从中药或某些植物中提取得到的倍半萜烯类混合物,拉丁名为elemenum,英文名为elemene。榄香烯为以β-榄香烯为主和含有少量其他倍半萜烯(α-榄香烯、γ-榄香烯、δ-榄香烯)的混合物。β-榄香烯的化学结构为1-甲基-1-乙烯基-2,4-二异丙烯基环己烷,分子式为C15H24,有挥发性,脂溶性强。榄香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癌性胸、腹水,肝癌、宫颈癌、脑瘤、肺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其在杀伤癌细胞的时候,并不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其治疗癌性胸腹水时,效果显著优于顺铂。药理研究表明,榄香烯具有改善微循环、升高白细胞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榄香烯是一个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抗癌药物。榄香烯可以从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也叫温莪术)、香茅(Cymbopoqon Citratus(DC.)Stapt)、人参、白术、莪术、广藿香、没药、丁香、毛苍术、蛇床子、防风、天女木兰等60余种中药和植物中提取得到。其中温郁金、香茅在我国资源充足,价廉易得。近年来,天然药物的抗癌活性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1977年,莪术油作为抗癌药物就已经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3年,郭永等首次从温莪术中提取得到榄香烯,之后时继彗等首次报道榄香烯具有抗癌活性。榄香烯为强脂溶性成分,不溶于水,临床上一般都是将其制成乳剂应用。有专利(公开号CN1076613A)涉及榄香烯乳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得到的注射液为乳剂,粒径较大,平均粒径一般不超过15μm,特别是不超过2μm。粒径较大,会有静脉刺激性和产生疼痛。有专利(公开号CN1507857A)涉及榄香烯脂肪乳注射液及制备方法,得到脂肪乳注射液,粒径较大,pH值偏高,最高可达pH10,超过静脉注射pH允许范围。有专利(公开号CN1221607A)脂溶性药物脂质体生产工艺及榄香烯脂质体注射液。原料在临界或超临界的二氧化碳下溶解后,然后缓慢地释放二氧化碳并加入分散液。最后过1μm的微孔滤膜得到成多层脂质体,粒度仍然很大有专利(公开号CN1244389A)涉及榄香烯注射液及制备方法。用丙二醇和CremphorEL(聚氧乙烯甘油三蓖麻油酸酯35)溶解榄香烯得到澄明溶液,但丙二醇、CremphorEL用量均过大,二者用量分别是榄香烯量的7.5-14倍,9-16倍。CremphorEL用量过大,会产生过敏反应(Allen Zhang J.et al.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C remphor EL free liposome-basedpaclitaxel(LEP-ETU)formul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biopharmaceutics.xx(2004)1-11)。有专利(公开号CN1508176A)涉及榄香烯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及制剂和制备方法,得到包合物冷冻干燥制备冻干粉针,但冷冻干燥耗时长,榄香烯又具有挥发性,长时间减压冻干会造成原料的大量损失。有专利(公开号CN1451377 A)涉及榄香烯注射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但是利用旋转蒸发仪成膜和二氧化碳临界和超临界方法来制备。前者没有工业化大生产的可能,且用到氯仿等有毒的有机溶剂,制备前体脂质体中同样用冻干方法处理,不适合榄香烯。以上专利文献所公开的制剂在贮藏稳定性、临床应用的刺激性和过敏反应、抗癌活性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榄香烯新的注射剂型、口服剂型、输液剂型、气雾剂型即榄香烯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以改善榄香烯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榄香烯注射剂稳定性差的缺陷。同时,作为膜材的磷脂,本身无毒,而且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许多保健功能。大量研究证明,磷脂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预防动脉硬化并可清扫血管使其柔软,能显著减轻动脉粥状硬化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清除动脉硬化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变的诱发因素。因此磷脂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治疗作用。