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5145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如在说明书中所示的吡唑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大麻素受体相关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吡唑化合物,尤指一种适用于制备治疗大麻素受体相关疾病的药物的吡唑化合物。
技术介绍
由大麻提炼出的大麻素已于几世纪以来被用作治疗药物的一种。比如,被用来作止痛、肌肉放松、刺激食欲及抗惊厥用。近来的研究更指出其具有治疗癌症、缓和慢性发炎疾病,如风湿病及多发性硬化症的功效。 大麻素的作用是受至少两种大麻素受体CB1及CB2受体的介导,此两者都属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超家族。CB1受体主要表现于脑部以调控抑制递质释放,而CB2受体主要表现于免疫细胞以调控免疫反应。相关资料见Matsuda etal.,Nature(1990)346561及Munro et al.,Nature(1993)36561的期刊。 相较于其它GPCRs,CB1受体具有高量表现的特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其被高量表现于脑皮层、海马体、基底核、及小脑中,但于下视丘及脊随中却呈现低量表现。如见Howlett et al.,Pharmacol Rev(2002)54161。其功能可影响到许多神经学及心理学现象,如情绪、食欲、呕吐控制、记忆、空间协调、肌肉张力、及痛觉缺失。如见Goutopoulos et al.,Pharmacol Ther(2002)95103。除了中枢神经系统,其也表现于许多周边器官,如肠、心脏、肺脏、子宫、卵巢、睪丸及扁桃腺。如见Galiègue et al.,Eur J Biochem(1995)23254。 CB2受体其44%与CB1受体相同,而其中有68%是于跨膜区为相同。相关资料见Munro et al.,Nature(1993)36561。相较于CB1受体,CB2受体的高量表现较被限制于脾脏及扁桃腺,而于肺脏、子宫、胰脏、骨髓、及胸腺中则呈低量表现。在免疫细胞中,B细胞所表现的CB2受体为最高量,其次依序为自然杀手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单核球(monocytes)、多形核嗜中性球(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及T淋巴球。相关资料请见Galiègue et al.,Eur JBiochem(1995)23254。CB2受体活化已被证实对于与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如阿兹海默症)相关的炎症具有止痛效果,且也扮演维持骨质密度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角色。相关资料请见Malan et al.,Pain(2001)93239;Benito et al.,JNeurosci(2003)2311136;Ibrahim et al.,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3)10010529;Idris et al.,Nat Med(2005)11774;以及Steffens et al.,Nature(2005)434782。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以发现某些吡唑(pyrazole)化合物具有治疗大麻素受体相关疾病的功效为基础。 本专利技术的一态样中,其特征是如下式(I)的吡唑化合物 式中,X为C(RaRb)或N(Ra),其中每一Ra及Rb各自独立为氢、C1-C10烷基、C3-C20环烷基、C1-C20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R2为氢、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3-C20环烷基、C3-C20环烯基、C1-C20杂环烷基、C1-C20杂环烯基、芳基、杂芳基、或NRcRd,其每一Rc及Rd各自独立为氢、C1-C10烷基、C3-C20环烷基、C1-C20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且每一R1、R3、及R4各自独立为氢、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3-C20环烷基、C3-C20环烯基、C1-C20杂环烷基、C1-C20杂环烯基、芳基、或杂芳基。 依据上述式(I),上述的吡唑化合物的一次群组为X可为CH2或NH;R1可为经卤素取代的芳基(如2,4-二氯苯基);R4可为芳基或杂芳基;R2可为C1-C10烷基、C3-C20环烷基、C1-C20杂环烷基、芳基或NRcRd,其每一Rc及Rd各自独立为氢、C1-C10烷基、C3-C20环烷基、C1-C20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且R3可为氢、卤素或C1-C10烷基。 「烷基」一词是指饱和直链或支链碳氢基团,如-CH3或-CH(CH3)2。「烯基」一词是指包含至少一双键的直链或支链碳氢基团,如-CH=CH-CH3。「炔基」一词是指包含至少一三键的直链或支链碳氢基团,如-C≡C-CH3。「环烷基」一词是指饱和环状碳氢基团,如环己基。「环烯基」一词是指包含至少一双键的非芳香性环状碳氢基团,如环己烯基。「杂环烷基」一词是指具有至少一环杂原子(例如,氮、氧或硫)的饱和环状基团,如4-四氢吡喃基(4-tetrahydropyranyl)。「杂环烯基」一词是指具有至少一环杂原子(例如,氮、氧或硫)及至少一环状双键的非芳香性环状基团,如吡喃基(pyranyl)。「芳基」一词是指具有一或多个芳香环的碳氢基团。芳基基团范例包括苯基(phenyl,Ph)、亚苯基(phenylene)、萘基(naphthyl)、亚萘基(naphthylene)、芘基(pyrenyl)、蒽基(anthryl)、及菲基(phenanthryl)。「杂芳基」一词是指具有一或多个芳香环的碳氢基团,且该芳香环包含至少一杂原子(例如,氮、氧或硫)。