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离合器的膜片杠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1759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双离合器的膜片杠杆,该膜片杠杆为锥型圆盘膜片,包括成一体结构的内孔、支撑指与至少一个操作指,内孔的四周设置有操作指,操作指的另一端围绕设置有支撑指,相邻的操作指之间设置有一号切口,一号开口部延伸至内孔,一号闭口部延伸至支撑指的内部,支撑指上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二号切口,二号开口部延伸至支撑指的外边缘,二号闭口部延伸至操作指的内部,二号切口与一号切口交相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二号切口之间设置有分支撑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较为简单、抗力较小、能更有效地传递执行机构的作用力,而且有利于双离合器结合、分离的顺利进行。(*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离合器用膜片杠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离合器的膜片杠杆,具体适用于汽车上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所采用的离合器。
技术介绍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技术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而双离合器正是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关键部件之一。由于安全原因,双离合器需要设计成常开式,离合器的结合力需要操作机构提供。在干式双离合器中,需要膜片杠杆将离合器操作机构的力传递到离合器压盘,同时需要尽量减少膜片杠杆变形时需要的力。传统的膜片离合器需要膜片弹簧为压盘提供压力,其径向大端部分为碟簧,能够产生足够的弹力,而双离合器中膜片杠杆的作用与传统膜片离合器中膜片弹簧的作用有较大的差别,故传统的膜片离合器中的膜片弹簧不适合用于双离合器。传统杠杆弹簧离合器需要多个杠杆传递压盘所需要的压力,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各杠杆之间对预紧力的传递是点式分布,存在分布不够细致、不够均匀的情况。双离合器中一个膜片杠杆的作用类似于传统杠杆弹簧离合器的所有杠杆装置的作用。因此,传统的膜片弹簧与杠杆弹簧均不能满足双离合器的使用要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368150Y,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12月23日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重型汽车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用膜片弹簧,它解决了离合器分离拉环容易从膜片弹簧中脱出的问题,能够有效地将分离拉环与膜片弹簧固定在一起,使其在正常工作中不会因分离拉环脱出或者膜片弹簧力值衰减而造成离合器失效,其结构为:它包括圆形膜片弹簧,所述膜片弹簧小端设有弹簧分离指装置,弹簧分离指装置形状与分离拉环外部相匹配;膜片弹簧大端一侧为挤压圆角,另一侧为车倒角,窗口正反两面为挤压圆角。虽然该技术能够将分离拉环与膜片弹簧较好的固定在一起,使其相互不易分离从而造成离合失效,但其所采用的膜片弹簧的外部为普通的碟簧结构,若将其用在双离合器上,则其产生的抗力较大,会阻碍执行力的传递,不利于双离合器上结合与分离操作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较为复杂、抗力较大、不利于实现双离合器结合、分离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抗力较小、利于实现双离合器结合、分离的用于双离合器的膜片杠杆。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双离合器的膜片杠杆,该膜片杠杆为锥型圆盘膜片,包括成一体结构的内孔、支撑指与至少一个操作指,所述锥型圆盘膜片的正中部位设置有内孔,内孔的四周均匀设置有操作指,操作指的另一端共同环绕设置有圆形的支撑指,相邻的操作指之间设置有一号切口,一号切口一端的一号开口部延伸至内孔,另一端的一号闭口部延伸至支撑指的内部;所述支撑指上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二号切口,二号切口一端的二号开口部延伸至支撑指的外边缘,另一端的二-->号闭口部延伸至操作指的内部,且二号切口与一号切口交相间隔设置;所述锥型圆盘膜片上位于相邻的二号切口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分支撑指,分支撑指的内部包括有一号闭口部。所述一号切口包括相互连接的近内孔的一号切口内径与远离内孔的一号切口外径,且一号切口外径的宽度大于一号切口内径的宽度。所述二号闭口部上扩展有应力孔,应力孔的宽度大于等于二号闭口部的宽度。所述应力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水滴形或星形。所述一号切口和二号切口的数量相等。所述一号切口和二号切口的数量均为二十四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本技术一种用于双离合器的膜片杠杆中在支承指上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有二号切口,二号切口一端的二号开口部延伸至支承指的外边缘,另一端的二号闭口部延伸至操作指的内部,且二号切口与一号切口交相间隔设置,同时,锥型圆盘膜片上位于相邻的二号切口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分支承指,该设计将支承指上产生的反作用力均匀的分布在多个分支承指上,且由于相邻的分支承指之间设置有二号切口、分支承指的内部包括有一号闭口部,该设计能够进一步分解支承指上产生的对执行机构作用力的抗力,减少能量的损耗,从而更有效地传递执行机构的作用力,进而有利于双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而且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与改造。