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盘式双离合器,借助于该多盘式双离合器,机动车发动机的驱动轴可通过第一多盘式离合器尤其双盘式离合器、和/或通过第二多盘式离合器尤其双盘式离合器与至少一个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者说第二变速器输出轴进行离合。
技术介绍
根据现在的现有技术,干式双离合器通常每个子离合器具有一个盘。这些盘各具有两个摩擦面,当盘被夹紧以便离合器的转矩传递时,盘通过所述两个摩擦面贴靠在其相邻构件(例如挤压板和中心板或者对压板)上并且因此与离合器构成两个摩擦位置。在挤压力相同、直径相同和摩擦比例关系(摩擦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离合器的可传递的力矩可以提高,其方式是,增加摩擦位置的数量。这种原理通常使用在多片式离合器中,如所述多片式离合器例如也使用在湿式运行的双离合器中。作为干式运行的离合器,多片式离合器大多不适合用于车辆应用。在没有使离合器冷却的油的情况下,薄的离合器片快速地过热,因为它们具有太少的热容。此外,当在离合器片和离合器片支架之间的摩擦位置不被油润滑时,多片式离合器大多不适当地通风。为了能够在干式运行的双离合器中也利用每个离合器多个摩擦位置的优点,在这期间存在这样的专利 ...
【技术保护点】
多盘式双离合器,用于使机动车发动机的驱动轴(14)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6)和/或第二变速器输入轴(20)离合,所述多盘式双离合器具有:第一子离合器(12),用于使所述驱动轴(14)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6)离合,其中,所述第一子离合器(12)具有:第一对压板(22);至少一个第一中间板(26),所述第一中间板通过第一中间板回位弹簧(46)与所述第一对压板(22)连接、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对压板(22)轴向移位;和第一挤压板(24),所述第一挤压板通过第一挤压板回位弹簧(44)与所述第一对压板(22)连接、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对压板(22)和相对于所述第一中间板(26)轴向移位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3.27 DE 102014205773.6;2014.04.04 DE 10201421.多盘式双离合器,用于使机动车发动机的驱动轴(14)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6)和/或第二变速器输入轴(20)离合,所述多盘式双离合器具有:第一子离合器(12),用于使所述驱动轴(14)与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16)离合,其中,所述第一子离合器(12)具有:第一对压板(22);至少一个第一中间板(26),所述第一中间板通过第一中间板回位弹簧(46)与所述第一对压板(22)连接、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对压板(22)轴向移位;和第一挤压板(24),所述第一挤压板通过第一挤压板回位弹簧(44)与所述第一对压板(22)连接、能相对于所述第一对压板(22)和相对于所述第一中间板(26)轴向移位,用于在所述第一对压板(22)和所述第一中间板(26)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一中间板(26)和所述第一挤压板(24)之间挤压第一离合器盘(30)的第一摩擦衬片(28),第二子离合器(18),用于使所述驱动轴(14)与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20)离合,其中,所述第二子离合器(18)具有:第二对压板(34);至少一个第二中间板(38),所述第二中间板通过第二中间板回位弹簧(50)与所述第二对压板(34)连接、能相对于所述第二对压板(34)轴向移位;和第二挤压板(36),所述第二挤压板通过第二挤压板回位弹簧(48)与所述第二对压板(34)连接、能相对于所述第二对压板(34)和相对于所述第二中间板(38)轴向移位,用于在所述第二对压板(34)和所述第二中间板(38)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中间板(38)和所述第二挤压板(36)之间挤压第二离合器盘(42)的第二摩擦衬片(40),和主连接元件(56),所述主连接元件使所述第一对压板(22)与所述第二对压板(34)抗扭转地连接,所述主连接元件尤其是铆接连接件,其中,所述主连接元件(56)相对于所述第一挤压板回位弹簧(44)、相对于所述第一中间板回位弹簧(46)、相对于所述第二挤压板回位弹簧(48)和相对于所述第二中间板回位弹簧(50)在周向方向上和/或在径向方向上错开地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盘式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板回位弹簧(44)和所述第二挤压板回位弹簧(48)基本上完全地或者部分地在轴向方向上相继地布置和/或所述第一中间板回位弹簧(46)和所述第二中间板回位弹簧(50)基本上完全地或者部分地在轴向方向上相继地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盘式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板回位弹簧(44)和所述第二中间板回位弹簧(50)基本上完全地或者部分地在轴向方向上相继地布置和/或所述第二挤压板回位弹簧(48)和所述第一中间板回位弹簧(46)基本上完全地或者部分地在轴向方向上相继地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盘式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板回位弹簧(44)和所述第一中间板回位弹簧(46)基本上完全地或者部分地在轴向方向上相继地布置和/或所述第二挤压板回位弹簧(48)和所述第二中间板回位弹簧(50)基本上完全地或者部分地在轴向方向上相继地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盘式双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板回位弹簧(44)、所述第一中间板回位弹簧(46)、所述第二挤压板回位弹簧(48)和所述第二中间板回位弹簧(50)基本上完全地或者部分地在轴向方向上相继地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盘式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赖姆尼茨,T·赫尔勒,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