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磁性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85114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和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磁性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纳米Fe↓[3]O↓[4]为磁性种子,以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为载体材料,采用相分离法制备包裹脂溶性药物的磁性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水相为吐温80水溶液或聚乙烯醇水溶液或蒸馏水,油相为聚合物和药物的丙酮溶液,先把Fe↓[3]O↓[4]纳米颗粒超声分散于油相中,再把油相滴加到水相中,搅拌挥发除去丙酮,反复透析和离心分离,除去未包封药物和游离磁粒子,最后冷冻干燥得到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磁性载药微球。所得微球形貌规整,分散性良好,粒径在380nm以下,Fe↓[3]O↓[4]含量为4~8%,药物包封率为9~17%,可以作为新型药物载体用于靶向给药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安全低毒,操作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和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磁性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寻找一种使用方便,能增加病变部位药物浓度,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疗效的给药方式成为临床上通过药物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各种新的药物传递系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近年来,先后发展了脂质体、毫微粒、脂质微球等多种靶向给药系统,它们虽然可以改变药物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的分布,但自身稳定性欠佳、靶向性分布也不理想,又易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所吞噬,难以充分发挥药性。早在1979年,Mosbach等在美国专利文献4335094中公开了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为载体的磁性微球用于靶向药物系统的理念,磁性载药微球是把药物和磁性物质共同包裹于高分子载体(骨架)材料中所形成的稳定制剂,将微球注入体内,同时在病变部位施加一定场强的外磁场,利用磁性药物的流动性能和磁场诱导性能,将磁性药物载体定向于靶区,药物以受控的方式缓慢定位释放,集中发挥作用,相应减少了全身药物水平,从而达到高效、速效、低毒的作用。由于磁性载药微球应用于人体内,所以要求载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磁性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吐温80水溶液或聚乙烯醇水溶液或蒸馏水为水相,以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和脂溶性药物的丙酮溶液为油相,先把Fe↓[3]O↓[4]纳米颗粒超声分散于油相中,再把油相滴加到水相中,搅拌挥发除去丙酮,反复透析和离心分离,除去未包封药物和游离磁粒子,最后冷冻干燥得到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磁性载药微球;其中,所述油相中聚合物浓度为5~40mg/ml,药物浓度为0.1~10mg/ml;所述油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5~2∶1;所述纳米Fe↓[3]O↓[4]用量为聚合物重量的5~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磁性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吐温80水溶液或聚乙烯醇水溶液或蒸馏水为水相,以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和脂溶性药物的丙酮溶液为油相,先把Fe3O4纳米颗粒超声分散于油相中,再把油相滴加到水相中,搅拌挥发除去丙酮,反复透析和离心分离,除去未包封药物和游离磁粒子,最后冷冻干燥得到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磁性载药微球;其中,所述油相中聚合物浓度为5~40mg/ml,药物浓度为0.1~10mg/ml;所述油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5~2∶1;所述纳米Fe3O4用量为聚合物重量的5~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磁性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为聚丙交酯、聚丙交酯-聚乙二醇共聚物、聚丙交酯-聚乙交酯共聚物、聚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聚羟基烷基酸酯、聚β-羟基丁酸酯之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杰王佐滕新荣任天斌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