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苯一步羟基化合成苯酚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16763 阅读:5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苯一步羟基化制备苯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催化剂、羟胺盐置于反应器中,再加入含有低级脂肪酸、无机酸水溶液的酸性介质,30℃恒温搅拌20min;然后加入苯,在常压~0.4MPa、60~90℃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3~6h后,分离反应液中的有机相得产物苯酚;其中,物料配比为:摩尔比苯∶羟胺=1∶0.5~4,摩尔比催化剂(以钼原子计)∶苯=1∶0.8~140;催化剂是钼酸钠、钼酸铵或以氧化钼为活性组份的负载型催化剂;酸性介质的组成为:低级脂肪酸、水和无机酸。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合成苯酚的方法,工艺路线、反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苯的转化率、苯酚的选择性分别高达20~76%和30~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苯酚的合成,具体为一种由苯一步羟基化制备苯酚的方法。
技术介绍
苯酚(Phenol)俗称石炭酸、羟基苯,是最简单的一种酚类有机物。苯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双酚A、己内酰胺、已二酸以及水杨酸等。此外苯酚还可以用作溶剂、试剂和消毒剂等,在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医药、农药、香料、染料以及涂料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自1834年人们从煤焦油中发现苯酚以来,就开始对苯酚的合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苯酚合成的工业路线主要有苯磺化法、氯苯法、甲苯-苯甲酸法、环己酮-环己醇法、异丙苯法等(李红艳,闫翠红,蔡清海等,化学工程师,2010,179(8):34-37;罗茜,刘洪,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30):28-32)。这些方法的主要制备过程及存在的缺点:(1)苯磺化法,苯与浓硫酸反应,所得的产物再与亚硫酸钠、熔融的烧碱反应,最后酸化处理制得苯酚。此方法工艺复杂,原子利用率低,副产大量亚硫酸钠,且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强酸和强碱,因此,设备腐蚀严重,现已逐渐被淘汰。(2)氯苯法,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苯,氯苯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稀碱液反应生成苯酚钠,苯酚钠酸化处理制得苯酚。该方法的缺点是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需要消耗大量的酸和氢氧化钠,对设备腐蚀严重,苯酚收率不高。(3)甲苯-苯甲酸法,首先以空气为氧化剂将甲苯氧化成为苯甲酸,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甲酸进一步被氧化成为苯酚和二氧化碳。此法同样存在原子利用率不高,原料的转化率低等缺点;另外,苯甲酸氧化得苯酚这一步反应较为困难,苯酚的选择性低,且催化剂容易失活(丁国华,桂林工学院学报,1999,19(2):173-175)。(4)环己酮-环己醇法,苯加氢得环己烷,环己烷再被氧化成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混合物,最后该混合物脱氢得到苯酚。该方法不足之处在于,环己烷转化率太低(3%-5%),环己醇和环己酮混合物总选择性不高,只有80%左右,能耗高,三废问题严重。(5)异丙苯法,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苯酚总生产能力的92%,该过程是苯和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异丙苯,异丙苯经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异丙苯,最后过氧化氢异丙苯与稀硫酸作用,分解生成苯酚和丙酮。此方法致命的缺点在于生产流程较长,副产物较多不利于环保(焦凤茹,庞振涛,邢辉,化工科技,2002,10(5):57-60)。近年来,随着绿色化学观念的日益普及,人们将苯酚合成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以苯为原料直接羟基化合成苯酚上来,即选用合适的催化剂、氧化剂,通过活化苯环上的C-H键,直接将羟基引入苯环生成苯酚。该路线具有工艺简单、原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目前,从已有的文献报道看,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苯一步羟基化合成苯酚(张雄福,化学进展,2008,20(2/3):386-395;陈胜洲,董新法,林维明,工业催化,2003,11(6):34-37):(1)以N2O为氧化剂。文献(T.Ren,L.Yan,X.Zhang,et al,Appl.Catal.A:Gen.,244(2003):11-17)以负载型FePO4为催化剂、N2O为氧化剂,在连续流固定床反应器中气相-->催化苯合成苯酚,400-500℃、常压反应条件下,苯的转化率为7%,苯酚的选择性为90%。另外,文献(D.Meloni,R.Monaci,V.Solinas,et al,J.Catal.,214(2003):169-178)使用Fe-MFI分子筛气相催化合成苯酚,在400℃、常压反应条件下,苯的转化率及苯酚的选择性分别达20%和90%以上。但是,该路线苯的转化率较低,基于N2O的苯酚选择性不够高,且N2O的价格昂贵,因而需要与能副产廉价N2O的工艺(如己二酸、HNO3生产工艺)进行偶合以降低生产成本,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以氧气、空气或分子氧为氧化剂。