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榄香烯用于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213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β-榄香烯的新的药物用途。β-榄香烯对脑血管内皮细胞具有高选择性抑制作用,进而抑制了脑肿瘤和脑转移瘤的生长。试验证明,β-榄香烯可以用作药物,用于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用于治疗脑肿瘤如脑神经胶质瘤,和脑转移瘤如肺癌脑转移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提取物β-榄香烯的新的药物用途。
技术介绍
脑肿瘤,其中在成人最为常见的是脑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由于对化疗敏感性低,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化疗,只有患者体力状况较好,则可采用氯乙亚硝腺、环己亚硝腺、甲环亚硝腺等药。近年来,用新一代鬼臼类药物,例如VM-26治疗也获得一定的疗效,但是,一般说来,缓解期通常是3-6个月,预后极为恶劣。至于脑转移瘤例如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脑转移,一般可看作是肿瘤晚期的表现。现在用放射治疗取得一定疗效,而化疗仅仅是作为辅助治疗,在患者一般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方才进行,疗效不显著,有效率低,缓解期短。榄香烯在临床应用已有多年,有严格对照的临床试验证明除胸腹水及浅表性肿瘤瘤内注射以外,榄香烯对其他各个部位的实体瘤疗效不明显。可是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榄香烯对脑胶质瘤glioma的有效率(CR+PR)竟高达46%,对脑转移瘤也取得了类似的结果。并且在病人反复应用后,也没有显示对该药的耐药性。而β-榄香烯是榄香烯的主要的活性组成部分,其制备方法和抗癌活性研究在文献中已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β-榄香烯对脑血管内皮细胞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具有高选择性;进一步研究发现,β-榄香烯通过对脑血管内皮细胞的高选择性抑制作用,可以有效的抑制脑肿瘤的生长和脑转移肿瘤的生长。因此,我们发现,β-榄香烯可以用作药物,用于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进而用于抑制脑肿瘤的生长和脑转移肿瘤的生长,因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β-榄香烯的一种新的用途,即用于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了β-榄香烯用于制备治疗脑肿瘤的药物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了β-榄香烯用于制备治疗脑转移肿瘤的药物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β-榄香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药物配伍,制成药物组合物,用于脑肿瘤,尤其是脑神经胶质瘤,和脑转移瘤,尤其是肺癌脑转移瘤。这种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普通的剂型,如注射剂等形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应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一、β-榄香烯的体外抗肿瘤作用1、实验目的MTT法实验测定β-榄香烯对多种动物及人体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2、仪器设备2.1CO2细胞培养箱,PHARMA SCIENTIFIC2.2酶联免疫检测仪,Labsystems,wellscan,MK.22.3垂直单面双人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厂2.4倒置生物显微镜,37XB/37×BTV,上海光学仪器六厂3、实验材料及配制3.1人体肿瘤脑神经胶质瘤细胞(SHG44)、胃癌细胞(MGC)、人肝癌细胞(QGY)、白血病细胞(HL-60)、肺癌细胞(LAX)、小鼠黑色素瘤(K111)、人乳腺癌细胞株(Bcap-37)、人慢性髓原白血病(K562)、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3.2RPMI(1640)细胞培养基(GIBCO)含10%灭活新生小牛血清(上海赛达生物药业有限公司);L-谷氨酰氨(进口分装,SANGON);丙酮酸钠;1×105U.L-1青霉素,100mg.L-1链霉素;无菌过滤,4℃保存。3.3 0.25%胰蛋白酶溶液(Trypsin)购自Invitrogen公司,-20℃保存。3.4磷酸缓冲液(PBS)NaCl8g,KCl0.2g,Na2HPO41.15g,KH2PO40.2g,溶于1L双蒸水,121℃高压消毒20min,4℃保存。3.5MTT(AMRESCO)溶液用PBS配成5mg/ml溶液。3.6溶解液每100ml去离子双蒸水含SDS10g,异丁醇5ml,浓硫酸0.12ml。4、实验方法β-榄香烯对上述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性通过MTT法测得。具体步骤如下4.1样品制备将β-榄香烯溶解于二甲亚砜中,得到浓度为10mg/ml的溶液。再用PBS作梯度稀释,得到浓度分别为500μg/ml、50μg/ml、5μg/ml、0.5μg/ml、0.05μg/ml的稀释样品。4.2将稀释好的样品加入平底96孔板中,每孔10μl,每点作两个平行测试。将DMSO相应作梯度稀释后加入板中,作为对照。4.3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细胞经胰酶消化并洗涤后悬浮于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经胎盘蓝染色排除法计活细胞数,并调节细胞悬浮液密度至2×105细胞/ml。4.4在平底96孔板中,每孔加入90微升细胞,于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过夜。4.5将加入细胞的平底96孔板在37℃、5%CO2细胞培养箱中保温48小时。4.6每孔中加入10μl5mg/mlMTT溶液,继续在培养箱中保温3~4小时。4.7每孔加入100μl DMSO,继续在培养箱中保温过夜,使生成的甲簪晶体充分溶解。测定492nm光吸收值。4.8根据光吸收值计算β-榄香烯处理后细胞相对存活率。计算公式如下 4.9通过Xlift软件计算β-榄香烯对各肿瘤细胞的IC50。5、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β-榄香烯所测试肿瘤细胞的IC50都等于或大于50μg/ml,对外周血管内皮细胞的IC50都在30--60μg/ml,对脑血管内皮细胞的IC50在0.6--0.8μg/ml。表1、β-榄香烯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 6、结论β-榄香烯在体外对所测试的动物和人体肿瘤结果显示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二、β-榄香烯抗肿瘤动物实验结果1、受试药物1.1名称β-榄香烯乳注射液。相应空白乳剂。1.2提供单位大连远大制药有限公司1.3批号0211201.4含量、制剂标示量含β-榄香烯10mg/ml。1.5配制方法精确量取β-榄香烯乳加入相应空白乳剂稀释至所需浓度即可。给药体积0.5ml/20g鼠。2、实验材料2.1溶剂相应空白乳剂。2.2阳性对照品注射用环磷酰胺,上海华联制药集团出品,每天腹腔给药一次,连续七天。2.3瘤源人体肿瘤肺癌A549、人体肝癌QGY、人体肿瘤卵巢癌ao10/17、人体前列腺癌PC-3M、人体肿瘤肠癌HCT-8、人体乳腺癌Bcap-37、人体肿瘤脑神经胶质瘤SHG44裸鼠体内模型及小鼠脑神经胶质瘤G422模型;人体肿瘤脑神经胶质瘤SHG44细胞、MGC胃癌细胞、QGY肝癌细胞、HL-60白血病细胞及LAX肺癌细胞均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理室传代维持。3实验动物3.1来源裸小鼠由上海中科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沪动合证字第005号。昆明小鼠本院动物房供给,合格证号沪动合证字第107号。3.2体重裸小鼠为6周龄。小鼠18-20克。3.3性别雌雄皆可,每批实验使用同一性别。3.4动物数试验组及阳性对照组裸小鼠每组6只小鼠,昆明小鼠每组10只小鼠,阴性对照各为两组。4剂量设置榄香烯乳50、25及12.5mg/kg次。5给药方案静脉注射给药(i.v),每天2次(B.i.d),连续10天,共给药二十次。6试验对照阴性对照给以与试验组高剂量等体积等浓度的相应空白乳剂,给药方案均为静脉途径,每天2次,连续10天。阳性对照环磷酰胺CTX 30mg/kg,每天一次(q.d),腹腔注射(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β-榄香烯用于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珉宇王小晨刘全海汤生荣任双喜许海杜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远大制药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