本专利技术中用于制备脂质体各种剂型的制剂所需的原料可以使用市售的榄香烯产品(榄香烯提取物)、β-榄香烯产品(β-榄香烯提取物)、香茅提取物、温郁金提取物、姜黄提取物、白术提取物、以及丁香、没药、毛苍术、毛苍术、蛇床子、防风、天女木兰等60余种植物的提取产品,也可以是β-榄香烯、α-榄香烯、γ-榄香烯、δ-榄香烯的单体或他们中的任意几种混合物,还可以是化学合成的榄香烯及其衍生物。榄香烯脂质体含有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总榄香烯异构体含量≥75%的提取物,将榄香烯与磷脂、胆固醇等辅料制备成脂质体,分散相的平均粒径≤500nm。本专利技术制备脂质体的磷脂,可以是大豆卵磷脂、氢化大豆磷脂,也可以是合成磷脂,其组成包括榄香烯、磷脂、胆固醇、。磷脂与榄香烯的重量比为0.4∶1~40∶1,胆固醇与磷脂的重量比为0~4∶1。制剂中总榄香烯异构体的最终浓度为1~10mg/ml。脂质体的包封率≥85%。具体涉及到的剂型为榄香烯脂质体、榄香烯立体稳定脂质体、榄香烯热敏脂质体、榄香烯热敏长循环脂质体、榄香烯纳米脂质体、榄香烯长循环纳米脂质体、榄香烯热敏纳米脂质体、榄香烯热敏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制备方法可以采用能工业化大生产的乙醇注入法、反相蒸发法、挤出法、机械法(包括均质机、乳匀机等各种操作机械制备脂质体的方法)等。制备脂质体所使用的分散介质可以是水、磷酸盐缓冲液、Tris缓冲液、碳酸盐缓冲液、5%葡萄糖水溶液等。用榄香烯脂质体可以制成注射液、输液、口服液、气雾剂和固体制剂等剂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制剂在肝脏中的分布高,而在肾脏中的分布少,靶向效果明显优于专利03114984.7配制的普通注射液,利于疾病的治疗。通过药效学试验也证明了制剂的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制备方法,由下列实施实例举例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取0.4g大豆磷脂,0.1g胆固醇,0.05g榄香烯、适量VE用乙醚注入法或乙醇注入法,注入到10ml的pH 8 Tris缓冲液中,即得榄香烯脂质体。实施例2取0.75g大豆磷脂、0.25g胆固醇、0.075g榄香烯、适量VE用40ml氯仿-乙醚(1∶1)溶解,置于500ml烧瓶中,在旋转薄膜蒸发器上减压成膜并除尽有机溶剂,加25ml 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水化,得榄香烯脂质体实施例3称取0.60g大豆磷脂、0.2g胆固醇、0.075g榄香烯、适量VE加10ml氯仿溶解,置于150ml茄形瓶中,减压蒸发氯仿,在瓶内壁形成一层脂质薄膜。加入5ml氯仿,10ml乙醚,然后加入15ml榄香烯的磷酸盐缓冲液(pH7.4)中,浴式超声3分钟使形成均一单相体系,减压蒸发去除氯仿乙醚至凝胶形成,继续减压蒸发5~10分钟,蜗旋振荡至水性悬浊液即脂质体形成。实施例4称取0.60g大豆磷脂、0.2g胆固醇、0.1g聚乙二醇2000磷脂酰乙醇胺、0.05g榄香烯,即得榄香烯立体稳定脂质体。实施例5称取0.50g合成磷脂即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和二棕榈酰磷脂酰甘油DP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香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总榄香烯异构体含量≥75%的提取物,将榄香烯与磷脂、胆固醇等辅料制备成脂质体,分散相的平均粒径≤500nm。

【技术特征摘要】
1.香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总榄香烯异构体含量≥75%的提取物,将榄香烯与磷脂、胆固醇等辅料制备成脂质体,分散相的平均粒径≤500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榄香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膜材磷脂可以采用天然磷脂、或氢化的大豆磷脂或合成磷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榄香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磷脂与药物的重量比为0.4∶1~40∶1,制剂中总榄香烯异构体的最终浓度为1~10mg/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榄香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脂质体的包封率≥8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榄香烯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具体涉及到的剂型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英杰王秀敏张修宇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