因此本技术不仅结构较为简单、抗力较小、能更有效地传递执行机构的作用力,而且有利于双离合器结合、分离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中:内孔1,操作指2,支撑指3,分支撑指31,一号切口4,一号开口部41,一号闭口部42,一号切口内径43,一号切口外径44,二号切口5,二号开口部51,二号闭口部52,应力孔6,一号膜片杠杆7,一号压盘71,一号支撑环72,一号从动盘总成73,二号膜片杠杆8,二号压盘81,二号支撑环82,二号从动盘总成8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图2,一种用于双离合器的膜片杠杆,该膜片杠杆为锥型圆盘膜片,包括成一体结构的内孔1、支撑指3与至少一个操作指2,所述锥型圆盘膜片的正中部位设置有内孔1,内孔1的四周均匀设置有操作指2,操作指2的另一端共同环绕设置有圆形的支撑指3,相邻的操作指2之间设置有一号切口4,一号切口4一端的一号开口部41延伸至内孔1,另一端的一号闭口部42延伸至支撑指3的内部;所述支撑指3上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二号切口5,二号切口5一端的二号开口部51延伸至支撑指3的外边缘,另一端的二号闭口部52延伸至操作指2的内部,且二号切口5与一号切口4交相间隔设置;所述锥型圆盘膜片上位于相邻的二号切口5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分支撑指31,分支撑指31的内部包括有一号闭口部42。-->所述一号切口4包括相互连接的近内孔1的一号切口内径43与远离内孔1的一号切口外径44,且一号切口外径44的宽度大于一号切口内径43的宽度。所述二号闭口部52上扩展有应力孔6,应力孔6的宽度大于等于二号闭口部52的宽度。所述应力孔6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水滴形或星形。所述一号切口4和二号切口5的数量相等。所述一号切口4和二号切口5的数量均为二十四个。参见图3,图3显示的双离合器上共装有两个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用于双离合器的膜片杠杆,分别为一号膜片杠杆7和二号膜片杠杆8,两者结构完全一致。一号膜片杠杆7上的支承指3的大径端面被一号压盘71与一号支撑环72压紧、固定在中间,一号膜片杠杆7上的操作指2跟分离轴承接合,一号支撑环72被离合器盖压紧,离合器盖脚与工作飞轮连接,工作飞轮通过传动片与一号压盘71连接。同理,二号膜片杠杆8上的支承指3的大径端面被离合器盖顶端与二号支撑环82夹紧、固定在中间,二号膜片杠杆81上的操作指2跟分离轴承接合,二号支撑环82被拉钩压紧,拉钩脚与二号压盘81连接,二号压盘81通过传动片与工作飞轮连接。当离合器执行机构产生的力作用于一号膜片杠杆7所连接的分离轴承时,被推动的分离轴承通过操作指2、一号膜片杠杆7将作用力作用于一号压盘71上,将一号压盘71与一号从动盘总成73压紧,此时工作飞轮与一号压盘71之间的传动片呈压紧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支承指3的大径端面在一号支撑环72支点作用下形成杠杆作用,由于二号切口5与分支撑指31的存在,有效地分解了支承指3的大径端面所产生的对执行机构作用力的抗力,减少了能量的损耗,当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双离合器的膜片杠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双离合器的膜片杠杆,该膜片杠杆为锥型圆盘膜片,包括成一体结构的内孔(1)、支撑指(3)与至少一个操作指(2),所述锥型圆盘膜片的正中部位设置有内孔(1),内孔(1)的四周均匀设置有操作指(2),操作指(2)的另一端共同环绕设置有圆形的支撑指(3),相邻的操作指(2)之间设置有一号切口(4),一号切口(4)一端的一号开口部(41)延伸至内孔(1),另一端的一号闭口部(42)延伸至支撑指(3)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指(3)上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二号切口(5),二号切口(5)一端的二号开口部(51)延伸至支撑指(3)的外边缘,另一端的二号闭口部(52)延伸至操作指(2)的内部,且二号切口(5)与一号切口(4)交相间隔设置;所述锥型圆盘膜片上位于相邻的二号切口(5)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分支撑指(31),分支撑指(31)的内部包括有一号闭口部(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离合器的膜片杠杆,该膜片杠杆为锥型圆盘膜片,包括成一体结构的内孔(1)、支撑指(3)与至少一个操作指(2),所述锥型圆盘膜片的正中部位设置有内孔(1),内孔(1)的四周均匀设置有操作指(2),操作指(2)的另一端共同环绕设置有圆形的支撑指(3),相邻的操作指(2)之间设置有一号切口(4),一号切口(4)一端的一号开口部(41)延伸至内孔(1),另一端的一号闭口部(42)延伸至支撑指(3)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指(3)上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二号切口(5),二号切口(5)一端的二号开口部(51)延伸至支撑指(3)的外边缘,另一端的二号闭口部(52)延伸至操作指(2)的内部,且二号切口(5)与一号切口(4)交相间隔设置;所述锥型圆盘膜片上位于相邻的二号切口(5)之间的部分形成有分支撑指(31),分支撑指(31)的内部包括有一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鸣张成海徐永久张国强余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