中国专利CN200810064892.6提供一种催化分子氧液相氧化苯直接合成苯酚的方法,苯的转化率为15.4-28.2%,苯酚的选择性为70-80%。文献(Y.Liu,K.Murata,M.Inaba,Catal.Commun.,6(2005):679-683)以氧气为氧化剂、[(C4H9)4N]5[PW11CuO39(H2O)]为催化剂,液相氧化苯合成苯酚,苯的转化率及苯酚的选择性分别为9.2%和91.8%。(3)以H2O2为氧化剂。中国专利CN200310104109.1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活性炭为催化剂、低级脂肪酸作溶剂,苯一步羟基化制苯酚,苯酚的收率为3-13%,苯酚的选择性为70-85%。另外,文献(K.M.Parida,D.Rath,Appl.Catal.A:Gen.,321(2007):101-108)以Cu/MCM-41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在醋酸溶剂中液相合成苯酚,苯的转化率为21%,苯酚的选择性为94%。以上这些由苯直接合成苯酚的方法,与传统的工业路线相比,虽然简化了工艺、提高了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但是,这些路线也存在不足,例如:以N2O为氧化剂时,苯的转化率低,反应温度高、条件苛刻;而以氧气或双氧水为氧化剂时,苯的转化率也不高,不超过30%。从上述已有技术看,传统的苯酚合成方法,如苯磺化法、氯苯法、苯-苯甲酸法、环己酮-环己醇法、异丙苯法,反应步骤多,工艺复杂,且污染严重。而以N2O、双氧水等为氧化剂,由苯一步法合成苯酚的工艺路线,虽然简化了工艺,但是,苯的转化率低较低。如何提高苯的转化率,是直接合成苯酚路线实现工业化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苯酚合成路线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苯和羟胺盐为原料,一步羟基化合成苯酚的简便方法。该工艺路线克服了传统苯酚合成路线反应步骤多、工艺复杂等不足,以及现有苯酚一步合成工艺路线中存在的苯转化率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由苯一步羟基化制取苯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催化剂、羟胺盐置于反应器中,再加入含有低级脂肪酸、无机酸水溶液的酸性介质,30℃恒温搅拌20min;然后加入苯,在常压~0.4MPa、60~90℃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3~6h后,分离反应液中的有机相得产物苯酚。其中,物料配比为:摩尔比苯∶羟胺=1∶0.5~4,摩尔比催化剂(以钼原子计)∶苯=1∶0.8~140;催化剂是钼酸钠、钼酸铵或以氧化钼为活性组份的负载型催化剂;苯与酸性介质的体积比为1∶15~20;酸性介质的组成为:低级脂肪酸的体积百分含量为50~85%、水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40%、无机酸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25%。所述的羟胺盐为硫酸羟胺、磷酸羟胺或盐酸羟胺。-->所述的酸性介质中的低级脂肪酸为甲酸、乙酸或丙酸。所述的酸性介质中的无机酸为硫酸、磷酸或盐酸。所述的酸性介质中冰乙酸∶水∶浓硫酸(98%)的体积比为15∶2~4∶1~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由苯一步羟基化合成苯酚的方法,与现有苯酚的合成路线相比,有如下优势:(1)原料易得,成本低。(2)工艺路线、反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3)反应条件温和,70~80℃、常压或加压均可进行。(4)反应时间短,3~5h。(5)苯的转化率、苯酚的选择性较高,可分别高达20~76%和30~75%。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特点和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苯一步羟基化制取苯酚的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步骤:将催化剂、羟胺盐置于反应器中,再加入含有低级脂肪酸、无机酸水溶液的酸性介质,30℃恒温搅拌20min;然后加入苯,在常压~0.4MPa、60~90℃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3~6h后,分离反应液中的有机相得产物苯酚。其中,物料配比为:摩尔比苯∶羟胺=1∶0.5~4,摩尔比催化剂(以钼原子计)∶苯=1∶0.8~140;催化剂是钼酸钠、钼酸铵或以氧化钼为活性组份的负载型催化剂;苯与酸性介质的体积比为1∶15~20;酸性介质的组成为:低级脂肪酸的体积百分含量为50~85%、水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40%、无机酸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苯一步羟基化制取苯酚的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步骤:将催化剂、羟胺盐置于反应器中,再加入含有低级脂肪酸、无机酸水溶液的酸性介质,30℃恒温搅拌20min;然后加入苯,在常压~0.4MPa、60~90℃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3~6h后,分离反应液中的有机相得产物苯酚。其中,物料配比为:摩尔比苯∶羟胺=1∶0.5~4,摩尔比催化剂(以钼原子计)∶苯=1∶0.8~140;催化剂是钼酸钠、钼酸铵或以氧化钼为活性组份的负载型催化剂;苯与酸性介质的体积比为1∶15~20;酸性介质的组成为:低级脂肪酸的体积百分含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延吉李佳张东升高丽雅安华良邢宪军薛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