杂芳基基团范例包括呋喃基(furyl)、亚呋喃基(furylene)、茀基(fluorenyl)、吡咯基(pyrrolyl)、噻吩基(thienyl)、恶唑基(oxazolyl)、咪唑基(imidazolyl)、噻唑基(thiazolyl)、吡啶基(pyridyl)、嘧啶基(pyrimidinyl)、喹唑啉基(quinazolinyl)、喹啉基(quinolyl)、异喹啉基(isoquinolyl)及吲哚基(indolyl)。 除非有特别指出,否则在此所述的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杂环烷基、杂环烯基、芳基、以及杂芳基可包括经取代及未经取代的基团。可能取代于环烷基、环烯基、杂环烷基、杂环烯基、芳基、以及杂芳基的取代基包含但不受限于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3-C20环烷基、C3-C20环烯基、C1-C20杂环烷基、C1-C20杂环烯基、C1-C10烷氧基、芳基、芳氧基、杂芳基、杂芳氧基、胺基、C1-C10烷胺基、C1-C20二烷胺基、芳胺基、二芳胺基、C1-C10烷基磺胺(C1-C10alkylsulfonamino)、芳基磺胺(arylsulfonamino)、C1-C10烷基亚胺(C1-C10alkylimino)、芳基亚胺(arylimino)、C1-C10烷基磺亚胺(C1-C10alkylsulfonimino)、芳基磺亚胺(arylsulfonimino)、羟基、卤素、硫代基(thio)、C1-C10烷硫基、芳硫基、C1-C10烷硫酰基(alkylsulfonyl)、芳硫酰基(aryltsulfonyl)、酰基胺基(acylamino)、胺基酰基(aminoacyl)、胺基硫酰基(aminothioacyl)、脒基(amidino)、胍基(guanid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如式(Ⅰ)的化合物: *** (Ⅰ), 其中 X为C(R↓[a]R↓[b])或N(R↓[a]),其每一R↓[a]及R↓[b]是各自独立为氢、C↓[1]-C↓[10]烷基、C↓[3]-C↓[20]环烷基、C↓[1]-C ↓[20]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 R↓[2]为氢、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3]-C↓[20]环烷基、C↓[3]-C↓[20]环烯基、C↓[1]-C↓[2 0]杂环烷基、C↓[1]-C↓[20]杂环烯基、芳基、杂芳基、或NR↓[c]R↓[d],其每一R↓[c]及R↓[d]各自独立为氢、C↓[1]-C↓[10]烷基、C↓[3]-C↓[20]环烷基、C↓[1]-C↓[20]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且 每一R↓[1]、R↓[3]、及R↓[4]各自独立为氢、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3]-C↓[20]环烷基、C↓[3]-C↓[20]环烯基、C↓[1]-C ↓[20]杂环烷基、C↓[1]-C↓[20]杂环烯基、芳基、或杂芳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6-10-2 60/848,7421.一种如式(I)的化合物其中X为C(RaRb)或N(Ra),其每一Ra及Rb是各自独立为氢、C1-C10烷基、C3-C20环烷基、C1-C20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R2为氢、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3-C20环烷基、C3-C20环烯基、C1-C20杂环烷基、C1-C20杂环烯基、芳基、杂芳基、或NRcRd,其每一Rc及Rd各自独立为氢、C1-C10烷基、C3-C20环烷基、C1-C20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且每一R1、R3、及R4各自独立为氢、卤素、C1-C10烷基、C2-C10烯基、C2-C10炔基、C3-C20环烷基、C3-C20环烯基、C1-C20杂环烷基、C1-C20杂环烯基、芳基、或杂芳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X为CH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为C1-C20杂环烷基或NRcRd,其每一Rc及Rd各自独立为氢、C1-C10烷基、C3-C20环烷基、C1-C20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X为NH。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R2为C1-C10烷基、C3-C20环烷基、C1-C20杂环烷基或芳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为经卤素取代的芳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为2,4-二氯苯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为经卤素取代的芳基。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1为2,4-二氯苯基。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4为芳基或杂芳基。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2为C1-C10烷基、C3-C20环烷基、C1-C20杂环烷基、芳基或NRcRd,其每一Rc及Rd各自独立为氢、C1-C10烷基、C3-C20环烷基、C1-C20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3为卤素或C1-C10烷基。13.一种治疗大麻素受体相关疾病的方法,包括给予一试体一有效剂量的如下式(I)所示化合物其中,X为C(RaRb)或N(Ra),其每一Ra及Rb各自独立为氢、C1-C10烷基、C3-C20环烷基、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克山戴嘉良曹景博谢琬萍曾喜樑洪明秀赵宇生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国家卫生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